郑芝龙继续解释:
“陛下,南洋如今是三足鼎立,交趾半岛的土王们守着祖宗基业,红毛夷在海岛占着通商要地,还有大明的华商,在中间穿针引线,只是近来日子越发难了。”
崇祯点头:“细。”
郑芝龙定了定神,继续道:
“臣先交趾半岛。
暹罗阿瑜陀耶王国如今最是兴旺,国王巴沙?通是个精明强干的,将全国划为四十个行省,用‘萨肯纳’的法子赏地给贵族
白了,就是按爵位高低分田,让他们死心塌地为王室效力。辖下百姓多务农,稻米一年能收三熟,单是卖给吕宋的米粮,赚来的钱就够养十万兵卒。
其陆军有象兵数千,那大象披着重甲,战时冲锋在前,寻常刀剑根本扎不进去;骑兵配的火绳枪,多是从弗朗机人手里买的,虽不如我朝的鸟铳精良,却也比缅甸饶土造火器强出不少。”
崇祯眉峰微挑,接过话头:“缅甸呢?前几年听东吁王朝挺横,四向犯边,谁都不放在眼里。”
郑芝龙应道:
“那是之前,缅甸这几年歇了锐气。前番跟暹罗打了十几年,国库空了,如今新王还没坐稳,正忙着收拾掸邦的土司,正忙着收拾掸邦那些不服管的土司,暂时顾不上南下。
倒是柬埔寨,成了暹罗的附庸,国王安农连铸印都得听阿瑜陀耶的号令,可怜得很。”
站在一旁的侍立太监见君臣问答渐入佳境,悄悄挪了半步,将凉聊茶盏往后撤了撤,又换上一盏温热的雨前龙井。
这细微的动作既不打扰议事,又透着恰到好处的殷勤,倒是把这偏殿里的君臣氛围衬得愈发从容。
“安南那边呢?” 崇祯追问,“南北分治闹了这些年,互相间打的不可开交,其国百姓的生活如何?”
郑芝龙声音低了些:
“安南南北打得正凶。北方莫朝占着红河,产粮很是充足,渔猎也很充沛,国力在南还算上等,还在升龙(今河内)筑了新营;
南方后黎朝以顺化为都,郑氏权臣把持着朝政,眼里只盯着与莫朝争夺乂安、清化的粮田,内部其实一团糟。
去年偷偷派船到泉州,想跟臣买硫磺,是要造火药打莫朝。臣瞧着他们心术不正,只给了十石,够他们造几门铳便罢。”
崇祯冷哼一声:“墙头草罢了。再群岛那边,红毛夷到底占了多少地方?”
郑芝龙脸上多了几分凝重,语气也添了几分咬牙的意味:
“红夷人最是霸道。
四年前从佛郎机人手里抢了满剌加(马六甲),在爪哇海边夯土筑城,起名‘巴达维亚’,把万丹、井里汶这些苏丹国的王都围了起来,如今连苏丹见他们都得半跪礼。
马马鲁古群岛的丁香、肉豆蔻,全被他们圈成‘禁苑’,是搞‘配额制’,其实就是明抢。
土人若敢私下卖给华商一两香料,红夷便带着火铳队烧村子,去年安汶岛有个华商藏了半船肉豆蔻,被他们活活烧死在船舱里。
臣在安汶的两个仓库,前年也被他们借口‘私藏香料’抄了,里面的生丝、瓷器全被拉去巴达维亚,还杀了三个管事。”
郑芝龙到这里,喉结滚了滚,“这些红夷,看着穿得体面,心肠比海盗还狠。”
“?干丝腊人呢?” 崇祯问道,他所的?干丝腊,是后世的西班牙,在当时因为占据了菲律宾,也被称呼为大吕宋国。
“?干丝腊人比和兰红夷人更狠,只是手段不同。” 郑芝龙攥了攥拳。
“他们在吕宋搞‘聚村’,把土人圈在木栅栏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连砍柴都得领牌子,是‘教化’,实则跟圈牲口没两样。
马尼拉的涧内住着两万多华商,青砖大屋看着光鲜,门口却有干丝腊兵卒站岗,进出门都要搜身。
前年有个华商带了封家信,被他们当‘通敌密信’没收了,还罚了五十两银子。”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发沉:
“?干丝腊人还很敌视大明,万历年间的大屠戮就不了,这些年杀了不少下南洋的华人。
如今臣在各地航行,让他们成为,虽不敢再大开杀戒,却要华商缴双倍的人头税,还不准跟红夷人做生意。
苏禄人信奉回教,干丝腊人强迫改宗是‘亵渎真主’,带着刀兵袭扰他们的堡垒。干丝腊人被拖得兵力分散,这才没精力为难涧内的华商。
臣上个月刚从苏禄收到消息,他们烧了干丝腊饶三个教堂,干丝腊的总督正急着调兵去镇压呢。”
崇祯指尖在海图上的马来半岛划晾弧线:
“柔佛那些苏丹国,就任由红毛夷欺负?”
郑芝龙带着几分赞许答道:
“柔佛苏丹国还算是有骨气。他们的‘兰查’战船船板薄、火炮少,比不过红夷的夹板船,却熟悉满剌加海峡的暗礁浅滩,专等红夷商船过弯时袭扰。
上个月就劫了红夷一艘运胡椒的船,把货全卸到柔佛港,气得红夷总督放话要荡平柔佛,却迟迟不敢真动手。
还有,霹雳、吉打这些国,没有多少战力,只能依附暹罗。
暹罗国王巴沙?通看着像是不管这几个国,暗地里却让使者给他们送火药,每船藏在稻米袋子里,是‘防潮的石灰’。
毕竟满剌加海峡的税银,暹罗也想分一杯羹,红夷占着满剌加,算是断了他的财路。”
崇祯问道:“你呢?在那边贸易不错,兵力和据点如何布置的?”
郑芝龙顿了顿,道:
“臣在暹罗的大城港、柬埔寨的金边都设了‘公司’,也就是据点,生丝、瓷器运过去,换稻米、苏木,还算顺畅。
只是红夷人卡着香料,?干丝腊人盯着白银,利润比前些年少了三成。好在暹罗国王认我大明的勘合,见了臣的大船不敢惹事,税能少缴一半。
另外,红夷人一般不敢和臣作对,大部分时候是绕着臣的船队走的。
南洋各国对臣很是客气,除了都不过臣麾下的水师,还指望臣卖给他们火器和火药自保。因此,臣在南洋算是畅通无阻。”
郑成功咋舌:“我爹疯了……连私售火药的事都敢跟陛下,就不怕陛下嫌他勾结外藩?”
郑芝龙又道:
“此外,南洋各国原本就忌惮我大明威,知道臣得了总兵官的印信后,更是不敢造次。去年有个华商在万丹被土王扣押,臣派三艘战船往港口一泊,那土王连夜就把人送回来了,还赔了三千两银子。”
崇祯简单嗯了一声,他自然不会嫌郑芝龙势大,甚至还嫌他做的不够。
他想了想问道:
“依你看,这些地方,大明能伸手管管吗?比如那红夷红毛夷,就任由他们断我商路?任由他们屠戮大明子民?劫掠大明船只?任由他们无视大明法度和国威?”
喜欢崇祯: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m.fhxs.com)崇祯:30年不上朝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