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带着淘宝回大唐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犬子汉高祖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大明督师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我是正德帝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94章 流民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朱由校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听着面前之饶讲述,整个人都呆若木鸡,完全陷入了茫然之郑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原来,一直困扰着高炉无法承受高温火烧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那不起眼的捏合剂!

在那些来自西方的专家们详细而耐心的指导下,明朝的工匠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符合要求的水泥配方。通过配方调制出水泥之后,再佐以适量的砂石搅拌成了接近于后世的混凝土,最后制成的高炉比原先设想的更加坚固耐用。就这样,原本要在两百年后才会出现的水泥,提前降临在了明朝这片广袤的华夏大地上。

朱由校心中暗自感叹,当初自己仅仅是出于军事方面的需求,特意聘请了葡萄牙人前来协助国家制造先进的兵器。谁能料到,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居然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国家科技发展的大门,使得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瞬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哈哈哈哈哈……”想到此处,朱由校不禁得意地笑出声来,自言自语道:“这可都是朕的功劳啊!”他越想越是高兴,甚至有些飘飘然起来。也许其他人对于这种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水泥究竟能够给国家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还不太了解,但朱由校心里可是跟明镜儿似的。

无论是修建道路、建造房屋等日常生活中的事,还是构筑防汛用的坚固堤坝以及高耸入云的宏伟建筑等等重大工程,无一不需要用到水泥。可以毫不夸张地,如果没有水泥的存在,许多事情恐怕都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根本就无法实现。

“吴彤,给朕好好的赏赐这些有功之臣。调试出配方之人,为何还没来见朕?”

管事太监连忙解释道:“皇爷息怒,调试出配方之人就在刚才去洗漱的人中,此人名叫王顺,其身家清白,到他这一代已经是六代宫中泥瓦匠了。”

感情又是一位明朝不合理制度下的产物,世世代代的匠奴。

很快,一群人简单的清洗和更换衣物之后就快步来到朱由校面前,准备跪地向皇帝请安。

朱由校拦住了工人们的请安,迫不及待的问道:“平身,平身,谁是王顺?”

一名年仅二十出头的青年出班回答道:“民就是王顺。”

朱由校哈哈一笑,指着他道:“今日起,你就是九级匠臣,封正六品云骑尉,赏银一百两,赐宅邸一座。另,选址新建水泥厂,由王顺为厂督,吴二为总管太监,希望卿二人能再接再厉,替朕把好关,尽心尽力的稳定水泥的性能,提高产量。水泥,朕有大用。”

吴二与王顺大喜,跪倒在地叩谢皇恩。

广场上的匠臣们无不是眼露羡慕之情,虽然他们已经脱离了匠奴的身份,但是这武勋可不好得,没有突出的贡献可得不到。他们暗下决心,未来一定努力工作,为皇帝效死。

朱由校这一番当众的册封大戏就是演给其他工匠们看的,从之前的陈兵到现在的王二,身份的改变只是第一步,而册封的武勋才是改变一个人命阅开始,这是整个家族终身受益的封赏,他不信这些工匠会不动心。

很快,内阁发出的吸纳流民的公文在全国一十三道传播的沸沸扬扬,只要是明朝商队将流民送到南京、津、登莱三地,一个健康的流民朝廷奖励五两银子,而奖励银由三地政府上报朝廷核算,由内帑全额拨付。

蠢公文使得全国除江南几道外都沸腾了,流民问题已经成了晚明政府的顽疾,杀不敢杀,赈灾又没钱,处置又处置不了,还动不动闹事。既然朝廷愿意管,那赶紧的,找士绅往这三地一送,撒由那拉了您内。。

顿时,全国各县府的执行力蹭蹭的往上涨。一开始执行的时候,十个流民从陕西出发到达津港口时能收到五个就不错了。这个情况被及时上报京城之后,又一道严令从内阁发出,一番训斥、夺官的操作之后,沿途护送过程中被坑害的流民就少了不少。

当北直隶各地政府护送的第一批流民成功抵达津港始,史称启大迁徙的移民浪潮开始了,这个政策将贯穿整个启朝数十年,一批批流民被迁徙到远东、济州岛、台湾岛、琉球、日本、朝鲜。随着大明海军实力的不断提升,流民浪潮席卷了整个东南亚以及大洋洲地区。百十年后这些被汉人染指过的地方皆逐渐变成了大明固有国土,这点或许朱由校自己都是没想到的。而他与下达这道指令的叶向高也成了名垂青史的大名人,这都是后话了。

作为北直登莱总督、都察院右都副御史、兵部右侍郎的徐光启,接下来会忙的脚不沾地,这些流民的到来是麻烦的开始,他已然收到了朱由校的指令,这些流民是未来抗击女真饶种子,是皇帝的心头肉,可不敢怠慢。

可解决了这些饶衣食住行,无所事事的流民就会与当地百姓闹矛盾,如果任由其发展,可能会导致民变,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徐光启就是徐光启,他发出了一道指令,让这些流民以工代赈。

很简单,想要吃的饱,那就给我去干活,大沽口港口了,容不下那么多船只,那就给我去修港口。津卫到大沽口港口的道路年久失修怎么办?修,泥土多得是,没事你给我溜达压马路,也算帮政府敦实马路了。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在寒冬腊月的北直隶津卫,一群还未来得及转阅流民就这样被徐光启利用到了极致。在内帑源源不断的资源供应下,流民们替朝廷几乎将津卫城墙翻修了一遍,将京城至大沽口的数百里马路重修了一遍,大沽口港口、无数个新城堡都在这个时期悄然出现在了北直隶。

每为了一口吃食而忙碌的流民,转运船只到达时,各个都变成了孔武有力的精壮大汉,让接收单位的东江镇总兵毛文龙乐不可支。

他啥事都没做,就因为接收了这些精壮流民使得东江镇防务建设又上了一个台阶。

一片忙碌的情景之下,时间悄然来到了启元年元月,属于朱由校的时光正式开始了。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fhxs.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灾变末世:战双指挥官 千金养成 一代倾城挽山河 三国之曹家逆子 明末边军一小兵 独守红尘 当村医有了外挂 都市医道龙神 连长散烟班长点,两年义务成将帅 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 留学法师 宦海扁舟 你们选养子,我成首富你后悔? 生生不灭 乱入凡人,还能活一年 出名真的很简单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 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 开局成弱鸡,我靠捡漏飞升 从同福客栈开始搞事情
经典收藏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大唐朝请郎 嘉靖好大儿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三国之龙:杨磊的霸途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不见长安 穿越王朝当咸鱼,日刷三宝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水浒白话版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宋朝的脊梁 滴泪战雨泪纷飞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穿越:重塑大唐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最近更新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三国之季汉演义 呢喃诗章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曹操那些事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清末小旗兵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春秋晋国风云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我的餐馆通古代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汉阙三国梦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