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夫人震惊,讷讷道:“你……你认命了?你你妥协了?你曾经过,婚姻亲事,不是档子口买菜,不愿将就果腹……如今,又为何?”
“娘亲又岂知,我是将就?”崔题挑眉,而后在母亲错愕的眼神中,轻轻溢出一口气,悠然道,“早年孩儿任性,只凭着自己本心喜好做事,酿成诸多大错,如今已过了莽撞的年纪,分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亦清楚责任为大。”
他似带着承诺,对母亲道,“爹娘和翁翁对我多纵容和庇护,也为我做了许多善后之事,如今孩儿早该成家立业,独当一面了,是以,婚姻之事,孩儿自愿承担,称不上将就!”
“可是,娘听了你此番话语,仍旧听出来些许委曲求全?你若为了成家而成家,不单于你不负责任,对于嫁入崔家的女郎,也是不公平的!”母亲忧心。
“这个……娘亲放心,我心既已定,自当全情投入,日后也不叫执手之人受了委屈!”
“然而,你还未见过枢相府的二女公子啊,你向来是个挑剔的性子,万一不合眼缘,又万一……”
“也未必是她,只是对方诚意十足,便先见一见,我亦报以对等诚意相看这门亲事,至于成与不成,还得看后续缘分。当然,若是不成,孩儿也不介意母亲再安排几门相亲!”
“你当真想通了?”
崔母又喜又悲,喜的是她之前按牛吃草般逼着他相看婚事,他皆敷衍了事,不愿将就,如今是想得通了。悲的是,他似乎接连在情场失意,先是遭到裴家娘子退婚,如今又遭潘娘子婉拒,而后才认命了一番。
自己的儿子曾经是多么骄傲之人,有如此不得已的转变,作为母亲,岂会不心伤?
崔母几欲落泪,却不是喜极而泣,而是万分悲伤垂目道:“我的儿,不该沦落至此……”
崔题哑然失笑,主动拉开她肩上的麻绳,卸掉她身上的负担,轻声哄道:“娘,您当真……不必为孩儿担心,孩儿这些年,看得最通透的事情,便是拿得起放得下,不是自己的,不该执拗强求,若是自己的,寸步不让!至此,孩儿可从不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对那潘娘子,你不愿再争取一番,便如此放手?当真放得下手?”崔夫人拭泪间抬头,再确定一眼。
崔题目光稍稍移向她身后透光的直棂窗,泛起一片忧思般的薄雾,遮住了心头复杂翻涌的情绪。
他幽幽道:“情之一事讲究的是两情相悦,她若心中无我,我若是强求而来,或让她在其他情愫间感动,而错以为产生了情,才嫁与我,日后发现并非如此,岂不万分痛苦?故而,我不愿做强人所难、自欺欺饶争取,没有了我的打扰,她与心悦之人终成眷属,应当更为幸福。若心爱依然,看着她过得好,不应当心满意足么?”
崔夫人深以为然,几乎被儿子服了,原本她打算见一见潘娘子,可如今,还有这番必要么?儿子本是独立自主的性子,她若强行插手,是否适得其反?
但好在,儿子后来对相亲之事也逐渐上心,也让她放下了心结。
……
太学街前熙熙攘攘,齐物书舍依然门庭若剩
今年科举殿试拖得比较迟,延至三月二十才进行,往年这时候新科士人都已经拿到释褐授官的文书了。
而殿试乃是当庭策问,陛下和宰执亲临集英殿,与主司考官监察三百名省试登榜的士子答卷,往年,便是头几名交卷的,也获得陛下青眼相加,甚至还有先皇钦点头名交卷者为状元的荒唐事迹,引起士林非议,往后慈草率钦点便少了许多。
廷试文章需得结合笔记、内容、文采、思想见地多方通较,如此才能钦点出状元。
当然,状元等名次还是廷试当便公布,而后皇帝登东华门城楼,对着城门下举目张望的百姓唱出前三甲名次,此为东华门唱第名。
紧接着,礼部在东华门下张榜提出殿试的排名,所有进士在殿廊下换上绿衣官袍,跟随披红跨马的前三甲,从东华门游行而出,百姓争睹进士游街的场景,如此,科举大比才结束了。
而进士跨马游街的场景已经是五日之前,尘埃落定之后,无论登科与否,士子的心也逐渐平复了。甚至落第的,早在一月前省事之时,便已知晓结果,如今更是平静以对。
齐物书舍又恢复往日书生聚集的场景,哪怕今年考不中,也得备战三年后的科举,抓紧时间温习功课才是要紧事,哪里有心情讨论新科士饶名次。
书铺之内,偶有书生进门会后询问:“齐远可在,你们少东家,齐公子在么?”
“齐公子去了哪里,怎么许久不见他?”
如今城南的铺子,是张叔看守,张叔每日皆应对着不同之人又十分相似的提问,只得回应:“少东家回老家汝州游学去了!”
那些书生只能意兴阑珊,没有齐远撑场子,他们可不好日日免费看书而不拔一毛。
潘令宁此时在雅室之内,与东翁叙话,正巧听闻了外间书生与张叔的对话,怔愣了少许,才询问东翁:“这些日子某不曾看到齐公子,他当真回汝州去了么?”
东翁捋着髭须叹息一声,无奈摇摇头:“让潘掌柜见笑了,远儿自科举失意,一直锁在家里,老朽与夫人一直劝他回老家游春踏青,或是到汝州附近的嵩阳书院游学,也能有一番长进,可是他油盐不进,茶饭不思,直到听闻潘娘子回来了,他反而作速收拾包裹,逃离京城去了,如今已回汝州他大伯与祖父家,十几日了!”
“竟是……如此?”潘令宁料想不到,齐远原来是躲避她?难道不敢见她?
“他自知有负潘娘子嘱托,无颜相见。”
“只是……我并未给予他压力,少东家他不必如此挂怀,也不知他何时才回来京城,届时我劝一劝他罢?”潘令宁无奈,幽幽叹息。
“只怕三言两语相劝,他未必足以开解,尤其是听闻潘掌柜将离开齐物书舍、自立门户,他只怕更伤心。”
喜欢墨香策山河请大家收藏:(m.fhxs.com)墨香策山河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