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李恪担心并无道理。
在此之前,李恪就犹豫要不要将千里眼给拿出来。
只不过,到底还是年轻了。
毕竟,项羽不是有句话的好嘛,“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校”
见好不容易将单筒望远镜给造了出来。
并且,这玩意还不像“燧石火枪”和“火药”这种大杀器那般敏感,不易引人忌惮。
少年人那点“衣锦昼斜的显摆心思终究占了上风。
见众人围观着谷底,看不清演武的情况,还出口向他询问燕王卫在做什么。
一直信奉“好领导要学会放权”的李恪,哪里会知道演武中的士兵具体的操作。
他平日里只负责定方向、给思路,诸如战术怎么排、怎么训练,全交给唐俊悟他们。
此刻被问得正着,脑子瞬间空了半拍。
他总不能,自己这个统帅啥也不清楚吧?
想到前些,匠作营里面的人,单筒望远镜已经试制成功。
当时,战事已经结束,李恪只是随便试了试,就让来福收了起来,准备下次有战事的时候再用。
现在见到众人都眼巴巴地等着他回话,他心念一动,便让二取来千里眼。
这样既能解了眼前之围,又能顺势将这新奇物件亮个相,让众人见识下自己的 “奇思妙想”,满足一下那点的虚荣心。
顺便在李靖、秦琼这些老将面前赚些敬佩,还不用自己费尽口舌的解释。
可谓一举数得。
可他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这一递直接把“祸水”引到了自己身上。
他望着眼前满脸期待的程咬金,再想到李靖连夜就要去写给父皇李世民的奏折,只觉得肠子都快悔青了。
他可不会认为,只要先答应程咬金的请求,之后再找随便找个借口,拖延下去就能蒙混过关。
以他对程咬金的这位,在瓦岗寨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了解。
若是认准聊事,岂是轻易能打发的?
到时候,三两头来他燕王府堵门讨要,他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更别提李靖那道想要写给父皇的奏折!
那才是真正的催命符!
一旦父皇李世民知晓此物,必会追问来龙去脉。
届时,他是献,还是不献?
若献,如何献?
到时候,若是旨意一下,他那好父皇李世民,大嘴一张,让他献上个百八十架。
那岂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他上哪儿去变出这许多来?
“显摆……让你显摆!”
若不是现在人多,李恪真想在自己脸上,狠狠抽上一个嘴巴子。
那点拿出千里镜被人夸奖,从而产生的得意,此刻早已被无尽的懊悔所取代。
他此刻只想时光倒流,回到众人询问他谷底情况的那一刻。
他宁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个甩手掌柜,根本“不知详情”。
也绝不会将这要命的“千里眼”拿出来!
但很快,李恪的眼神又变得清明而坚定。
大脑急速的运转起来,将所有利弊得失,在脑中飞快地过了一遍。
很快就想到了破局之策!
事情发展到现在,他心里其实很明白,想要完全推掉这事儿已经不可能了。
与其被动应付,还不如主动接下,还能在李靖等人面前,挣个 “顾全大局” 的名声。
“诸位——”
想到这,李恪话锋一转,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朗声道。
“既然诸位国公都已经看出此物于军国大有益处,恪又岂是那种藏私之人?”
他这话一出,除了正拿着千里眼,沉浸在奇异视觉中的柴绍。
众人脸上皆是闪过一道诧异之色,全都瞪大着一双眼睛,看向侃侃而谈的李恪。
就连李靖眼中,都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
虽,刚才为了挤兑李恪,言语间是要向陛下和兵部递奏折、推动量产。
但李靖心里清楚,眼前这位少年王爷,论手段有手段,论城府有城府。
其心思也绝非易与之辈,未必愿意被朝廷和陛下推着走,更不要他了。
不定,还会找些理由推脱。
毕竟,这千里眼终归是他造出来的,论功劳、论话语权,他都占着理。
真要硬顶,旁人也不好过分逼迫。
可没成想,这位燕王殿下竟主动松了口。
倒也不是李靖喜欢疑神疑鬼,似李恪这般要将制作方法交出来的模样。
实在与他印象中那个心思缜密、做事颇有章法的燕王殿下有些出入。
这让李靖一时之间,有些摸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没等他细琢磨,面对李恪这般坦诚得近乎直白的态度,程咬金的反应最为热烈。
毕竟,似单筒望远镜这般神乎其技的器物,对那个男人来,没有诱惑力。
他当即拍着大腿笑道:“好!果然还是燕王殿下痛快!俺就知道你不是那种藏私的人!”
接着,他搓着手,眼巴巴地凑近李恪,一脸急切道。
“来...燕王殿下,速速坦白,你是不是还有许多存货?快快拿出来,送两副给老夫!”
这突如其来的追问,让李恪呼吸一滞,就连刚才已经组织好的辞,都卡在了喉咙里。
就在他思索如何应对时。
“咳咳......”
一旁,也想知道李恪接下来想要些什么的李靖忽然轻咳一声,为李恪解了围。
“知节...”
李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先别打岔,容燕王殿下把后面的话完。”
听到李靖的话,程咬金讪讪地收回手,嘴里还在嘟囔。
“俺这不是怕殿下藏私嘛...”
李恪感激地看了李靖一眼,顺势道。
“程公笑了,这等军国利器,恪岂会私藏?”
“今日,还请诸位明鉴!”
下一刻,李恪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
“为了证明王不是那种藏私之人,眼下这具千里镜便交给卫公,晚些时候,回到定襄,我再把图纸和详细的制作工艺,一并呈上。”
“届时,回到长安,卫公是交由陛下,或是兵部,看看朝廷是否能够批量制作。”
果然不出老夫所料!
听到李恪完,李靖内心不由感叹一声。
看来,这千里眼所需的制作成本确实不低。
非一人一府所能承担。
否则以李恪的性子,绝不会轻易将主导权交给朝廷。
李恪此举,看似慷慨,实则也是将后续的难题与麻烦,巧妙地转移给了朝廷。
不过李靖转念一想,觉得换作任何人,想必也会如此做。
明明拿出一个东西来方便大家,结果大家却全都盯上了,没人考虑着背后要花多少心思、耗多少财力。
换做是谁,都不愿独自扛下这吃力不讨好的担子。
虽,这千里眼是军国利器,可需要自己砸钱、找人造不。
最后成了是本分,有了差池却得落下埋怨。
太不划算!
......
喜欢大唐:闲散皇子也难当请大家收藏:(m.fhxs.com)大唐:闲散皇子也难当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