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首页 >> 北朝帝业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 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迷失在一六二九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明成祖,诸葛亮,我都救定了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40章 降幡出城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战场上鼓角声此起彼伏,负责攻城的各支队伍进退有序,围绕着高大的樊城不断的发起攻势。

由于樊城中的野战力量已经是损失殆尽,因此作为进攻一方的战线直接推进到距离城池很近的位置上,堆土为垄,并且架起了数座箭塔,与城头敌军对射互攻。

荆州众豪强在开战尹始虽然服从度不高,甚至在前师交战不利时还想撤军返回,可是等到真正抵达前线时,还是体现出霖头蛇的优势,凭着与南人交战的丰富经验而提出许多切实有效的攻城方法。

李泰所部武装优良的精锐部伍负责针对城池本体的进攻打击,而诸豪强部曲则负责把战线向前推进。

这些荆州当地兵卒们战斗力未必有多高强,但却吃苦耐劳且工作效率极高,他们能在一个时辰内便构建起一道沟堑土垄结构完整的战线。

南人野战能力虽然不高,但主要是因为机动力的欠缺,本身弓弩的攻击力和短兵肉搏其实并不逊于北人多少,所以战场上的防护也是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这些荆州兵们快速修建的战线工事,针对樊城的进攻也不会进行的太过顺利。攻城将士们可以依托这些工事进行休整,并在更短的距离向城池发起进攻。

眼见着战线越推越近,城中守军们也是焦虑万分,不乏将士请战,希望能趁敌军松懈之时再选募勇士出城袭击,将敌军向外逼退并抢占那越推越近的战线。

但刘方贵面对这样的请求一概不予理会,自从见到那几百骑兵被敌军于城外屠戮殆尽后,他便彻底放弃了要出城与敌交战的打算,只想固守城池。

相对于越逼越近的敌军,襄阳城所传回的人事消息才真正让刘方贵感到绝望。

他本以为将敌军之前投入城中的讯息传告襄阳,能够让岳阳王更加重视樊城这一道防线,加强此间的人事投入,但却没想到此事非但没有让岳阳王加以重视,反而对他大加训斥一通。尽管加强了巡江水军的规模,但却把汉水北岸停泊的舟船引走许多,一副要逼着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架势。

刘方贵心中虽然愤满至极,但也不敢流露出什么异常,眼下城中守军本就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而他留在襄阳的家人也早都被岳阳王软禁起来。

此际的樊城战场上,心情焦灼的不只刘方贵一人,作为进攻方主帅且优势越来越明显的李泰这会儿同样也有愁绪萦绕于怀。

李泰不动声色的将一封书信阅读完毕,心内却如翻江倒海一般骤起波澜,实在是没有想到一直存在于他口述中的父亲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获知其人下落。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将脑海中翻涌的思绪略作平复,继而又垂眼望向这个襄阳的使者蔡大宝,开口沉声道:“我父命途多舛、漂泊江湖,为人子息但有闻讯自当奔趋。但今两国交战,我却不敢愚孝痴计,轻信敌国声辞、罔顾将士生死。

若此事是真,当以贵宾之礼相待蔡参军,但今真假难辨,暂需失礼,请蔡参军见谅。我需要先遣亲信家人过江验证,余事才可谈论。当下方寸已乱,不足论事。请蔡参军暂且留此,我家人自随贵属过江。”

其实早在渡江相见之前,蔡大宝也是有些心情忐忑,毕竟按照李仁略的法,他们父子离散才只数年,其子区区一个弱冠少年,如何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成为西朝方牧大将?

可当见到李泰后,他才又镇定下来。他最初见到李仁略便是观其仪态出众、气宇轩昂,因此风采而亲近结交,如今再见到李泰,父子眉眼五官有些相似,而李泰大概因少年得志、势位凌人之故,较之其父可谓青出于蓝。

听到李泰作此谨慎之计,蔡大宝便点头道:“理当如此,何谓见谅。李大都督虽为人息,亦为诸军之主,唯有稳重运计,才可不负君父、不负将士。”

听到蔡大宝还算善解人意,并没有恃此要挟他的意思,李泰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是希望父亲能够不受惊吓、没有波折的平安归来,但对方选择在这敌对交战时刻告知此事,可以想见目的绝不单纯。所以心中除了喜悦之外,这会儿也是充满了警惕。

他没有细问父亲在襄阳的经历处境如何,也不打算眼下就跟蔡大宝讨论相关的事情,直接召来李去疾,着他带领几名亲兵即刻与蔡大宝的随从一起前往对岸验证真伪,然后便让人将蔡大宝安排在下笮戍中,他自己则又亲望交战前线而去。

此时的樊城东侧,一轮攻城战事刚刚结束,将士们拖着损坏的云梯返回稍作休整。

李泰着员将前线诸将召集过来,旋即便发问道:“今日之内,攻城能否有大的突破?就算攻不下城池,能否摧毁一段城墙,又或夺下一门?”

无论对方想要借他父亲这一筹码达成什么目的,当中必然是有双方休战这一条件。但眼下停战却非最好,气势汹汹率众南来,结果只是在樊城外干蹭,又岂能达成立威的效果?

所以他是希望双方在停战前能够有所突破,不要让这场战事最终落得虎头蛇尾。

至于加强攻势会否令对方恼羞成怒继而对自家老爹不利,李泰觉得应该不会。

首先对方选择此刻通知他这一消息,本身就带有一种示好求和的意味,或许是因为他之前的挑拨恰好戳中了如今敌人内部的核心矛盾,逼得那岳阳王萧詧不敢再一味的强硬对外。

其次萧詧也未必敢加害他老子,因为他起兵问罪到底真正矛头所指还是之前领兵来犯的鄱阳王萧范,如果萧詧敢弄他老子,这不异于替萧范顶缸背锅且还直接焊在了自己身上,彼此间那绝对是不死不休的。

最后,他老子在萧詧眼中的价值大,也是由他能对襄阳产生多大的威胁所决定的。如果他不能对襄阳的局面带来任何撼动,那他老子对萧詧的意义也是锐减。

众将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见李泰神情如此严肃,也都纷纷点头表示一定奋勇作战,必在此日有所突破。

因为要酝酿更加勐烈的攻势,前线众将士们便纷纷撤回营中,准备生火作炊饱餐一顿以养精蓄锐。

然而正在这时候,西面沿汉水巡弋的斥候们却飞奔来报,汉水上游的河道中出现了一支规模不的水军船队,似乎是奔援襄樊而来。

李泰得知此事后顿时又皱起了眉头,这一支水军想必便是杜幼安所言其上游诸兄的势力。他并没有答应杜幼安联合攻夺樊城、借机逐走萧詧的计策,那这一支水军显然不是赶来配合他的军事行动的。至于有没有带来李泰所要求的赎金,这也无从确认,想来应该是没有的吧,毕竟他转头就把这杜家给卖了。

如果没有他老子这档子事,敌军纵使增援,李泰也可从容应对。但今又多了一支地方军队,无疑让樊城此间的战斗局势更加复杂,原本就希望不大,眼下可能更加难以攻夺樊城。

李泰尚自沉吟着,视线所及的汉水江面上已经出现了高高的船桅。

望着那逐渐显现全貌的船队,李泰一边感慨着杜幼安果然所言不虚,单就这一支船队看起来就不好惹,京兆杜氏在这汉水一线果然势力不俗,一边又回望樊城城头,却发现守军将士们并没有因为援军到来而振臂高呼。

他心中一动,抬手吩咐道:“鸣金收兵,诸军将士速速归营!”

之前撤回的只是主攻的精兵,仍有许多豪强部曲活跃在城外战场上修补工事,当听到鸣金声响起,这些队伍便也都纷纷从前线上撤了下来,返回后方的大营郑

樊城城头上,刘方贵看着城外敌军次第归营,留下一片满目疮痍的平野,脸上却并未有什么喜色。当其转望向西面河道时,则就忿态流露、几乎难以按捺。

最后,他沿着城头走到水门附近,见到襄阳巡江水军与西面顺流而下的杜氏船队将要汇合,且各自旗语宣告着令打开樊城水栅以供水军入泊,他突然大声冷笑起来,脸庞都因这长笑变得扭曲狰狞。

“州主不仁,宗贼不义,我等更为谁守、为谁而战?”

刘方贵扯下头顶笼冠,头发顿时披散下来,旋即更抽刀划破身上的衫子,大声喊道:“挂降幡!此间既不能容,当为儿郎另觅活路!”

当见到樊城城头挑起降幡且城门徐徐打开的时候,已经撤回大营的荆州诸军尽皆哗然,实在是看不懂为何援军已经到来、守军竟要投降!

不要这些将士们,李泰在真正看到这一幕后也有些瞪眼,他是有这样的期望,梦想竟达成的如此波澜不惊。这不免让他对于所谓的乱世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乱的不只是局势,更是人心。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m.fhxs.com)北朝帝业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穿成恶毒女配之拯救反派手册 凌天傲世录 花林月下 带着淘宝回大唐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 白骨大圣 当村医有了外挂 修行之征途 京色夜浓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 妾本佳人 千金养成 逆袭之公主不好当 穿到古代和闺蜜一起做富婆 我可是拿着剧本的炮灰女配 每天醒来影帝都在崩人设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奈何我心不知意 华娱,辉煌璀璨 丢失商店
经典收藏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从死囚到帝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让你替公子科举,你直接官拜宰相? 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 穿越王朝当咸鱼,日刷三宝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大晋司马衷 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 南宋之霹雳风云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 系统是我前女友,她想弄死我 北魏遗史 群穿1630 一代战将 不见长安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最近更新 封疆悍卒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重生野生时代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大乾最狂驸马爷 李淳风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乱世边军一小卒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明,我来了! 三国之争霸天下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