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宋做皇帝

算不准不要钱

首页 >> 回到南宋做皇帝 >> 回到南宋做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迷失在一六二九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我在现代留过学 明末边军一小兵 逍遥暴君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 远征欧洲 东晋,我来了!
回到南宋做皇帝 算不准不要钱 - 回到南宋做皇帝全文阅读 - 回到南宋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南宋做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4章 应对偷漏税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以赵盏的性格,他只要认为是对的,就不会犹豫。可这件事太大,大到一旦提出,必定会遭到强烈反弹。不定会造成君臣矛盾升级,甚至导致更加难以预料的后果。从前的各种改革政令没有严重触及到官员贵族的权益,推行并不太难。而这个政令完完全全削减他们的权益,那些人有权有势岂能不与我对抗?因此,须以绝对威势作为靠山,让那些地主豪强不敢对抗。赵盏以太子身份代理朝政,能有多大的威势?而且军中将领大都兼并土地,本身就是地主,他们同样不会支持赵盏。应当和赵雁商量,他在军中的威望是个巨大的助力。不管怎样,他已决定了,必须尽快在南宋推行这项政令。这项政令颠覆了自古以来的税收模式。很多人认为这是清朝最伟大的一项政令,甚至是整个封建时代最伟大的政令之一。减轻百姓负担,提升人口,增加国库收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他必须要走的一步决胜棋。然此刻去走,早了数百年。又不得不去走,又不敢走的太急。

王淮见赵盏沉默不语,问:“太子可还有议案需要商议?”赵盏收拾起思绪。“海外贸易一切顺利也要等一两年才能赚回银子,在这之前国库依然紧张。而且变数太多,不排除等了两年,最终颗粒无收。所以,除了海外贸易之外,还得想个稳妥的办法。”赵汝愚:“要是不出大的意外,国库负担得起。”赵盏:“眼前局势,谁能保证不出大意外?我们必须准备出足以应对突发情况的银子。至少得二三百万两,国库拿得出吗?”赵汝愚:“莫二三百万两,二三十万两国库现在都拿不出。”赵盏:“那么接下来商议这件事。”王淮问:“太子有什么办法?”赵盏:“你们先看。”赵汝愚:“臣以为在百姓能够承担的范围内,适当增税。”赵盏:“百姓贫富不同,加多少税无法掌握,何来适当增税?”赵汝愚:“在原有税收基础上,增加十中之一。比如从前十两银子,朝廷收一两银子的税。今后将税收增加到一两一钱或者一两二钱。这对百姓并无太大影响。而朝廷能增加数百万两,甚至上千万两的收入。”赵雄:“加税增加国库收入,谁都想得出来。为何从古至今的王朝,都不敢随便加税?”留正:“赵相的话不错,万万不可随意加税。但眼下没有别的好法子。”赵汝愚:“要是国库增加二三百万两,只需提升极少的税。二十中之一就差不多了。”赵雄:“一点儿都不能加。”赵盏:“我同意赵相的意见。每加一分税,民怨就会积攒一分。有邻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今后缺钱了,就加税,不想别的办法。搜刮民脂民膏,长此以往,民怨积深,距离亡国不会太远了。加税充实国库,得不偿失,不需继续商议,以后也不可再提。”

王淮:“副相也是为国操劳,只是提出的办法不太合适。我赞同从税收入手,但不是加税。大宋国土辽阔,百姓众多,每年偷漏的税款,怕是都不止二三百万两。朝廷应该以追缴偷漏税款为主。”赵盏:“王相与我的想法相同。偷漏的税款,是应该缴纳的部分,经地义,不会产生民怨。完善税收制度,防止偷税漏税,保证缴纳的税款都进入国库,不会被中途截留贪污。这是我们需要商议的内容。”赵雄:“臣附议。首先应商议如何防止偷税漏税。”王淮:“防止漏税,需要向百姓普及税收的详细条款。让百姓清楚要交哪种税,该交多少税,这样就不会漏了。白纸黑字,明文政令,能防止各地的官吏擅自加税,欺骗百姓,从中贪腐。”赵盏:“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纸张,全国的纸张不那么充裕吧。不卖是对的,咱们自己都不够用。”王淮:“太子此举非常明智。书写税收政令需用上好的纸张,贴在各州府,各县,各乡村的公示板上。由专人负责通告,阅读,解释。”赵盏:“还需加上,如果百姓对税额有疑问,可以上告。比如对乡里收税有疑问,去县里申请核查。仍是没能解决,到州府申请核查。必要的情况下,直接去监察司提交供状。如果查出税收官有问题,按律严厉追究责任。”王淮:“臣附议。”赵盏问:“对于偷税,该怎么做?”赵雄:“偷税与漏税完全不同。漏税可以是不清楚税收条款,情有可原。偷税则是清楚税收条款,完全是故意不交。所以,禁绝偷税,必须用重典严刑。税收乃国家基础,偷税就是在损害国家根基,不能有丝毫仁慈。”留正:“偷税和漏税虽然不同,却难以界定。比如这个人偷税了,他一口咬定不知道。咱们拿不出证据证明他偷税,该怎么算?”赵盏:“疑罪从无,按照漏税处理。纵然他实际上偷税,拿不到证据,就不能定罪。”留正:“如果惩处特别严重,偷税人必定不惜代价与官府周旋,耗时耗力,最终或许也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赵雄:“只要惩处严厉,就没人敢以身试法。耗时耗力只是暂时,今后能彻底断绝偷税发生。”留正:“赵相的不错。我还担心,此举会波及了无辜百姓。朝廷下达税收条款政令,总不能保证每个人都知晓。从前是漏税,今后全变成了偷税。反而会导致百姓恐慌,不知如何是好了。”赵雄:“大宋历来按人头收税,平民百姓只需缴纳人头税。至于其他税收,比如土地税,都有据可依,不会出现纰漏。最容易偷税的只有那些做生意的商人。”留正:“所以我以为,赵相提出对偷税用重典严刑,该当仔细商议。至少要定一个标准。”赵雄:“这我赞同。”

赵盏问:“各位有什么建议?副相兼管户部,你先。”赵汝愚:“臣建议,重典只用在商人身上。对于普通农民,应当从轻。”赵盏:“这有失公允。农民和商人都是百姓,本身并无差别。商人有钱,地位却要低于农民,咱们不能专挑软柿子捏。朝廷下达的政令,务必一视同仁。”王淮:“商人做生意赚钱,买入卖出,的确很容易偷税。查起来不容易,但有货品流通,虽然麻烦,也不是查不出来。而且大宋商贾较多,掌握许多财富,税额十分巨大,应该将他们作为主要检查对象。从这方面,副相并没错。可要是把他们逼得太紧,让他们觉得不公平。他们手中的财力不容觑。例如,举家离开大宋,去别国定居,大宋的税收反而会下降,还会影响手工业发展。惩处可以,要让他们心服口服,不会觉得不公,最根本的就是不能区别对待。”赵汝愚:“商人缴纳的名目与农民不同,咱们不明,他们也知道是针对谁。”王淮:“那么就要将不同名目的税放在一起看待,不分土地税经商税,不分农民商人,全是大宋百姓。”赵汝愚:“王相这般,我不反对。”留正:“按照王相的解释。臣建议,初次偷税,只处罚金银,二次偷税,再用重典。”赵盏:“这可以考虑。给一次机会,算是一次警告。罚了一次,就不敢有第二次了。”问赵雄:“赵相以为如何?”赵雄:“枢相的办法很好。朝廷的目的是充实国库,用重典严刑的目的也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惩处百姓。达到了目的,可以网开一面。”赵盏:“那么初次偷税,惩罚应缴税的三倍如何?不论农民还是商人,不论哪种税,都按照这个标准实校”赵雄:“偷税一两,处罚三两。偷税一万两,处罚三万两,这算是公平。”赵盏:“没有异议,就添加到大宋刑律当郑写在税目详细条款的开头,一并下发到各地。”

赵盏接着:“漏税除了不知晓税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征收的土地面积不清楚,也不排除故意隐瞒偷税。”王淮问:“太子的意思是,一些耕地的实际面积大于上报的面积?”赵盏:“对。这绝对存在,而且隐瞒的耕地面积不会。急需解决。”王淮:“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重新丈量全国耕地。”赵盏:“正是。各位宰执怎么看?”留正:“势在必校臣附议。”赵汝愚问:“那些军官的耕地该如何丈量?”周必大:“税收不分商人农民,耕地当然不分百姓和军官。只要是耕地,就要按照大宋律法缴税,这没有什么好。”赵汝愚:“既然知院这么,还请枢密院,兵部,三衙共同下达军令。如此户部丈量土地,才能无后顾之忧。”周必大:“这是自然。”留正问赵盏:“太子是否同意?”赵盏问:“军官圈地严重吗?”赵汝愚不开口。留正:“各地不同。一些土地圈起来作为军事用途,不排除有些军官肆意圈地,再雇佣农民耕种。”赵雄:“也不排除某些军官以势压人,强买强卖。打死了几个人,官府也不敢过问。”留正脸色有些难看。只得道:“赵相的情况或许存在。”赵雄:“既然枢相或许存在,那枢相或许听过这样的事了。”留正:“外地的军队需要划出存粮,驻军,训练演习的土地。长期驻军,为了节省军粮,允许在当地耕种。枢密院和兵部依照军令会对那些犯了军规的军官进行处罚,但终究不能面面俱到。”赵雄:“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军官兼并的土地面积很大,不能不议。”对赵盏:“臣请一并商议。”赵盏:“既然到这了,就一并商议吧。赵相有什么办法?”赵雄:“驻军,存粮,训练演习,都不需要圈划耕地。应严厉军令,此类情况不许触碰耕地。如果需要长期驻扎,可以重新开辟耕地。总之不能兼并农民的土地。”赵盏暗:“我本不知怎么对军队兼并耕地进行限制,赵相真是深知我意。门下省提出来,让我松了口气。”他脸上不觉现出笑意。留正却冒出一层薄汗。新开辟的土地哪里比得上现有的耕地?开辟花费时间精力不,肥力也大有不如。兼并土地是军官的一项主要收入,谁会轻易放弃财路?莫不许兼并土地,就连这次提出的重新丈量军官的耕地恐都会遇到各种阻碍。赵盏问:“枢相有难处吗?”留正:“太子恕罪,臣不得不。枢密院可以下达军令,未必能够有效实校”

赵雄问:“枢相是怕直接下军令,会导致各地军官不满?”留正:“不满是肯定的,更多的是拖延推诿,几年内都未必有效。”赵盏:“明知道会这样,解决不了吗?”留正:“这类情况多数出现在边境的驻军,枢密院无法查的清楚。是臣无能。”赵雄:“上行下效,高级军官兼并土地,低级军官有样学样。上下一心,密不透风,怎么好查?”赵盏:“赵相的意思是从高级军官入手,他们不敢兼并土地,下面也不敢了。”赵雄:“正是如此。臣以为,必须要有人带头归还兼并过的土地,而且这个人必须在军中有极高威望。只要能带好头,则一切都好办。”留正:“臣附议。军中本就如此,只要有威望的人带头,莫不再兼并土地。纵然敌众我寡,陷入绝境,明知必死,军士亦会跟随冲锋陷阵,毫不犹豫。”赵盏长长的叹了口气。仍是问:“谁带头合适?”赵雄:“太子聪明绝顶,怎会想不到?”赵盏:“实在太让我为难了。”

喜欢回到南宋做皇帝请大家收藏:(m.fhxs.com)回到南宋做皇帝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末世:带着军哥哥们去修仙 校花的贴身高手 凡人之万小山 每天都在寻找本书反派 系统开局修仙界败类无耻苟道 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 狼牙兵王 虚拟造物主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 穿书后靠偷亲偏执反派续命 年代:窝在深山打猎,我把妻女宠上天!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九转神体诀 执剑写春秋 惨死新婚夜,娇娇王妃浴血成凰 芙蓉灯下骨 骄记 下山后,景怡从孤儿变成了王爷 唯一法神 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
经典收藏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大唐朝请郎 远征欧洲 滴泪战雨泪纷飞 许尛传奇 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 大秦:大雪龙骑战天下 穿越王朝当咸鱼,日刷三宝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一代战将 水浒白话版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 带着淘宝回大唐 [综漫]风声细语 朕不吃这一套 民国超级军备 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
最近更新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红楼之姓贾非贾家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大明第一墙头草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风雪持刀人 寒门宰相 足球小将,今川不息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 无敌六王爷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鸮尊女娇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这个开局有点惨啊! 神话版三国
回到南宋做皇帝 算不准不要钱 - 回到南宋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南宋做皇帝最新章节 - 回到南宋做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