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将军烈

最后的烟屁股

首页 >> 大唐将军烈 >> 大唐将军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极品傻王 龙吟壮歌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三国之曹家逆子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混血八旗
大唐将军烈 最后的烟屁股 - 大唐将军烈全文阅读 - 大唐将军烈txt下载 - 大唐将军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98章 局势突变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各部族首领们离去后,赵虎留了下来,他如今是哥舒?阙部的首领,因此来被招来北庭议事。

“见过叔父!”赵虎在后堂见到赵子良后立即拜了下去。

赵子良其实很不习惯被人跪拜,但跪拜之礼是这个时代的常用礼节,如果不让别人跪拜,反而会让别人诚惶诚恐。

“自家人不必多礼,坐下话吧!”

“谢叔父!”

赵子良问道:“去见过大哥大嫂了么?”

赵虎答道:“昨日就已经见过了,在那边住下的!”

赵子良点零头,沉吟片刻道:“这次你领兵跟着他们一去拔汗那国归高仙芝节制,一定要服从军令,切不可胡乱鲁莽行事。实际上你这次去,叔父是不放心的,以前你跟在二叔身边,二叔还可以照看你,这次二叔就照看不到你了,而且大哥大嫂就你一根独苗,如果你在战场上出了什么事,二叔难以跟大哥大嫂交代啊!”

赵虎连忙道:“二叔就放心吧,我的武艺虽然不及二叔,但一般人想要山我也不是那么容易,再了,我如今也有了子嗣,燕儿的肚子里现在又怀了一个,就算我在战场上发生什么不幸,我这一脉的香火还是保留了下来。二叔不是常,军饶存在就是为了随时准备作战吗?如今正是用到我们这些武夫,如果畏首畏尾,那又何必披着这身甲胄呢?”

赵子良指着赵虎笑道:“我又没不让你去,你倒是先想着要服我了。哥舒?阙部的重担落在你的身上,领兵出征也是你的职责和义务,总不能让女人带兵吧?所以二叔不拦着你,不过不管怎么,战场上刀枪无眼,你自己要心一些,任何时候不能随便卸甲!”

赵虎拱手道:“侄儿明白,二叔就放心吧!”

赵子良摆了摆手:“行了,去跟你两个婶婶和几个弟弟妹妹见个面,会儿话吧,你已经很长时间没来庭州了,他们一直在念叨你呢!”

“是,我这就去!”

没过几,康国那边传来消息,康国无力抵挡大食饶进攻,还没有开打就举国投降了,大食人又白得了康国一万多兵马,紧接只过了一个月,粟特之地大部分国都纷纷开城投降,只有南方的史国还在面前抵抗。

黑衣大食要比白衣大食残忍都多,投降的昭武诸国国主们后来发现,他们投降其实是一个错误,黑衣大食人在他们投降之后不仅控制了他们的军队,还在他们的土地上烧杀掳掠,短短的时间内,整个粟特之地就糟了大难,各地都被黑衣大食人烧成了白地,许多粟特人无家可归被大食缺做奴隶使用。

随后,大食呼罗珊省总督并波悉林带着亲卫部队抵达康国,并在康国坐镇。而安西都护府方面也正在整备调往拔汗那国和石国进驻,北庭方面答应的两万人马也在陆续向拔汗那国开进,赵子良命人在碎叶城设立粮草补给点,供各部族大军经过时领取。

五月底,正在操练兵马的赵子良收到王灿送来的消息,黑衣大食军呼罗珊省总督并波悉林命手下大将齐亚德为主将,达乌德为副将向北进军,齐亚德自己为中军主将,达乌德为先锋向石国境内开进。

安西都护府在石国境内只驻扎了少量兵马,高仙芝也没有料到大食军会来得这么快,他的安西军主力尚在安西正在准备出征,现在也来不及赶往石国了,为了保存兵力,高仙芝不得不下令石国境内的安西军向拔汗那国境内撤退,与已经抵达这里的北庭所属番军汇合等待安西军主力的到来,同时还要布置好防务。

石国本身有一万两千多兵马,在唐军撤退之后,他们感觉自己被抛弃了,而面对来势汹汹的黑衣大食军,石国军队自知不是其敌手,索性全部投降了黑衣大食军。

赵子良当即召集将校和官员们,通报这个消息。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反应不一,文官们都很忧虑,认为大食人凶残成性,如果继续向北扩张,只怕迟早要大唐见个高下,而武将们却很是着急,他们身为武人都想着要打仗,只有打仗他们才有军功捞,才有战利品分配,才能能升官发财,可现在这场仗与他们无关,他们当然觉得可惜。

楚歌起身抱拳问道:“将军,末将有一事不解,黑衣大食军到了康国之后,为何独独向北方进攻,却不去攻打南方的吐火罗呢?按理吐火罗更好收拾一些,而且他们打下吐火罗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资粮草和仆从军”。

其他将校和官员们也有些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就连刘眺、独孤峻和高适等文官也流露出疑惑之色。

赵子良想了想道:“吐火罗北据铁门关、南至大雪山,东临我大唐,西接大食国,不过吐火罗境内的西部大多都是沙漠,土地贫瘠,产出极少!而如今吐火罗北部豪酋林立,各自为政,吐火罗叶护基本上无力管辖,吐火罗看似土地面积很大,实则对大食人没有半点威胁,所以对于大食人来,打不打吐火罗都无关紧要,要全部把吐火罗打下来,则要耗费不少时间,但却又劫掠不到多少财物,与鸡肋无异!而且黑衣大食军如果南下打吐火罗,则给了我大唐充足的准备时间,此次黑衣大食军的统帅并波悉林乃是我的老朋友了,去年我去大食国迎接赫拉公主时曾与他交过手,此人用兵却有才能,如果当初他兵力疲惫,我还占不到他的便宜!并波悉林很明白,与其耗费时间去攻打吐火罗那块没什么油水的飞地,还不如以极快的速度北上吞并石国和拔汗那,再与我大唐在石国或拔汗那国进行决战,只要击败我国在西域的军事力量,大食人如果再想攻打吐火罗,岂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经过赵子良这么一分析,众人才恍然大悟。

赵子良这时有些忧心忡忡,他道:“黑衣大食军的推进速度很快,如今石国军队都投降了,安西部署在石国的几千大军因兵力相差悬殊,因此奉命向拔汗那国境内撤退,而高仙芝部还在安西境内,不过拔汗那国的地形与石国不同,黑衣大食军大部分都是骑兵,想要进攻拔汗那国那种复杂的地形不是很容易,但如果并波悉林想要与安西军决战,不是在石国境内就是在拔汗那国境内,至于具体的决战地点,这就看双方统帅如何布局了!”

六月十一,赵子良刚从西林守捉检查兵器和甲胄的锻造情况后回来,当晚王灿就来报告:“将军,情况似乎有些不妙,我北庭辖下的从咸海到恒逻斯城以北的几个西突厥部族脱离了控制,投降了大食人!”

“什么?”赵子良听到这个消息极为吃惊,他不由自主的站起来神情严肃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可有具体的消息?”

“有,兵马使府派往这几个部族领地负责监视他们的其中一个校尉身负重伤跑回来了税建城,眼在税建城有据点,我们的人救下了这个重赡校尉,据他清醒之后所,大食人竟然派了一支人马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过茫茫沙漠深入咸海南岸,这支人马由一个叫赛义德的将军统领,他随后向迁居在那里的三个西突厥部族发动了攻击,偷袭之下,那三个西突厥部族很快就被击败,只有少数族人逃向北方更远的寒冷地区,被杀死很多人,还有一部分被俘成为奴隶!”

事情严重了,而且很严重,如果从咸海到恒逻斯以北地区还掌握在北庭控制之下,这场仗,高仙芝就好打很多,但是从咸海到恒逻斯城这一带被黑衣大食军占据,高仙芝需要关注的就不仅仅只是拔汗那国了,如果黑衣大食军从北方向东进攻,而不是从石国向拔汗那进攻呢?

赵子良立即走到地图前查看起来,用笔在地上很快标注了双方的势力范围和兵力部署,拔汗那国境内多山,不利于大规模骑兵作战,并波悉林显然知道这一点,因此他才会派赛义德带一支兵马攻击了咸海到恒逻斯城一带的西突厥部族,想要拿下恒逻斯,然后一路向东推进,很明显的是,从恒逻斯向东推进是一马平川,而从拔汗那国进攻则要进行山地作战,只因拔汗那国的整个国土都在山山脉的西部支线上,大食军都是骑兵,显然不适合山地作战,并波悉林这也是扬长避短,而且他知道高仙芝进行山地战很有经验,不想用自己的短板去对付高仙芝的长处,因此才有了赛义德拿下了从咸海到恒逻斯一线地盘,作为防守方,高仙芝现在是被牵着鼻子走了。

研究了一下地图,赵子良问道:“高仙芝的主力现在在什么地方?”

王灿道:“五前已经抵达了拔汗那国,卑职相信他很快也会得到大食军已经占据了恒逻斯城以西的地方这个消息,安西方面也有相关的细作,虽然不及我们,但这种消息瞒不了多久”。(未完待续。)

喜欢大唐将军烈请大家收藏:(m.fhxs.com)大唐将军烈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五十年山海路 贬妻为妾?退婚后满城权贵求娶我 我的餐馆通古代 花林月下 留学法师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重生后被我被死对头宠翻了 华娱,辉煌璀璨 木叶之恶魔果实能力者 穿成反派后我成了全书团宠 让你当指挥坐镇后方,你带头冲锋 权力巅峰之红色仕途2 我和邻家阿姨流落荒岛 异能迷雾之混沌危机 你们选养子,我成首富你后悔? 股市闲谈 嫡耀 末日胎穿,改变全家命运 倒斗之抽奖系统 带着淘宝回大唐
经典收藏 我在现代留过学 生子当如孙仲谋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迷失在一六二九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大晋司马衷 不见长安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群穿1630 滴泪战雨泪纷飞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南宋特种兵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犬子汉高祖 北宋群英录 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北魏遗史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大秦:大雪龙骑战天下 汉室风云录
最近更新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大明第一公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花屋湘军传奇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开局穿越寡妇村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春秋晋国风云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神话版三国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大乾边关一小卒 沙雕网友援北伐 请摄政王赴死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大唐将军烈 最后的烟屁股 - 大唐将军烈txt下载 - 大唐将军烈最新章节 - 大唐将军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