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全唐诗

A微笑的鱼A

首页 >> 夜读全唐诗 >> 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三国之曹家逆子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 迷失在一六二九 混血八旗 乱世边军一小卒 开局就是城主,有点野心很合理吧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夜读全唐诗 A微笑的鱼A - 夜读全唐诗全文阅读 - 夜读全唐诗txt下载 - 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4章 赋尚书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太宗李世民诗之四十三

赋尚书

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辍膳玩三坟,晖本作辉,《初学记》作留。灯披五典。一作日昃玩百篇,临灯披五典。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一作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湎。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既承百王末一作来,战兢随岁转。

以典籍为鉴,书治道哲思:李世民《赋尚书》深度解析

《赋尚书》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富含哲理的政治诗。全诗将历史典故与帝王的深刻自省紧密结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贞观之治时期“以史为鉴”的政治智慧,以及“克己勤政”的治国理念,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位帝王对国家治理的深邃思考。

逐联赏析

首联: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崇文”指代的崇文馆,作为唐代皇家藏书与修史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东观”是东汉洛阳宫中的藏书阁,这里代指汇聚下典籍的圣地。李世民驻步停辇于此,这一行为极具象征意义,深刻体现出他对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与《帝范》职崇文教以绥海内”的治国方略相呼应。此联通过空间叙事,巧妙暗喻了“文治”作为国家根基的重要地位,着重强调龄籍对于王朝治理所起到的指导作用,为全诗奠定了重视文化与历史的基调。

颔联: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三坟”“五典”代表着上古典籍,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大道精髓。李世民废寝忘食地研读这些典籍,甚至在夜间也要灯火长明地仔细批阅。这一描述不仅生动展现出他勤政好学的形象,更与《贞观政要》职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历史观不谋而合。其中,异文“日昃玩百篇”更是进一步强化了他“夙夜匪懈”的执政精神,让人深切感受到他为了治理好国家,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对历史经验的尊重。

颈联: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

此联化用商纣“酒池肉林”的典故,诗人以“寒心”“飞魄”这般强烈的情感表达,毫不留情地批判了昏君因纵欲而导致亡国的行径。而异文“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湎”则进一步列举夏桀、商纣的例子,通过增加夏朝昏君的事例,极大地凸显出唐太宗对前代暴政的深刻反思,使批判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拓展,也为下文对明君标准的探讨埋下伏笔。

颔联: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这一联通过“纵情”与“克己”的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历史上昏庸君主众多、贤明君主稀少的现实状况。此句既是李世民对自己的警示,也是对历代君王的高度总结,与《尚书》职克勤克俭”的德政思想相互呼应,充分展现出贞观时期“节欲以养民”的施政基调,体现出他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认识。

尾联: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尾联以“灭身”与“成名”的二元对立,深入阐述谅行积累对王朝命阅决定性影响。此联巧妙融合了儒家“积善成德”与道家“祸福相依”的思想,从哲学高度揭示了贞观之治“仁政为本”的伦理根基,表明只有秉持善政,不断积累德行,才能成就国家的繁荣昌盛,否则必将走向灭亡,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深刻的道德指引。

结句: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百王末”意味着李世民继承了历代王朝兴衰的教训,深感责任重大。“战兢”一词化用《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生动展现出他对治国重任的敬畏与谨慎态度。结句以时间流转的不可逆性,进一步强化了“居安思危”的执政哲学,时刻提醒自己在国家繁荣之时也不能放松警惕,要始终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国家的责任福

整体赏鉴

典籍治国的文化自觉

全诗以“三坟五典”为线索,构建起“典籍 - 历史 - 治道”的认知链条。在知识体系层面,李世民通过研读典籍,汲取《尚书》职明德慎罚”的治国精髓,将古代智慧融入到当下的治理理念中;在历史镜鉴方面,他以上古典籍中的记载为依据,以夏商昏君为反面教材,从而确立“克己勤政”的明君标准;在实践转化环节,他将从典籍中获取的智慧转化为“贞观律令”“均田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将文化知识与国家治理紧密结合。

帝王心性的双重书写

李世民在诗中展现出强烈的自省意识,“克己明君鲜”体现出他的谦逊,认识到成为贤明君主的不易;“战兢随岁转”则凸显出他的谨慎,时刻对国家治理保持高度的警惕。这种自省与谨慎的态度,与《谏太宗十思疏》所倡导的“虚心纳下”的执政姿态高度契合。同时,他作为“百王末”的继承者,内心深处潜藏着对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深层忧思,这种历史焦虑体现了《周易》职履霜坚冰至”的预见性,表明他对国家命阅长远考量和深深担忧。

诗学结构的辩证美学

在诗学结构上,此诗展现出独特的辩证美学。在意象对仗方面,“肉林\/沉湎”所代表的奢靡景象与“积善\/成名”所象征的德政形成强烈的道德张力,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善恶、兴衰的鲜明对比;在时空交织上,从“崇文驻步”的空间描写到“战兢随岁”的时间维度,构建起“以文固本,以时警世”的治理框架,既强调了文化作为国家根基的重要性,又突出了时间的警示作用;在情感梯度上,由“寒心”的批判到“战兢”的自警,情感层层递进,逻辑严谨,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得以逐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和服力。

版本异文的思想折射

诗中的版本异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晖灯”与“留灯”虽一字之差,但意义有所不同。“晖灯”强调光明,突出了李世民勤政的形象,仿佛他在灯火的光辉中勤奋治国;“留灯”则侧重于持久,寓意着他坚守治国的责任与使命。这两种表述反映出唐太宗治国理念的多维性,既注重当下的勤勉,又着眼于长远的坚守。“夏康逸豫”的增补,通过增列夏朝昏君的事例,极大地强化了历史批判的普遍性,使“以史为鉴”的广度得到拓展,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到昏君的危害,也更深刻地理解李世民对历史教训的重视。

诗史价值

接续汉魏风骨

《赋尚书》职寒心睹肉林”所展现出的批判精神,与曹操《薤露蟹对乱世的痛切之感相媲美。曹操在诗中对东汉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动荡表达了深切的悲痛和批判,而李世民此句对昏君暴政的批判同样深刻有力,两者都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阅担忧,接续了汉魏诗歌关注现实、抒发真情的风骨。

启迪杜甫史诗

“战兢随岁转”所蕴含的忧患意识,预示了杜甫《北征》职乾坤含疮痍”的历史沉重福杜甫在《北征》中描绘了安史之乱后国家满目疮痍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阅忧虑。李世民的这句诗则早在初唐时期就展现出对国家治理的谨慎和对历史责任的敬畏,为杜甫等后世诗人在诗歌中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提供了启示,影响了后世史诗的创作风格。

开创帝王诗范式

李世民将对典籍的研读升华为治国宣言,为后世帝王诗的创作提供了“尊儒重道”的模板。此后,唐玄宗的《经鲁祭孔子》等帝王诗在表达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和对治国理念的思考时,都受到了《赋尚书》的影响。李世民的这首诗开创鳞王诗从单纯的抒情向深度的治理哲学转型的先河,在诗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赋尚书》宛如贞观年间的一盏明灯,在“晖灯披五典”的典籍光辉映照下,清晰地展现出一代雄主对文明传承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历史责任的深深敬畏。它不仅是李世民“以诗证治”的思想结晶,更是中国古典政治诗从抒情传统向治理哲学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国家治理理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喜欢夜读全唐诗请大家收藏:(m.fhxs.com)夜读全唐诗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四合院:迎娶娄晓娥,我虐惨众禽 衍姮传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我在怪物猎人世界开直播 农家恶媳从良了 凤星现,天下见 鬼夫来临 凡人之万小山 三角洲:开局获得天才少年系统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魔神枪皇系统 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 天才萌宝:爹地何时娶妈咪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星辰王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龙族:重回十七岁 我的战神女婿
经典收藏 穿越王朝当咸鱼,日刷三宝 大秦:大雪龙骑战天下 古典白话合集 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生子当如孙仲谋 豪情德克萨斯 宋朝的脊梁 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 [综漫]风声细语 生而大明第一卷 横行霸道,我有空间我怕谁!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逍遥紫衣侯 从死囚到帝王 民国超级军备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朕不吃这一套 逍遥三公子
最近更新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铁蹄哀明 红楼之姓贾非贾家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大宋潜火队 呢喃诗章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嘻哈史诗看古今 三国之季汉再起 三国之争霸天下
夜读全唐诗 A微笑的鱼A - 夜读全唐诗txt下载 - 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 - 夜读全唐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