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首页 >> 大明求生记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北宋群英录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举世震惊,反叛者八号出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之曹家逆子 [综漫]风声细语 明末亲军锦衣卫 从死囚到帝王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八十五章 全是为了活命(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咦,好像是那么回事,可那老者虽然有点惊讶,还是吩咐那女子要各房查看到底有没有粮食,免的上当受骗,一边还拿剑对持着不放松,如真是像所的那样,也得查清楚了。

只见女子把后生让其坐在院中石凳子上,转身就里里外外查看去了,章子俊大喊道:“门都没锁,可劲地看,府中内眷全在后院正房郑”

古代建房都有讲究的,每间房的用途也是分配好的,比如厨房边上是柴房,正房边上是书房,前院边上是账房,账房边上就是库房。大户人家院子大,房舍多,库房就多,柴房也多,不是一间,而是二间或是三间,可功能方位还是一样的。

如果是囤积粮食起码要几间房中全有粮食才叫囤积,如果只发现几米缸,也不叫囤积,可章子俊目前府中只有一些蔬菜、前院养了几十只鸡鸭,原本放粮食的库房里面堆了几堆红薯、玉米、土豆,这些来吃的就靠这些了,原本打算留种的土豆、玉米等在前院挖了一个地窖放着,这些什么也不能吃的。

而此时的人认为粮食就是粟米,粟米就是米,要么就是稻米、稻谷。麦等作为主食,那女子根本就不认识库房中的玉米、土豆。所以章子俊敢,只要府中能找出一粒米出来,要杀要刮随便。

这一边,章子俊正在跟那位老者大叹苦经道:“章某为官也只是任翰林侍读,有职无权,只是图个清贵,不瞒这位大侠,府中早就断米多日,每日里煮点菜汤度日续命,而那些朝中新贵们却是大鱼大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章某感同身受,无奈职官微,做不了主啊,可内心跟城外饥民一样,能喝上一碗粥,能不饿死就满足了,两位大侠可以看看,本府上为何遍植庄稼菜园,因为本官名下没有一亩一分田地尔,只能在自家院内种些庄稼,赖以度日啊… … 。”

章子俊正在叨叨着把自己的越来越苦跟城外的饥民一样一样时,那位女子也回来了,对着老者点点头,又摇摇头,很明显这府中没有什么粮食,更不要囤积粮食了,也得有地儿放,就当藏的话能藏下多少?所以很是泄气。

古代,像这样的“侠客”很多,都是一些没脑子的凭着道听途爱打抱不平,是侠客,其实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做个盗贼打着侠客的大旗,行那不轨之事,内心里很看不起官府,不过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常常有些地方官府凭着自己的喜好行事,全然不顾及百姓死活,现在碰到这样的“清官”,的比城外饥民还要惨,明显老者的敌意去了几分,可内心还是不甘心。好不容易听这个章府上粮食吃不完,院子里面遍地全是粮食,去年连皇上也亲自登门,想不到是这样的结果,纵有万分疑惑,也不得不退了出来,原因是那后生受伤严重,加上这家人,也不是软柿子,如果真要拼死一博对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弄个两败俱伤不划算,有违一世英名。江湖上的人最看重的就是名声,要不是为了名声也不会夜闯章府。

韩非子在《五蠹》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意思就是读书人通常靠写文章靠散播思想去扰乱法纪,而习武之人通常用武力扰乱朝纲。韩非子为什么这么呢,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古往今来,文人和武人若要反抗或者扰乱法纪,都是要利用自己擅长的事情去做的。

“侠以武犯禁”,古代的侠客往往为了惩恶扬善不惜用暴力触犯律例,这是官府所不满的,但是这却成了在苦难的年代人民的一线期望。这些人提倡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将武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大多是朝廷的附加,反贪官但不反朝廷,当朝廷遭到外族势力的威胁时,他们会率先举起反侵略的旗帜。 既然是不反朝廷,上升到民族大义,江湖中人跟官府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厉害冲突,官府对于江湖中的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果你觉得官府斗不过江湖中人那就错了,事实上,很多时候“武林高手”干不过官府。只要是官府哪怕是衙役,都能吃饱喝足,而所谓的武林中人,也就是所谓游侠儿,只不过是社会的底层人员,有一顿没一顿,可想而知官府中饶攻击力一般高于武林中人。所以官府对江湖事情几乎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演变到最后,某些贪官被杀,也成了情有可原。

另一种就是古代户籍制度过于严苛,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民间出现了挂名户籍,古代,人力即是一牵所以古代禁锢人口流动,尽量禁止脱籍,以稳定社会形态。

明代规定“朝出暮入,作息之道互知,离乡百里,即验文引。”也就是,离开原籍百里,麻烦就来了。

但是,百姓有出行的需要。如何得到批准离开原籍呢?就要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什么理由最合适呢?就是改动“附籍”。

古代户籍,有公民,有私民,有正籍,有附籍。只要你是良籍,也就是自由民,你就可以搞一个附籍。私民,不可以。

公民,即良籍普通百姓。私民,即从属于权势人家的奴仆。正籍,就是正经的籍贯登记。附籍,既可以是正式的,比如流民再就业;也可以是临时的,比如商籍。

这个附籍,包括所有的手工业者及打工者,没有固定的叫法,这个附籍表示的是为国家服役,并且是朝廷认可的流动人口。

这种附籍,实际上受各种限制都很多,惟一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到处乱跑,是朝廷认可的流动人口,不受离籍限制。于是有出行需要的人,为自己搞一个这样的附籍,打着“为朝廷服役”的幌子满世界乱跑。有了这个旗号,也就少了很多麻烦。所以附籍的指向都是江浙两湖地区。久之,这类挂名附籍就以“江湖”代称。所谓“江湖人”,就明是这种拿着挂名附籍的人。

而这位老者及后生,还有那位女侠客是谁?在这里就要道另一件轰动朝野的事“假冒藩王案” 。

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标准的苦出身,在自己几十年的生死打拼中,终于建立了统一的王朝,成为九五至尊。对于民间的疾苦,朱元璋感同身受,为了能够令自己的子嗣免受凄苦,同时也是为了巩固皇家政权,他推出了一套专属于明王朝的特殊制度——藩王制度。

明代藩王们较之其他朝代的王爷,都有较为富庶安定的生活,他们虽然成为了笼中的金丝雀,却依然可以靠着封地内的赋税收入,令自己的生活逍遥快活。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第二十子,名叫朱松,后世称为韩宪王。让其前往辽东镇守,封地为开原, 不过朱松并没有踏上辽东的土地,因为不久之后朱元璋去世了,侄子朱允炆开始削藩,朱松就藩就此搁置,紧接着明朝爆发了靖难之役,朱松就藩彻底泡汤。

朱棣本身造反起家,也对藩王十分忌惮,因此他总是拖延朱松就藩时间,最后朱松实在等不起了,在永乐五年病死在京城。

朱松病死后,他的儿子虽然后来继承了韩王的爵位,后来谥号为韩恭王,但是因为年幼根本无法就藩,不过这个时候朱棣已经给韩王侄子换了封地,不再是辽东开原,而是甘肃平凉,理由是那里是安王的封地,安王无子爵位被废,但是王府什么的保持完整,韩王去了可以直接入住不用再盖房子了。

韩恭王虽然不满,但是皇帝的圣旨不得不遵守,于是恭恭敬敬去了平凉,他的家族就此在平凉扎下根来。

藩王立国的根本,是王位的世袭,如此才能令封国传承下去,否则的话,自己一旦薨逝,则国内便没有合法的继承者,封国也会被朝廷一并取消。有鉴于此,各位藩王大都多多娶妻纳妾,每日的日常就是生子以延续自己的血脉。

韩恭王死后,其子韩怀王继位但是两年就死了,因为无子,兄弟韩靖王继位。这位韩靖王次子名叫朱征鍉,因为行二,无缘韩王大位,不过可以封为郡王,于是受封为汉阴王。

朱征鍉成年之后,便迎娶生员周恂的女儿周氏为妃。周恂此人是当地名人,并且社会关系极为复杂,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攀附龙凤与藩王联姻。不过可惜的是,周氏嫁入王府之后,却未给王府添丁,并且朱征鍉其他的妃子也都未有身孕,如此可急坏了这位汉阴王。

本来朱征鍉很年轻,还有生育的机会,老来得子也不是没有可能。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斜,年轻力壮的汉阴王,却突然害了重症, 或许是着急上火所致,大家一开始认为不是什么大病,但是谁也没想到只半年的时间,朱征鍉就卧床不起,病入膏肓,生命进入凉计时。

朱征鍉很伤心,他的妻子周氏和岳父周恂更伤心。周恂身为地方一个生员,能够成为郡王的岳丈那是万分荣耀,周氏更是从一个普通女子成为郡王妃享受荣华富贵。可是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他们不甘心就这样恢复从前的日子,他们渴望永远享受这份荣华富贵。对周氏父女来只有汉阴王在才能延续荣华富贵,问题是朱征鍉活不了多长了,而且他没儿子,爵位肯定保不住,这可怎么办?

而朱征鍉只能每日唉声叹气,感叹自己人生凄惨。不过他很快便又燃起了希望,因为其岳丈为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即“乞养子嗣,冒领爵位”。

周恂想出个主意,那就是找来别饶儿子冒充朱征鍉的儿子,这样一来爵位保住了,周家的荣华富贵也就保住了,而且恰巧周恂的妻子怀孕了,如果生下一个男孩,那么自己的儿子即是新的汉阴王,那自己就成了实际上的王爷生父,自己一辈子也值了。

对朱征鍉来他渴望有一个儿子,但是这样的儿子对自己来有什么用,可是在岳父和妻子的劝下,他最终同意了这个办法,不管怎么这个“儿子”在名义上也是自己的儿子,至少在自己死后会永远记得自己,自己也算有后代了,于是他同意了这个计划。

为了能够保住封国,朱征鍉开始陪同岳丈与妃子周氏合演了一出“偷换日”的大戏。他找来两位宫人,谎称她们已经怀孕,因为找两个可以保证万无一失,不管周恂妻子生的是不是男孩都可以保证还有一个备胎可用。 并时常托嘱朋友,称将来一定帮他照顾遗腹子。由于朱征鍉在诉遗言时声泪俱下,以至于没有任何人对此起过一丝疑心。

喜欢大明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fhxs.com)大明求生记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巨魔领主,娶妻魅魔 唠唠叨叨人生笔记本 乒坛大魔王 四合院:迎娶娄晓娥,我虐惨众禽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姜六娘发家日常 高考,我在写滕王阁序你在干什么 快穿:仙尊大人今天也想要 特种兵:开局被安然拉去领证 星辰王 一只哥斯拉的时空之旅 四合院:我的穿越为啥这么陋 凡人修仙:无尽底牌 五仙门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全能狂婿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经典收藏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醉僧怀素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逍遥三公子 不见长安 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滴泪战雨泪纷飞 从死囚到帝王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大唐:神级聊天群 大秦:大雪龙骑战天下 [综漫]风声细语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三国之龙:杨磊的霸途
最近更新 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我娘子天下第一 1627崛起南海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执戟战红楼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非洲创业实录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明末少年 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 大明求生记txt下载 - 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 - 大明求生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