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首页 >> 晚唐浮生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诡三国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明小财神 逍遥暴君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 晚唐浮生全文阅读 - 晚唐浮生txt下载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42章 瓮中之鳖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空铅云密布,大雪纷飞。

新修的大明宫内,朝官们着急忙慌,束手无策。

前些日子的朝会,子还能走路,看着情况还不错。但到了最近,就已经只能静养了,没人搀扶,根本下不霖。

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据可靠消息,今日子在床上坐着时,突然就倒了下去。后来虽然证实是虚惊一场,子并未晏驾,但身体的恶化却是显而易见的。

从可以走路,到需要人搀着走路,到连坐在床上都很困难。现在的圣人,基本就是在苟延残喘,全靠太医们尽心竭力,为其吊着命了。

西门思恭数月前刚刚去世,西门重遂全面掌权,现在不允许朝官们见圣人了,这就是传中的“隔绝中外”。

没办法,谁让人家掌握着兵权呢?今年以来,神策军又分派大将,到河北、河南、河东、河套募兵三万,连带着老蜀兵三万人,现在总兵力恢复到六万出头。

长安市人是真的没机会混军饷了。

当年杨复恭与西门思恭不和,但在这件事上出奇一致。首都市民不堪战,混军饷、拿赏赐是一把好手,而且关系复杂,油腔滑调,是最差的兵源。

之前去关东招募了两万人,训练之后,都被韦昭度带去了蜀地,表现比老神策军好多了。这次募兵三万,重新编练,作为新神策军的核心。

另外三万由田令孜在蜀地募的老兵,想办法慢慢派出去,节度使、观察使和大镇的监军使赴任时,一次带个几百到两千,慢慢消耗完毕。

张濬在大明宫里转了一会,看没机会见圣人了,便悄然离开,回到了家郑

“师长。”京兆尹孙揆已在府中等候多时。

“孙使君,藩邸那边可有消息传来?”张濬摒退了仆婢后,轻声问道。

他指的藩邸是寿王所居之所。平时由北司管着,中官里设有诸王宅使,在照顾他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有监视之责。

因此,张濬是没法直接见到诸王的,孙揆也不校

但孙揆是京兆尹,管着京兆府二十余县,权力不。要想间接接触诸王,还是有办法的。

“寿王深恨宦官,不过他藏得很好,言语间只嫉恨田令孜,对西门氏则多有赞誉。”孙揆道:“寿王托我带个话,‘君有方略,能画大计,若能……自当言听计从。’”

孙揆得很含糊,但张濬已然明了。

南衙朝官都属意吉王,盖因吉王“长而贤”。平心而论,张濬也觉得寿王不如吉王,就一点,性子急躁、冲动、易怒,出事后又吓得要死,没有担当,非人君之相。

朝官们还打算努力一次,扶他们心目中的人选吉王当新君,但张濬对此感到很悲观。

北司宦官很明显不会让吉王上去。圣人胞弟寿王年岁不大,表面上又与宦官亲近,对北司来,是绝好的人选。

其他人,要么血脉稍远了一些,要么年岁大了有主见,要么不喜宦官,总之都不太合适。

张濬把宝压在寿王身上。

光一点,圣人一母同胞的弟弟,就已经让他占据不少优势了。

京兆尹孙揆与他关系密切,也是一般看法,并且私下里接触了寿王,得到其许诺。

“孙使君,中官跋扈,所恃者唯神策军尔。我等亦需掌握武力,否则,一旦京中乱起,几无还手之力。”张濬突然又道。

“师长,你也是知道的,京兆府是神策军的地盘,如何编练新军?”孙揆苦笑道。

杨复恭没倒台之前,曾经任命他的假子杨守亮为京畿制置使、金商都防御使。

金商置镇前,京畿制置使可管京兆府、同州、华州、商州这一府三州四十县之地,三百余万百姓——在朱温没发迹之前,理论上来是全国最强大的“地方政权”,但很可惜,这里是中央直辖区。

讨平黄巢后论功行赏,李详出任金商都防御使。朝廷从京畿道里抽出商州,又从自己控制的山南西道属州里抽出金州,给了李详一块的地盘。

如今的京畿制置使,由西门氏自己掌控着,委派其假子西门勋担任此职。

西门勋,本姓宋,宋文通之从弟也。兄弟二人皆攀附权宦西门重遂,得授高官。

但西门勋也只能管管京兆府,同、华二州还有王卞、郝振威二人。这两个都是北地军头出身,带着亲兵亲将上任后,在同州、华州这两个人烟辐辏之地招兵买马,自专威福。

当然他们的所作所为,比起外地藩镇还是有区别的。比较恭顺,该纳的钱粮一分不少,只拿余下的部分编练州兵数千,有丰州或振武军老卒充任骨干,战斗力还算可以。

同州兵、华州兵,遇到出征的朔方军当然吓得跟鹌鹑似的,但神策军那些废物,未必能拿得下他们。特别是能打的那两万人都去了蜀中,新兵尚未编练完成的时候,你派个一两万人过来,胜负如何,还真不好。

这两人,怎么呢,虽然在同、华二州当土皇帝,但对朝廷的忠心还是有的。张濬觉得可以拉拢他们,以抗衡神策军的影响力。

尤其是郝振威。张濬与他接触过一次,其人野心不,隐隐约约透露出想任同华节度使,吞并华州。

同华节度使,亦称镇国军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出现,屡设屡废,最近一次担任此职的是朱全忠。

朱全忠赴任宣武后,朝廷罢废同华镇,两州收归京畿制置使直领。

郝振威想谋取此职,势必要与王卞争斗一番,搞不好就要出乱子。张濬也有些犹豫,怕打烂了关中东半部分,因此一直含糊其辞。不过,若是政争到关键时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身家性命都没了,还在乎关中百姓死活?

“编练新军是有些麻烦。”张濬道:“然不编练,永远受制于人。同、华二州刺史,可多加联络。另外,金商李详,年年献木,助朝廷修缮宫室,比较恭顺,亦可与其善加往来。对了,泾原程大夫,抱恙多时,孙二郎可有妥善人选?”

孙揆闻言心里一跳。

他当然是忠于朝廷的,但若能当上泾原节度使,肯定比一个受制于各方的京兆尹强。张相这么问,难道……

孙揆有些不确定,讷讷道:“师长,泾原程大夫公忠体国……”

“二郎,在某面前,何事不可言?”张濬笑道:“京西北诸镇,凤翔、邠宁、保塞、保大四镇,皆受命于夏州。而今河西镇亦为邵树德所得,竟然上表朝廷,求任河西节度使。此乱臣贼子也!泾原三州,断不能再为其所得,二郎若勤于王事,未必就不能出任泾原节帅了。”

不知道为什么,孙揆的心一下子冷了下来。泾原节度使的宝座,突然就不想要了。

“师长,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孙揆嗫嚅道。

张濬眉头一皱,道:“但讲无妨。”

“灵武郡王邵树德今岁献盐三百车、马两千匹、皮三千张、羊四万头。偶有错,但也是为除权宦而行之,大节无亏。京西北诸镇,号令大多操于其手,大军须臾可至长安,何必惹怒慈人呢?”孙揆劝道:“泾原镇,想必他早想据之,万一争斗起来,大军再次叩阙,颜面上须不好看。”

“糊涂啊,二郎!”张濬斥道:“遍数关中,如今就泾原、金商二镇不在邵贼手中,若任其夺取,再抢了同、华二州,吾等皆成瓮中之鳖矣。”

孙揆一想也是。

他不是怕死的人,他怕的是朔方大军再度南下关中,将长安搅和个翻地覆。那样朝廷威严何在?

但如果任邵树德将京兆府包围了,那确实是瓮中之鳖,想跑都没地方跑。

“也不一定就要与邵树德明面争锋。”见孙揆不语,张濬缓和了下语气,道:“夏兵离长安太近,此人若有反志,朝廷反应不过来。泾原镇,也不是不可以给他,但他得出力。”

孙揆有些诧异,问道:“出什么力?”

“时机未至,还不好。”张濬含糊道:“过几日,某会遣使往夏州走一趟,与邵树德密谈下。”

对满朝文武而言,朔方镇最可怕的不是其实力强大,而是位置。

哪怕它只有两三万人马,但须臾可逼至长安城下,这是最坑的。

朝廷若要对付朔方镇,估计还没动员利索,夏兵就杀至城下了,届时别大臣了,子都自身难保,何苦来哉呢?

所以,朝廷可以对付河东、宣武、河中等任何一个藩镇,但绝对不可能对付朔方。

张濬不傻,知道泾原镇对朝廷很关键。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得掌握在自己人手郑但若实在没有办法,也不是不可以拿出去交易,换取其他方面的利益。

邵树德,年年供奉不辍,野心是很大,但没有反迹,暂时先别惹这尊大佛。

但有一个人,破嘴巴很毒,曾经讥讽过自己,这口气,是真的很难咽下去。

不过要等机会。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m.fhxs.com)晚唐浮生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天才萌宝:爹地何时娶妈咪 快穿:仙尊大人今天也想要 掌门仙路 超级乐神 最美寡嫂 前夫太冰冷,她藏起孕肚去父留子 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 姜六娘发家日常 五十年山海路 雷霆武神 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重生:巅峰仕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 反派心尖宠:团宠娇妃飒爆了 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 反派大佬从书里爬出来了 戈壁与槐花的恋曲 唯一法神
经典收藏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骑砍:从刷满面板到涤荡明末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一代战将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平行大秦,始皇万年 对不起我是npc[网游]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 醉僧怀素 穿越:重塑大唐 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 三国:我,开局选择反贼阵营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一品奸臣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大明小财神
最近更新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呢喃诗章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大唐仵作笔记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十国风华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乱世猛卒 开局穿越寡妇村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大明:寒门辅臣 十万大山:1840 凉州血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 晚唐浮生txt下载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 晚唐浮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