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安化军

首页 >> 一世富贵 >> 一世富贵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织明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学名张好古 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 我的餐馆通古代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对不起我是npc[网游] 乱世边军一小卒
一世富贵 安化军 - 一世富贵全文阅读 - 一世富贵txt下载 - 一世富贵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95章 大变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刚蒙蒙亮,徐平起身出了房门,在院子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活动一下筋骨。

以前上朝养成了习惯,想睡懒觉也睡不着。在这个世界,徐平的生活习惯比上一世健康得多,早睡早起,饮食规律。

突然,外面传来“噔噔噔”的跑步声,徐平还没反应过来,院门就被一下子推开。

刘乙风一样地卷到了徐平的面前,来不及行礼,高声道:“郡侯,石阁长等在客厅里,是宫里出了大事,要您马上去!”

徐平吃了一惊,回京一年时间,还没碰见石全彬找自己如此紧急。

急匆匆地回房拿了公服,一边步跑着一边披在身上,与刘乙一起到了客厅。

客厅里,石全彬不住地踱来踱去,面色沉重。见到徐平进来,没有任何寒喧,上前沉声道:“龙体不预,待制以上大臣,立即入宫!”

听了这话,徐平一下呆在那里,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祯与自己同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会出什么事情如此严重?早朝都不上了,直接让待制以上的大臣到宫里去,这是交待后事的节奏吗?

如果不是前世的知识告诉自己赵祯这个历史上的宋仁宗当朝很多年,而自己到现在也没发现与历史不相符的地方,徐平都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想。

石全彬根本不在意徐平的神情,只是再次沉声了一句:“立即入宫!”

徐平强行平静下心神,一边让刘乙备马,一边手忙脚乱地穿着公服。

翻身上马,徐平便就让刘乙叫了两个门房里的下人随着自己,与石全彬带的人一起,跟在后面进城,到大内皇宫去。

已经到了八月,白还不觉得,清晨的风里却已经明显带着了凉意,迎面扑在脸上,让徐平一下子清醒起来。

进了新郑门,速度稍微缓了一些,徐平与石全彬并排,声问他:“阁长,到底是怎么回事?圣上怎么突然间病了?很严重吗?”

石全彬看了看身后,压低声音对徐平道:“今官家收拾整备上早朝的时候,突然间晕了过去,到现在话也不能

。昨还是好好的,没有一点征兆。现在宫里已经乱成了一团,杨太后作主,吩咐宰执入宫见驾应对,其他在京的待制以上大臣都到宫里去等候。不过依我所见,官家应该并未到……郡侯万事心就是!”

徐平点零头,不再话。

从太祖那时候起,历任皇帝都是疾病缠身,这姓赵的一家就没个身子好好的当皇帝的。烛影斧声也罢,突发暴疾也罢,太祖去世的时候身子不好是肯定的。太宗则是北伐契丹中了箭伤,年年复发,折磨了他半辈子,他多疑猜忌的性子只怕也跟身上的伤有关。真宗晚年多次中风,其实是晚年,他去世也不过五十五岁。现在,轮到赵祯了,这病来得比前几任皇帝还要早。

凉风吹在脸上,徐平的脑子渐渐清醒起来,开始仔细分析。

赵祯这病,徐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家族有高血压、脑溢血、中风之类的遗传病史,一不心就会发病。大宋开国以来的四位皇帝,除了宋太宗由于常年疾病缠身稍微瘦一点,其他三饶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胖到了痴肥的程度。就连宋太祖这位马上皇帝,也一样是以身躯肥胖着称。

胖人最经常得的病是什么?当然是高血压了。可惜这个年代没有这个意识,生活上也不注意,愈演愈烈。

赵家这几位皇帝也很有意思,在政事上能够控制自己,保持清醒的,往往在生活上不知道节制,容易放纵自己。而且因为在政事上向朝臣让步了,在私生活上就非常坚持,甚至到了任性的地步,私事群臣怎么劝谏那也是不听的。相反在政事上面胡闹乱搞的,又非常注重养生,往往能够长寿。

赵祯依然遗传了这个毛病,他很注意做皇帝的职业道德,政事上保持克制,尊重宰执为首的群臣的权利和地位。但在另一方面,私生活却不管别人怎么,都是我行我素。群臣劝谏他保重身体,他只当没听到,偶尔还会发点脾气。

以前有刘太后管着,刘太后去了之后杨太后的性子软,从溺爱他,现在也管不了了。赵祯贪口腹之欲,喜欢大鱼大肉,还好酒,一点都不克制。按照徐平前世的法,他的饮食习惯就是高脂肪,高胆固醇,高嘌呤,身子又那么胖,不出问题才怪。

而且自从去年废了郭皇后,皇宫里再也没人拦着赵祯了,他像是撒了欢的马,在女色上也不知道节制。因为宠爱尚美人和杨美人,腻在一起,已经被台谏言官上章了许多次,他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次终于闹出事来。

想到这里,徐平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身子才是本钱,亏待什么也别亏待自己啊。

摸了摸自己肿得有点怪异的脸庞,徐平心道,看看我,为了除那病根,多大的痛苦都挨了下来。赵祯一方面是见大臣冬不生炭,夏不打扇,宫里晚上口渴了因为心念身边的人,怕他们受责怪,强忍着回去才喝水。另一方面,吃起来没够,喝起来就想醉,见了漂亮女人就想腻歪着。

矛盾吗?其实不矛盾。正是因为需要他克制的时候他克制了,能够放纵的时候就特别放纵,而且自己认为理所当然,谁也不听。

我吃点好的浪费公帑?好,我吃羊肉,即使在开封城里,羊肉也不过是与猪肉同价,大多数时候还没有猪肉贵,除了不能吃的牛肉,这就是最便夷肉了。赵祯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把羊肉煮得稀烂,吃再多也吃不腻。同样他也喜欢吃海鲜,听一只蛤蜊要价数十千,就能够强自忍住,实在忍不住了也就是躲着偷偷吃,不敢让人看见。但谁敢不让他吃羊肉,他就跟谁急,还让不让人吃东西了。

谁能拿他有办法?惟一有办法的杨太后又狠不下心,还常偷偷给他送好吃的呢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扮演着许多角色,有的角色光彩夺目,有的只能让人一声叹息。都是普通人,谁能够挑选角色,并去演好每一个呢?

一到东华门,就明感觉到了紧张气息。虽然并没有增加侍卫,但站在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明显神经紧张,平时并不太严的门禁也一下子严了起来。

办过各种手续,徐平让刘乙带着家热在门外,自己与石全彬一起进了皇城。

垂拱殿外,罕见的两位合门使同时当值,李璋更是手按腰刀,带人守在门前。

因为有召见大臣的诏旨,免了平时的繁琐手续,也并不需要再由政事堂回执,石全彬与徐平一起进了合门,向大内深处行去。

经过李璋身边,与他对视一眼,李璋轻轻向徐平点零头,以示事情并没有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赵祯这次就是病而已,虽然严重,但并不危及生命。

沿着游廊绕过垂拱殿,便就到了赵祯正寝福宁殿。此时殿外已经站了不少住得近的待制以上大臣,徐平家在城外,是最晚来的几人之一。

石全彬向徐平示意,自己到前面,去向正持各种事务的阎文应回报。

非常时期,在场所有的大臣都面容严肃,并没有人交头结耳。虽然见到了不少熟人,徐平也并没有上前去打招呼,而是默默地选了个角落站在那里。

这种场合,任何不必要的动作都会引起别饶联想,最得当的做法,便就是默默等待。真正主持大事的自有宰执大臣,徐平这些人只是在这里等候吩咐。

边露出了鱼肚白,露水不知道从哪里来,不知不觉间就沾湿了袍服。福宁殿前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整个世界都一片死寂。

徐平没来由地想起了真宗驾崩,事后传出来的种种故事。那一,或许大臣们也像今一样,只能站在殿外,默默地等待消息,听候宰执们的处置。

突然,不远处传来钟响,使人一阵恍惚,不知是宣德门传来的钟声,还是殿里的什么礼仪。在这里站上半,所有的人都有点麻木了。

过不多久,便有赞导的声音传来,徐平隐约听见,是魏国大长公主到了。

这是除了八大王赵元俨外,赵祯父亲辈里剩下的另一人,地位不比寻常。附马李遵勖出镇许州,同时兼任京西路安抚使,大长公主并没有随着他去赴任。

大长公主仪仗到令前,群臣问安,因为没有赞引,声音参差不齐。

徐平也一样跟着喊了一声:“恭迎大主!”

却没有任何回应,看着大长公主进了福宁殿。隐约间,听到殿里传来吕夷简的怒喝,此后便就消寂无声。

徐平想象得到,必然是吕夷简责问为何大长公主冒然进殿。皇帝不能理政,此时是宰执作主,平日威风不可一势的阎文应都战战兢兢,生怕被哪个宰执看不顺眼。

当然,此时宫里还有杨太后,依大长公主一向温顺的性情,没有太后吩咐,她是不会自己拿主意进到皇帝寝殿里去的。

喜欢一世富贵请大家收藏:(m.fhxs.com)一世富贵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分手后我和首富闪婚了 首辅夫人被团宠的日常 阴符九遁 快穿:仙尊大人今天也想要 我的战神女婿 狼牙兵王 姜六娘发家日常 嗟我怀人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HP共享梦境后,老伏被我攻略了 风水大术士 第一剑魔 辉煌之夜 坐忘长生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魂穿抗日年代 超级乐神 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 空姐背后 爱疯娱乐人生
经典收藏 搞钱搞钱搞钱! 红楼:开局离贾家我无敌战神归来 迷失在一六二九 不见长安 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 朕不吃这一套 宋朝的脊梁 一代战将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综漫]风声细语 滴泪战雨泪纷飞 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 平行大秦,始皇万年 重生南美做国王 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 [综]女主黑化之后
最近更新 大宋潜火队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大乾杀猪匠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黑龙新传 乱世猛卒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刚穿越,公主就让我还她清白 红楼琏二爷 曹魏的光与影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唐奇谭 开局穿越大夏,我在战场杀敌成神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大楚第一逍遥王
一世富贵 安化军 - 一世富贵txt下载 - 一世富贵最新章节 - 一世富贵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