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安化军

首页 >> 一世富贵 >> 一世富贵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迷失在一六二九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 [综]和也的幸福生活 逍遥暴君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学名张好古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一世富贵 安化军 - 一世富贵全文阅读 - 一世富贵txt下载 - 一世富贵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95章 西瓜种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见徐平怔在那里不话,寇瑊笑道:“好了,徐副使不用再费神了,既然你有慈妙法,怎么可能当普通铁钱用?任朝里哪位大臣来,最少也要一枚替一铜钱。不过,有了先前许申铸钱不成的教训,这次可不能马虎,什么时候你主持,我们一起看过再上奏。”

徐平想了想道:“试铸当然没有问题,定个日子就是。不过,如果用铁钱与铜钱一兑一,原先民间流布的铜钱怎么办?”

“杂用即可,这有什么!”寇瑊笑着道。

徐平摇头:“只怕不是这么简单,铁贱铜贵,百姓终究不是傻子,只怕会把手里的铜钱收起来,只用铁钱交易。时间久了,市面流布的必然只有铁钱,铜钱必然存入地窖。到了那个时候,铁钱与铜钱的比价如何,还有意义吗?”

“怎么会如此?”李纮是度支副使,自然有的是办法,“官府征税,只管收铜钱不要铁钱就是。要不然,就定分数,输几分铜钱,几分铁钱,怕什么把铜钱藏起来!”

来了,来了,徐平心里暗道,怕的就是这样。铁钱与铜钱按什么比例都没有关系,关键是如果与铜钱的比例失真,新铸的铁钱就成为了信用货币,不像以前的铜钱是有实在价值的。信用货币要想稳定,就必须要政权维持信用。结果连税都交不了,发行货币的官府自己都不收,民间怎么可能会认可这货币?信用如何维持?

这个年代一次又一次的钱荒怎么来的?真的是因为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少?还不是因为季节性的征税,交税的人手里缺铜钱,有铜钱的人藏着不向外出,显示出来的假钱荒!

按照李纮的法,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铁钱用不了多久,信用崩溃,民间自发地恢复使用铜钱

。官府不铸铜钱,自然有民间的人自己铸,实物货币一样流通。

四川一直使用铁钱,虽然慢慢贬值到与铜钱五比一的程度,但因为不允许外部的铜钱流入,反而没有出现大的经济动荡。关键就是在四川,官府是收铁钱的,不管是收税还是科卖,都可以无限制地使用铁钱,官府维持住了铁钱的信用。

最怕的就是把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搀在一起流通,官府透支自己的信用,使用强取豪夺的手段抢掠民间的实物货币,最终导致钱法崩溃。对于时时面临财政危机的大宋朝廷来,这种前景几乎无法避免,只是看到什么程度罢了。

可是要怎么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呢?别面对两个读诗书中进士的官员,就是面对徐平前世不少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这个道理也一时很难讲通。

好在铁案掌管下诸如金银铜等直到石灰石的矿产,又掌管鼓铸,这事情到底还是在徐平管下,一时道理讲不清楚,那就慢慢讲好了。正好乘这个机会,把古今的钱法再加上前世的认识都理一理,整理出来,也算自己给这个时代做的贡献。

想通了这一点,徐平便也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对寇瑊和李纮道:“新铸铁钱到底该如何流通,还是再想一想,尽量想得周全,不要留下隐患才好。至于试铸,上次所用的秘药还留得有一些,定个日子,大家聚齐了便可去铸钱监观看。”

见徐平还是纠结铁钱与铜钱的比率,寇瑊与李纮相视一笑,只当徐平年轻死脑筋,固执惯聊习惯。死脑筋总比为人奸滑要好,寇瑊也就不再谈这件事情。

几个人重新坐下,外面杂吏进来上了茶,一起些闲话。

李纮新从契丹出使回来,自然要讲些他去契丹的见闻。

在徐平的前世,一般都把契丹称为辽,好像称他们为契丹就是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歧视一般。实际上在这个时代,他们的国号在辽和契丹之间变幻不定。总体来讲,不管是他们的自称,还是宋人对他们的称呼,都还是以契丹为主,称辽的时候反而很少。

认真起来,契丹建国比宋还要早得多,不过宋是中原正统,继承了中原王朝的下,而契丹是边疆蕃国,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这一点都无可置疑。

太祖太宗两朝,宋携统一下的锐气,对燕云十六州势在必得,基本是宋主攻,契丹主守。攻之不利,尤其是太宗朝的几次北伐大败,攻守之势逆转,到了真宗朝的澶州之战,宋就基本只能处于守势了。

到了现在,两国和好已经数十年,边境也安稳了数十年。每年使节往来,对对方都保持着起码礼节上的尊重,看起来一片祥和。

当然私下里又是另一回事,大宋朝廷里一直把北方的契丹视为最大威胁,兵力部署一直以北方为重。虽然这两年一直有官员提醒注意西北的党项,但在朝廷层面上,并没有认真对待党项的崛起,精力还是放在防范辽军南下上。

这种背景下,官员到契丹出使,优先注意的就是北边的军政。

李纮的话,大多便是围绕双方的军事布署起,并特别关注河北路的情况。

把自己这一行的见闻挑能的大略完,李纮突然想起来,对徐平道:“徐副使在邕州六年,久历边地,更曾经带兵破交趾,对契丹不知有什么看法?下一次出使,不定就会差徐副使去

。虽然徐副使少年英雄,对契丹还是要多了解一些。”

不知是个什么道理,三司的几位副使经常作为使节出使契丹,或许是因为官职刚好合适?不过徐平对出使没有兴趣,契丹是敌国,还是在战场上见面适应一些。

李纮问起,徐平道:“交趾在南,又是国,自然无法与契丹相比。我是个随便惯聊人,又对契丹不熟,可当不了使节。”

李纮叹了口气:“唉,出使契丹可真不是个好差事。那里虽然是蕃国,但对诗赋文章格外看重,当年李维使契丹,赋《两朝悠久诗》,深得契丹主器重,两国交好,李维出力甚多。但终究是蕃邦,胡风难改,又重武技,往往以射箭钓鱼为难使臣。文武兼得,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只有王枢相,文名满下,使契丹一箭破的,那里人现在还时时谈起。”

王曾是个文弱书生,现在老了,面相依然眉清目秀,从里到外都透着慈祥。据他年轻的时候,人们形容他的相貌用的词是眉目如画,比他漂亮的女子都很少见。

就是这么一个人,出使契丹,那些武夫都知道他连中三元,文章诗赋是绝对不考不住他的,竟然与王曾较量射箭。王曾拿弓在手,一箭破的,惊掉了一地的眼睛,从此没人再敢瞧他。

这个故事非常有画面感,徐平每次听人讲起,都像亲眼看见一般。一个面貌比女人还漂亮的书生,在草原大漠,开弓如满月,一箭射出正中红心,箭枝贯靶而出,简直就是徐平前世武侠里才的情节。

徐平自己琢磨了一下,这些在契丹创造传奇的使节,其实依靠的根本还是自己的文才。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展示一下武技,才有特殊的效果。自己的文才在这个年代实在是上不了台面,没必要跑到异域去找不自在。

而且出使契丹必然有皇城司的人跟着,这些人就是皇帝的探子,随时监视使节的一举一动,一不心得罪了他们,不定会倒什么霉。虽然以徐平的背景,估计皇城司没人敢找他的麻烦,不过这种事情谁能得精楚呢?

李纮回来,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为上次被皇城司探卒诬告的刘随平反,然而虽然证据确凿,案子还是无法翻过来。

过些闲话,李纮突然道:“自从回到京城,常听人,徐副使于农事甚是精通。当年在邕州,不但开了蔗糖务,而且修整农田,使整个邕谅路一路粮食不缺。我这次到契丹国境,带了一些那里作物的种子回来,各有奇效,不知能不能在我们汉地种植。“

徐平随口问道:“不知有什么种子?契丹与我大宋地理相近,常年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有什么作物是他们有我们没有的?”

“不能这样讲,契丹那里气候严寒,又临近西域,有一些作物是我大宋所无。”李纮一边着,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两个袋了来。“我恰好带了两种在身上,这里一袋是契丹人从西域引种的回纥豆,一种是叫西瓜的瓜果。”

“西瓜?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徐平飞快地把那两个袋子拿在手里,打开看过,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果然是西瓜的种子,这可是好东西!”

李纮笑着问道:“哦,原来徐副使也知道?听人西瓜个头硕大,甘甜无比,可惜我去的时候已经到了冬季,没有能够尝到味道。就是不知道我们中原能不能种?”

“能,当然能!”徐平拿着那个袋子爱不释手。前世这可是夏季最流行的瓜果,开封这里的西瓜还很有名呢,怎么不能种。

喜欢一世富贵请大家收藏:(m.fhxs.com)一世富贵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乒坛大魔王 游戏铜币能提现 世界树空间种田:黑科技全能种出 风水大术士 萧问剑传奇 综武之内天地 从蛇开始进化 我的悠闲山村生活 穿越斗龙:在无尽世界当幕后黑手 北城枭雄 道行搬山起 人在末日,靠直播打赏碾压丧尸 第八天的愿望 现代高手闯异界 权贵巅峰:世家身份瞒不住了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驭兽邪妃有点辣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绝品神医 股市闲谈
经典收藏 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 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三国之龙:杨磊的霸途 水浒白话版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我在现代留过学 犬子汉高祖 大明小财神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穿越:重塑大唐 [综]和也的幸福生活 群穿1630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滴泪战雨泪纷飞 横行霸道,我有空间我怕谁! 北宋群英录
最近更新 嘉靖好大儿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奋斗在嘉靖年间 寒门状元路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洛丹伦的黎明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大明第一墙头草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大周第一纨绔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一世富贵 安化军 - 一世富贵txt下载 - 一世富贵最新章节 - 一世富贵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