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着的奸臣之一,其最大的历史罪责莫过于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由盛转衰。
这场动乱后,中国历史再未重现盛唐时期的辉煌,这一千多年的遗憾,杨国忠难辞其咎。
后世常将“安史之乱”的罪责归于李林甫和唐玄宗,这实在有失公允。
李林甫虽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奸相,在位十九年间嫉贤妒能,致使朝中贤臣良将匮乏,但他从未想过要让唐朝衰败。
相反,他为防范安史之乱有过周密安排。
李林甫生前曾提议让安禄山入朝为相,这一招实为明升暗降的高明之策。
若此计得逞,安禄山离开藩镇入京,失去兵权,即便有反心也无力造反,“安史之乱”或许就不会发生。
然而这一妙计却因杨国忠的极力反对而流产。杨国忠一口咬定安禄山必反,坚决反对其入相。
当时的安禄山虽已渐露骄横之态,出入宫廷时目中无人,但对李林甫仍心存畏惧。只要李林甫在世一日,安禄山就不敢轻举妄动。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继任宰相。安禄山闻讯后仰大笑,讥讽杨国忠不过是个市井之徒,无才无学,这种缺宰相简直是要亡唐。
自此,安禄山才真正下定决心造反。
更可恨的是,杨国忠虽屡次指控安禄山谋反,却从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防范措施。
当安禄山真的起兵造反时,唐朝毫无准备,最终酿成滔大祸。可以,正是杨国忠的愚蠢与狂妄,才逼得安禄山提前造反,加速了大唐盛世的终结。
倘若杨国忠稍有治国之才,即便安禄山造反,也不至于让战乱绵延八年之久,更不会让大唐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可以,杨国忠才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真正罪魁祸首。
他不让安禄山入京为相,错失了消弭安史之乱的良机;
他逼迫安禄山提前造反;
他贪婪敛财却无治国之能,对叛乱毫无防备。
这些才是大唐衰落的根本原因。
像杨国忠这样的大奸大恶之徒,若死在他人之手,终究是个遗憾。正因如此,李乾才决定亲手了结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
“呼——”李乾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杨国忠,你再也不能为恶了!”
自来到大唐,李乾就一直在寻找机会消除安史之乱的隐患,杨国忠早被他列入必除名单。经过长久谋划,今日终于完成这一使命,心中顿感轻松。
手腕一抖,杨国忠的尸体应声落地。李乾拍了拍手,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
就在李乾离开后不久,愤怒的百姓在各方势力的协助下,终于击溃了杨国忠的死士爪牙,冲进了杨府。
“杀死杨钊!”
“为国除奸!”
如潮水般的怒吼声中,百姓们四处搜寻杨国忠的踪迹。
“这是杨钊!”有人眼尖,发现了杨国忠的尸体。
“真的是杨钊!”众人围上前去,确认无疑。
“是谁杀了杨钊?”
“真是苍有眼啊!降义士,为国除奸,为民除害!”
百姓们对杀死杨国忠的“义士”赞不绝口,却不知此人正是早已离去的李乾。
“会是谁杀的?”太子李亨的手下疑惑不解。
“莫要多问。”太子李亨喝止道,心中却已了然:“一定是他!只有他才有这般身手。李乾啊李乾,我们费尽心思在外鼓动,却不及你干脆利落。”
“杨钊!你作恶多端,罪不容诛!就算死了也休想安宁!”
“对!绝不能让他好死!”
“该将他千刀万剐!”
“不!我们要食其肉,饮其血,啖其髓,寝其皮,挫其骨,扬其灰!不如此,难消心头之恨!”
百姓们咬牙切齿,眼中喷火,恨不得将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贼碎尸万段。这场酝酿已久的民愤,终于在杨国忠伏诛的这一刻彻底爆发。
百姓的愤怒并非没有来由,这一切都源于杨国忠作恶多端,人神共愤。
愤怒的人群如潮水般涌上前去,对着杨国忠的尸身撕咬。每个人都只咬一口,随后默默退开,给后面的人让出位置。
很快,杨国忠的尸体就只剩下一具森森白骨,血肉被百姓分食殆尽。咀嚼声此起彼伏,百姓们眼中布满血丝,如同地狱归来的恶鬼,这一幕令人毛骨悚然。
“呕——”太子李亨胃里翻江倒海,瞪大双眼盯着眼前景象,声音嘶哑:“他们疯了吗?竟然吃人肉!”
“大人,我们没有疯,我们只是在发泄仇恨!”
“杨钊的恶行罄竹难书,以前我们不敢报仇,现在终于等到了机会。”
“大人可知道杨钊做过什么?”
太子李亨只知道杨国忠是他的政敌,却不知其具体恶校一个百姓哭诉道:“我女儿被杨国忠的儿子凌辱致死,尸体还被绑在马尾上拖行......”
“竟有这等事?”太子震惊得双目圆睁。
“绝无虚言!若不是为了报仇,我早就不想活了。”
“畜生!禽兽不如!”太子看着百姓们扭曲的痛苦面容,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随着百姓们一件件控诉杨氏的罪行,太子李亨的心越来越沉。家有宝货被强夺的,妻女被凌辱的......每一桩都令人发指。直到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鲜血直流,他都浑然不觉。
“我们胡人也做不出这等丧尽良之事。”连安禄山的胡人武士都忍不住怒骂:“这杨氏确实该灭门!”
安禄山的胡人武士向来凶残成性,杀人如麻,此刻听着百姓的血泪控诉,竟也感到阵阵心悸。
“乡亲们!杨氏恶贯满盈,今日就要他们血债血偿!”李林甫的手下听完百姓诉,义愤填膺地振臂高呼。
李林甫虽是千古奸臣,他的爪牙也没少作恶,却也从未干过如此灭绝人性的勾当。
“杀光杨氏!”
“一个不留!”
惊动地的怒吼声中,愤怒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向杨国忠的后宅。
仇恨蒙蔽了理智,府中无论男女老幼,甚至连猫狗都难逃一死。当百姓终于停手时,整个杨府已无一个活物。
“待本太子登基,定要肃清朝纲,绝不能让杨氏之祸重演!”太子李亨看着遍地血肉模糊的尸体,几乎晕厥过去。
“杀光杨氏!”
“不留活口!”
这充满仇恨的口号响彻云霄。一座座杨氏府邸相继被攻破,一个个杨氏族人接连被处决。转眼间,那个曾经位高权重、嚣张跋扈的杨氏家族,就这样灰飞烟灭。
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百姓积压已久的深仇大恨,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这是杨氏作恶多赌必然报应!
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复仇的狂热郑百姓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宣泄着对杨氏多年的仇恨。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杨氏族人,如今只能在百姓的怒火中哀嚎求饶。
当最后一处杨府被攻破时,夕阳如血,映照着这座充满血腥味的城池。
太子李亨站在高处,望着城中此起彼伏的火光,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今日这场血腥的复仇,既是对杨氏罪行的惩罚,也是大唐王朝必须经历的阵痛。
喜欢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请大家收藏:(m.fhxs.com)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