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咱叫刘可乐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 开局躺板板!我在上京杀疯了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东汉之乱世黄巾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大明小财神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咱叫刘可乐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57章 君臣共治?臣代君治!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正德帝刚刚醒来,坐在龙椅上享受一杯沉香熟水。

他不理解先皇为何要十八年如一日,早起。

难道不早起去御门听文官聒噪就治理不好下嘛?御门早朝时,皇帝、百官都睡眼惺忪、困倦不堪。做出的决定真的能够利国利民嘛?

刚喝了两口沉香熟水,正德帝听得一声暴喝:“皇上为何缺席早朝!”

中气十足的爆喝来自于刘健。吓了正德帝一跳,差点呛到。

三位辅政没有旨意,直闯进了乾清宫。

如果上纲上线一点,刘、李、谢无旨气势汹汹的进宫,有刺王杀驾之嫌。

正德帝惊讶:“三位先生,你们怎么来了?”

刘健连叩拜礼都没有行,直接质问正德帝:“皇上为何缺席早朝?”

正德帝敷衍道:“朕龙体欠安。”

谢迁怒道:“皇上哪里像抱病的样子?”

“臣自您八岁时就担任您的老师。教您要做个勤政爱民的储君。当个先皇一般的好皇帝。”

“老师的谆谆教诲,当学生的难道都忘了嘛?”

正德帝目瞪口呆。教诲?臣子当着皇帝的面摆教师爷的架子?

李东阳的语气比刘、谢要和缓:“先皇在位时,偶感恙不会缺席早朝。弘治十七、十八年病重时,即便重病在身也会让内宦们背着参加早朝。”

谢迁接话:“没错!皇上要学先皇。不要学桀纣!”

正德帝忍不了了!

他再有城府,也始终是个十五岁血气方刚的青年。刚登基没几,谢迁就他学桀纣?

夏桀商纣是谁?那是史书中有名的暴君!

正德帝的态度不再像学生一般卑微:“朕就缺席了一日早朝,就成了桀纣之君?”

“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朕若是桀纣之君,是诸位先生教导无方!”

三人面面相觑:夭寿啦!学生竟敢跟老师顶嘴?我们三人是先皇托孤的辅政大臣!没让你喊一声相父就不错了。

正德帝大喊一声:“谷大用!送三位先生出殿!”

这是正德帝第一次撵三位辅政出殿。

刘健等人出得乾清宫。

谢迁建议:“首辅,上奏疏吧!让六部九卿、在京文官联名。得让皇上知道,这朝堂是谁了算。”

这世上最可笑的事,就是员工认为自己是老板。

刘健等人忙着串联文官上奏疏,劝谏正德帝勤政。

锦衣卫那边,常风等人也忙翻了。

值房之内,常风眯着眼睛,听取着新任指挥使钱宁的汇报。

钱宁道:“弘治十三年,首辅刘健之侄刘成安贩卖私盐,数量达一万五千石。被两淮巡盐使衙门缉捕。”

“刘成安亮明身份。巡盐使高斌秉公执法,毫不留情。两个月后,内阁建议先皇,将高斌明升暗降至广西任学政。不久,刘成安被新任巡盐使释放。”

常风冷笑一声:“呵,典型的以权谋私,回护子侄,公报私仇。高斌如今在哪儿?”

钱宁答:“得罪了内阁的巨佬,高斌的前程尽毁。官儿越做越,如今已降为广西桂林府通牛”

常风吩咐:“派个得力的人,去趟广西。拿到高斌关于弘治十三年私盐案的证词。”

“另外告诉高斌,刚正不阿的人朝廷不会忘记。一年之内,他会收到升官的调令。”

钱宁点头:“好。”

石文义道:“谢迁家族参与走私,与倭寇勾结。在宁波大做瓷器走私生意。号称海上十件瓷,五件出谢家。”

常风道:“双木会的账册还在我手郑将关于谢家的账目誊抄出来,作为罪证。”

张采道:“李东阳身上,实在挖不出什么像样的黑料。这人做事太缜密,厂卫要对付他不好得手。依属下看,不如栽赃?”

常风没有接张采的话。而是笑道:“差点忘了一件大喜事。太后给犬子指婚了!你们这些做叔叔的,等定亲礼时都来我家喝酒。”

钱宁道:“太后给破奴指婚?他是新科进士,又是皇上的身边人。想来未来的妻子一定是大家闺秀。”

常风点头:“没错!的确是大家闺秀,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四书五经不输男儿。”

张采问:“帅爷,您别卖关子了。到底是哪家姐啊?您的亲家,以后咱们弟兄得照顾些。遇上了麻烦,咱们弟兄帮忙解决。”

常风的回答令众人十分吃惊:“内阁次辅李东阳家的四姐。”

众人面面相觑。

跟文官首脑之一结亲?厂卫跟文官势同水火啊!

常风微微一笑:“李东阳这人,不同于刘健、谢迁。”

领导话,无需多么直白。只要点到为止即可。

常风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咱们锦衣卫这回要动首辅刘健、阁员谢迁以及他们下面的部院大臣。对李东阳要网开一面。

钱宁试探着问:“敢问帅爷,跟李东阳结亲是太后的意思还是.”

常风答:“是皇上提醒太后,李家还有位姐尚未婚娶的。”

众人了然。不是常风要保李东阳,而是皇上要留李东阳。

常风道:“好了,言归正传。我给诸位三个月期限。三个月内,要查出足够让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腐儒丢官的证据。”

众人齐齐拱手:“遵帅爷钧令。”

两日之后。

一封厚厚的奏疏摆在了正德帝的面前。

奏疏的内容其实很短,不过区区数百字而已。大意是劝谏正德帝勤政,今后不要再缺席早朝。

长的是署名!

内阁三阁老、六部九卿、科道言官、翰林官在京文官一千九百九十四人中,有大概一千八百人署名。

奏疏中光是署名页就有五十多页。

正德帝坐在龙案后,凝视着这份五十页署名的奏疏发愣。

常破奴侍立在正德帝身旁。

正德帝沉默良久后问常破奴:“你看到了什么?”

常破奴答:“臣看到了一座朝堂上的冰山。铁板一块、针插不进、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冰山。”

“他们在欺君!不是欺骗的欺,而是欺侮的欺!”

常破奴始终年轻,话直来直去,没有官场老油条的油滑。这一点很得正德帝心意。

正德帝道:“的好!不愧是常风的儿子!告诉你,朕打算让你的父亲做一柄凿子。凿碎这座冰山。”

“你替朕给你爹传一道口谕。事情要抓紧办。改年号之日,便是朕驱逐那些人之时。”

正德帝所的“事情”,指的自然是他命厂卫清查内阁、六部九卿不法情事。

距明年正月初一改年号,还剩下不到半年时间。

常破奴道:“臣一定将口谕一字不差的传给家父。”

正德帝问常破奴:“你,朕应不应该学太祖爷,掀起空印案、郭桓案、胡蓝案,将下文官杀上几茬儿?”

常破奴思索片刻后答:“禀皇上,文官就像是韭菜。割了旧的一茬儿还会有新的一茬儿冒出来。”

“皇上您再英明神武,也只是一个人。最终还是要靠各级文官治理下。光靠一个杀字解决不了问题。”

正德帝问:“哦?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嘛?”

常破奴道:“禀皇上,臣没有办法。臣不是诸葛孔明,只是个愚钝的三甲榜尾。”

正德帝得意洋洋的告诉常破奴:“朕已经想出了办法。各级文官不可完全弃用。全弃用了,大明王朝就停摆了。”

“但冰山顶层的文官,朕一定要拿走他们手中的权力。再任用朕信的过的人,统领下各级文官。”

常破奴问:“敢问皇上,您所的信得过的人指的是?”

正德帝笑道:“你爹算一个。除了你爹,还有一批人值得朕信任。”

正德帝所的那批人,指的是八虎。

少年子心里清楚,帝王需要靠各级文官治理下。若想不被文官权力反噬,就必须扶持一批人。让文官人人畏惧这批人,让文官人人巴结这批人。

这批人将成为“官上官”。

正德帝登基的日子并不长,短短月余已经倍感文官的压力。他开始理解英宗爷为何要重用王振;宪宗爷为何要先用汪直,再用尚铭。

宦官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一大堆缺点。但他们有个最大的优点:对皇帝的忠诚。

宦官只有一个家,那便是宫里。只有一个效忠对象,那就是皇帝。

正德帝话锋一转:“另外,李东阳是咱俩的老师。你娶他的女儿,是亲上加亲的大好事。娶亲一应花费,由朕的内承运库出。”

常破奴拱手:“谢皇上隆恩。”

他心中暗道:难道李先生也是皇上所的“官上官”的一员?

正德帝似乎看透了常破奴的心中疑惑。

他为了常破奴一个问题:“你家里买过马嘛?”

常破奴答:“买过。”

正德帝再问:“如果买来的这匹马是头烈马,一直尥蹶子。你会杀了它还是留下它?”

常破奴思索片刻后答:“是杀是留,要看烈马能否被驯服,能否在日后为臣所用。”

正德帝笑道:“答的好。你未来的岳丈,就是朕眼里的烈马啊!”

傍晚时分,常府。

郡主常恬携仪宾黄元回了娘家。

大哥连升三级,成了“帅爷”;大嫂受封一品诰命;侄子得了实职,伴君左右。常恬打心眼里高兴。

一家人坐定。刘笑嫣道:“糖糖,你可有日子没回娘家了。”

常恬半开玩笑的:“咱家如今是高门大户。我这个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怎好老回娘家打秋风?”

常风道:“糖糖最近事故了,学会了戴高帽。什么高门大户啊,再高能高得过你的郡主府?”

一家人笑笑,边吃边聊。

常恬突然提及了一件事:“刘瑾前日送了我一尊五百两黄金打造的弥勒佛。”

常风咋舌:“都今上登基后,刘瑾发了财。没想到他直接成了土财主。好大的手笔,一送就是五百两金子。”

常恬道:“我本来打算退还给刘瑾的。五百两黄金再贵重,在我眼里也赶不上每年夏他亲手给我粘的夏蝉。”

“可是刘瑾,我如果不收,他就把金佛沉到永定河里去。我只好却之不恭。”

刘瑾对常恬真是没的。二人名为姑侄,实同父女。哪有老父亲不疼爱女儿的。

常风道:“咱们那老侄子一番好意,你别辜负了就是。”

常恬又道:“刘瑾还跟我,半年之后他会让我家黄元担任实职。”

仪宾不得担任实职,这是太祖爷所定祖制。

刘瑾看来很自信。半年之后他就能拥有足够更改祖制的权力。

太祖爷要是知道一个太监有更改他所定祖制的野心,恐怕孝陵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家宴散后,常破奴给父亲传了正德帝的口谕。

随后常破奴道:“爹,你知道皇上如何批复一千八百多名文官联名的那封劝帝勤勉疏嘛?”

常风问:“如何批复的?”

常破奴答:“只有一句话‘朕已知错,当听从贤臣谏言’。”

常风感慨:“忍常人所不能忍,方为大有为之君主。隐忍通常需要比愤怒大得多的勇气。皇上.了不得啊!”

劝谏事件,最终以三位辅政的完胜告终。

刘健心情大好,宴请李东阳、谢迁和六部九卿到他的府邸里饮宴。

除了马文升和刘大夏,六部九卿到齐了。

刘健笑道:“皇上年少,不经事。偶尔有荒唐之举也情有可原。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只要时时纠正他、教导他。假以时日,他定会成为先皇一般的贤明君主。”

谢迁附和:“没错!一千八百多个署名啊。大明自开国以来,恐怕就没有联名人数如此之多的奏疏。历代文官‘君臣共治’的理想,在咱们这一代人绝对能够实现。”

刘健道:“得好!不过皇上始终少不更事。现在谈君臣共治为时过早。应为‘臣代君治’。”

“今后诸位同僚应倍加努力。帮皇上把整个下好好管起来。”

当一个人有了权力,就会变得膨胀、狂妄。

举个栗子。后世某位肥胖的网络作家,大三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这厮飘到不仅不把同学看在眼里,甚至不把团委老师放在眼里十几年后,每当回想起这件事,胖作家都会羞愧到脸红。

当个屁大点的校学生会主席尚且如此,何况强势内阁的首辅?

这帮文官整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挂在嘴边。但此刻他们已经忘记了谁是君来谁是臣。

他们忘记了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而非文官。

在他们弹冠相庆,庆祝劝谏事件的胜利时。东厂、锦衣卫就像一架精密的机器,正在开足马力,搜集他们的黑料。等待着在正德帝需要的时候,给予文官集团致命一击。

(本章完)

喜欢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fhxs.com)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灾变末世:战双指挥官 从同福客栈开始搞事情 快穿女配:男神请躺好 驸马他恃宠而骄 病娇公子农家妻 反派心尖宠:团宠娇妃飒爆了 明末边军一小兵 带着淘宝回大唐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 法术即真理 穿越兽世:万千雄兽跪求我宠爱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每天醒来影帝都在崩人设 宿命之环 元皓传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 系统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 道行搬山起 穿成恶毒女配之拯救反派手册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经典收藏 逍遥三公子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大汉两京一十三州是在我肩上担着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豪情德克萨斯 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 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 骑砍:从刷满面板到涤荡明末 毒士:活阎王驾到!百官通通闪开 一代战将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平行大秦,始皇万年 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 宋朝的脊梁 从死囚到帝王 中华之工匠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
最近更新 封疆悍卒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征途英魂 曹操那些事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赤潮覆清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李淳风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红楼琏二爷 大周第一纨绔 阙宋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咱叫刘可乐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