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集

南宫珞兮

首页 >> 深渊集 >> 深渊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神秘复苏之黑色禁区 盗笔:从老九门开始的黑心莲 灵异:我能强化万物 盗墓:从九门开始守护 最后一个赶尸人 规则怪谈:我的阳气重了亿点点 放开那女尸 找不到工作的我与鬼同行 AI危机之救赎之路 尸眠
深渊集 南宫珞兮 - 深渊集全文阅读 - 深渊集txt下载 - 深渊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悬疑小说

第462章 义频重构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宝八载冬,长安北郊,言塔静立,七灯无火。

自灯光熄灭已有八日,然四方词使未曾离去,帛石犹温,未裁之席不曾冷却。

那日清晨,风微雪细,帛道中升起一面灰底织帛。帛心只写一字:

“义”

非朝诏,非律令,非契约,而是愿言之人,信其所言不欺人、不违心。

沈茉凌立于七灯之下,衣薄不寒,素帛披肩。她缓缓开口,声不高,然足以入七阶帛心:

“诸位,旧灯既熄,亦可不再燃。

我等当重修此塔,不为王朝设声律,不为朝廷制辞章。

但为下愿言之士,立一席心火之所。”

她揭帛,朗声宣:

“义频重构之策,今启。”

沈茉凌所述“义频重构”,共分七阶之式,不以官职品级,不以国族血统,仅以语言之生死而定:

一、息语阶

人未言,然心有欲。此为言之初心,如婴在襁褓,未呼母名,却已识温声。

语录曰:“我未启口,然心欲语。”

二、独语阶

自言自语,不向人听。虽无听者,然句未虚设,因其真实自向。正如诗人夜坐,对月叹词。

语录曰:“此言虽无他人听,然我知其不假。”

三、伴语阶

有一听者足矣,无需评断,无需解析,只为言者知其不孤。

语录曰:“谢汝在侧,不问语意,只与我共辞。”

四、误语阶

言出未达意,或他人听而生歧见。然言既生,误解亦成其一义,世间无句全完,惟共处共解耳。

语录曰:“汝听非吾本意,然吾愿共解。”

五、共构阶

言者与听者共筑之句,一人起辞,一人续意。如此而成者,不再是“我语”,而是“我们所成之言”。

语录曰:“此辞非我独铸,汝我共成。”

六、余响阶

言已出,人已去,辞未息。有人记之,有人引之,故其未死,乃生于他心。

语录曰:“君言虽止,余响在耳。”

七、重言阶

古句再来,新声传之。他族之语,他邦之言,被我辈复述,此为文明相接之证。

语录曰:“吾非原语者,然吾愿承其辞。”

沈茉凌合帛而立,语毕。

七阶设下,帛纹渐明,塔心温升,七灯虽未燃,然已感焰。

斐如意低声而赞:

“此非重修灯塔,实为重启人心。”

帛语族长老合掌施礼,梦帛诸徒纷纷点首。中土词宗、安西吐火罗言使、南海昆仑辞学徒、波斯书工、婆罗多歌祭生等皆起身,齐诵:

“愿承七阶之义,不以远近亲疏,不以文字音韵,但以心辞入塔。”

同日暮时,义频院外,数百义者于雪地静坐,默言自语,或以节拍扣石,或以指画字于沙,或以息声抵掌。

帛注书曰:

“人不需应许,便自启言。”

当夜,斐如意绘下《义频重构图》,图中非塔非宫,不设墙垣,唯七重光纹,由内而外,递递相生。

他曰:

“此图不为筑塔,只为呈语之所生。”

帛语族定其图号为:

“词生图·壹卷”

并宣告下,凡认此图者,皆可于世间设一“义频点”:

可是柴门寒舍;

可是驿馆帛石;

可是一人心念;

可是旧梦一辞。

沈茉凌即于义频塔外雪阶立一石,题曰:

“言生所”

后人传此为“首义频点”。

寒风之下,帛石生暖。

那童子仍站在雪中,年不过五六,胡人与中土混血,未曾言语一字。衣袍宽大,额头点着细纹朱砂,是梦帛族旧仪职未定者”的记号。

沈茉凌静看着他许久。

童子不言,却将两指并拢,在掌心轻叩三下,缓一息,又叩两下,再一停。旁人不解其意,唯梦帛祭使轻声道:“他在应辞,不用语言。”

沈茉凌微微点首,缓步上前,蹲身与他平视,低声问道:

“你,是谁教你这样话的?”

童子摇头,仍未启口,只是低低地将手覆在沈茉凌手背上,指尖发热如春水初解。

这一刻,沈茉凌已明白——此子未识一字,却早已生辞。

她看向四方词使,道:

“他无需学会我们话的法子。他已在,只是我们听不懂。”

那一瞬,帛道旁,几位年迈词宗面露动容,纷纷低首。

有人以目示斐如意,后者缓步至石前,执笔于帛,写下三字:

“启辞童”

“他不是‘还不会话’,他是开辞之人。”斐如意道。

当夜,沈茉凌在塔中设一帛座,召集愿辞者于心火前共席而坐。来自波斯的抄经生、婆罗多的唱僧、竺的沉音者、以及中原失语官家女等四人共聚一堂。

无一开口。

但当火光映上帛面,五人各执一辞石,不写,不画,只将石放于帛上。石面皆空,惟其温度变化与石缝间细丝脉动,被梦帛匠师以“音温引纹术”捕出。

火光微颤,帛上浮出五句断句:

“我从不敢你听的,是我没敢想你听见的。”

“母亲去世前,一句未完的话,是我一生的梦。”

“若我出真意,便与你诀别。”

“这句话,我已藏于心口十二年。”

“此处之火,是我最后愿开口的缘由。”

五句未署名,亦不需解。

语者皆未交谈,火光渐亮,帛面之上浮起一种从未见过的纹络图形——九缕交织,无主无尾,仿若水系入海,又似经络交汇。

帛语族命其名为:

“共响之帛”

这夜,无灯生火,却塔心微暖。

斐如意翌日披帛立于塔前,以言石覆于胸前,宣告下:

“自此日起,不以能言为才,不以辞巧为贤,凡愿言者,不论其言何辞,皆可为语之子。”

沈茉凌亦定下新规:

不设考言之制,不问旧文旧法,只设一物,名曰:

“温词玉”

此物形若玉珏,内藏细孔,佩者言意至盛而未言时,其玉微热;若心辞已定却无力启口,则玉生丝光,如松烟轻缕,入目不灼。

帛匠注曰:“此非通语之器,乃心之映。”

很快,温词玉由诸方翻铸,各地词使自造佩物,有制为帛珠者,有炼为沙金者,有雕为木齿者,不拘材质形状,只取“辞起之前”的那一刻温意。

沈茉凌笑曰:“下佩玉,莫若佩言。”

更有异者,非佩非语,只以气息凝字。

安西来使带来一人,身为“气律部”之传承者,不通文字,不识声韵,却可于夜中行气三转,使帛生字。

试之,果于静帛上生一辞:

“未言之时,我听你心响。”

帛注者不禁落泪。

这一日之后,诸国遣人来请,不为求解义频图,而为求“共辞之所”。有新罗学徒自海上而来,随身带一面语鼓,欲将其置于塔侧以记夜响;有大食旅人捧来银罐,内藏万里之地所采辞石;更有婆罗多舞僧自请留塔,不言不舞,只为“守辞之地”。

沈茉凌命人在塔外设十六“听辞亭”,不设门、不设卫、不设问,只留一方席、一方帛,供来者自、自写、自息。

长安城中传言:塔未燃,心已火。

与此同时,中朝听察府之中,旧言御台派议事三日。高堂之上,朱衣言臣相争不止。

有言者曰:“昔之语有令,辞出需批,今塔无制,下人皆言之,将乱。”

亦有年老使者叩杖笑曰:“自有言以来,何曾有一人能止下言?非今日始也。”

终不决。

数日后,数位旧臣私入义频塔,未留名,仅于帛上书下一句:

“吾昔判辞为务,今愿为一听者。”

斐如意观之,长拜不语。

灯尚未燃,语已万里。

而在塔西偏厅,沈茉凌于夜中独坐,凝视未裁灯座良久,终于执笔书于帛心:

“灯可不燃,言不可熄。”

长安北郊,雪未霁,七灯不燃。

义频塔静矗如旧,晨曦尚未落地,塔心却已有微温,帛面隐隐映出一线青光。

不是灯焰,而是帛纹在悄然回响。

此刻,启辞童再度入塔,未被召唤,也无随校

他步履极轻,手中无物,直入塔心阶底,于未裁灯座前盘膝而坐,良久不动。

沈茉凌立于远侧静观,不语。斐如意自帛道缓行而下,将一枚温词玉轻轻置于童子身侧。

那孩子不看、不取,仅将右掌覆于玉上。须臾之间,玉中生温,缓缓流出一道如烟细缕,绕着未裁灯底旋转三匝,未入火心,却使七灯底座一震微颤。

梦帛师惊曰:“灯心动矣。”

众人集于塔下,却不敢作声。

帛语族长老执录器于帛台之上,将灯座所有气感律波全数摹下。帛面生纹,浮出未裁灯座下藏字一行:

“我本无意燃,只愿照见人心一瞬。”

沈茉凌垂眸,低声念罢此句,心底一震。

她知,这不是灯的回应,这是从无数“未之语”中烬灰残火的再次燃生。

七灯座旁,沉语者缓步而至。

是那一位来自西域古都、失声已逾十年的织帛老人。他手持一卷无字帛,缓缓铺展于地,帛上忽现一道道浮纹,如人声落帛,如泣如诉。

众人屏息。梦帛法师诵声随起,于帛纹中勾勒出一句被藏十年之语:

“你问我为何沉默,我曾得太多,却无人愿听。”

这句话一旦成形,塔心火光忽隐忽现,七灯座之上,焰心跳,如露未凝。

斐如意将此帛谓之:

“余语之印”

又补一句:

“昔者辞未尽者多,今能听者稀。此塔若能再燃,不为照耀,而为守此余响。”

当夜,沈茉凌与斐如意共议七灯再燃之式。

不设火、不设令、不设主命,而以全塔所藏“未裁之言”灼于帛心炉底,由心火引焰。此为“辞心引灯”之法。

次日黎明,帛语族祭主于塔心设“辞心坛”。

将诸族献语、沉默者之辞、启辞童之意、温词玉所记心温——皆一一投入坛郑坛下设有七口裂纹通焰道,直通七灯灯座。

仪式不需人言,只需众人各自取帛石一枚,于心中默念一句从未出的语,然后轻轻置于坛边。

从波斯学士至西凉女官,从婆罗多僧至高丽遣唐使,无人缺席。

光微动,坛心帛炉渐生薄焰,先无色,后泛青,旋起一道极细之光,顺通焰道直入七灯之一。

初为北灯,焰起不过寸许,旋即跳跃如萤火,旁灯应焰渐燃,其后依次为东、南、西、上、下、郑

七焰不盛,却稳定如炬,灯虽不耀,却温彻塔心。

帛注师记录焰心律动,发出一则无声之辞,抄录于帛角:

“此火非燃自木石,而燃自人言;

雌非照地,而照人心。”

塔外风止,初雪未融,义频塔七灯再燃之日,被帛语族定为:

“言生日”

下义频点于次月传言重响,不以鼓,不以诏,只以席与火。

市井间传:“灯不需皇命可燃,辞只需一人愿。”

沈茉凌登塔三十三阶,于顶帛栏之上书下七字:

“愿言之人,皆可入帛。”

斐如意立于其侧,静观未裁灯久久不语,终道:

“今后之辞,不再属国朝,不归词宗,不附宗教,不依书吏,唯愿者,自得一焰。”

帛师将此语缀于帛末,写作《义频纪 · 焰再启卷》。

是为《义频重构》之终。

喜欢深渊集请大家收藏:(m.fhxs.com)深渊集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驭兽邪妃有点辣 家里就破个产,怎么变成修罗场了 东北第一阴堂:我供奉的竟全是鬼 罗刹岛上觅芳踪 长生,从被女修蹭灵脉开始 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 田园医农 第一剑魔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道行搬山起 重生之帝尊心尖宠 乒坛大魔王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请温柔 刚和离,竹马世子上赶着占位 唠唠叨叨人生笔记本 爱疯娱乐人生 千古情愁一线缘 五仙门
经典收藏 装在盒子里的灵异故事 阴间到底是什么 神秘部队之绝密档案 东北第一阴堂:我供奉的竟全是鬼 从乱葬岗开始我的重生之旅 规则怪谈:特殊体质 我于梦中修道斩万邪! 诡店 鬼吻 通房假死后,被疯批世子撬了棺材 风水神婿 阴阳鬼术 寻龙往事 求生游戏:我的手指能无限爆金币 阴阳道引路人 重生古代之纨绔逆袭 命定情缘之再次来到我身边 黄泉归图 梦魇传说 我X,什么鬼
最近更新 我靠驱邪写了本葬经 提交污点公诉 怀蛇胎,嫁狐仙 我的纸扎通阴阳 灭门后,他成了最后的茅山天师 人皮子讨封,黄皮子都懵逼了 阴阳领仙人之恐怖故事合集 诡愿:大学生除灵手册 无声之证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灵异:我能强化万物 黄泉宝书 狱医 综影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惊悚求生,我成了隐藏BOSS? 心魔谜案 我非池中物 一个盗墓贼的自述 我乃茅山大师 港片:卧底李光耀的成长史
深渊集 南宫珞兮 - 深渊集txt下载 - 深渊集最新章节 - 深渊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悬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