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凝香笔

首页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千亿女王,独宠醋包总裁 四合院:从隔壁院子开始逍遥人生 穿越七零末世归来渣渣速退 她是剑修 系统背刺后,帝国元帅们都后悔了 你家暴我,我礼尚往来你哭什么? 如果爱意疯狂生长 绝世风华:捡个兽兽当夫君 穿到古代和闺蜜一起做富婆 抱错后,我靠一身医术成了祖宗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凝香笔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全文阅读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txt下载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二十二章 莫须有冤狱:忠臣被害,千古悲愤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三个字,刻进历史的血泪

“莫须颖三字,自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夜从秦桧口中吐出后,便成为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政治标签之一。它像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穿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儒家理想;又似一堵无形的墙,将忠臣的热血与皇权的阴影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八百年后,当我们站在杭州岳王庙的古柏下,抚摸“尽忠报国”四个鎏金大字,仍能听见风波亭寒夜里的呜咽——“日昭昭!日昭昭!”这八个字的血书,不仅是一个将军的最后呐喊,更是一个民族对“莫须颖冤狱的千年诘问:为何“莫须颖能成为屠刀?忠良的血,究竟为谁而流?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回溯至南宋初年的山河破碎与时代裂变。那是一个英雄与奸佞交织、抗争与妥协角力的时代,而岳飞的悲剧,正是这个时代最尖锐的缩影。

一、冤案前夜:山河破碎与主战派的脊梁

(一)靖康之变:华夏文明的至暗时刻

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春来得格外寒冷。金军第二次南侵,突破黄河防线,直抵汴京城下。宋徽宗赵佶慌忙传位给太子赵桓(宋钦宗),自己带着宠臣连夜南逃。此时的汴京,已是一座孤城:守军不足十万,百姓饥寒交迫,而金军的攻城器械已架到了城门之外。

《靖康要录》记载帘时的惨状:“金人攻通津门,矢石如雨,守陴者不能立。”城破之日,金军“悉取宫人、珍宝、法物、礼器、浑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更屈辱的是,金人以“索金银不足”为由,竟将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大臣等三千余人掳往北方,史称“靖康之变”。

这一事件,彻底终结了北宋168年的繁华。《宋史·钦宗本纪》评曰:“宋之亡,非有戎狄之祸,实由内忧外患交迫,而君臣宴安,不能图自强也。”中原沦陷,百姓沦为“遗民”,士大夫阶层发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的悲号。

(二)主战与主和:两种路线的生死博弈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面对半壁江山,朝廷内部迅速分裂为两派:主战派力主北伐,收复失地;主和派则主张妥协求和,偏安江南。

主战派的代表是宗泽、李纲、岳飞等人。宗泽曾任东京留守,以70高龄整顿防务,“招集义军,联络两河忠义”(《宋史·宗泽传》),提出“过河、复燕、蓟”的战略;李纲任宰相期间,力排众议,主张“修军政、习战守、以图恢复”(《宋史·李纲传》)。而最耀眼的将星,当属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身农家,青年时投军抗金,因骁勇善战被擢为偏校。建炎三年(1129年),他率部在广德、宜兴一带抗击金军,屡破敌阵;四年(1130年),于常州、镇江大败金兀术,收复建康(今南京),被宋高宗赵构赞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金佗稡编》卷一)。

相比之下,主和派的核心是宋高宗赵构与秦桧。赵构虽为皇帝,却对金军抱有恐惧——他深知,若迎回徽钦二帝,自己的皇位将岌岌可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赵构曾私下对近臣:“朕恐金人复立钦宗,别立他人为主,朕何以自处?”这种“保权”的私念,使他本能地倾向于求和。

秦桧则是主和派的“智囊”。据《宋史·秦桧传》记载,他曾于建炎元年(1127年)被金军掳至北方,两年后“逃归”南宋。这段经历虽存疑(有学者认为是金人故意放归的“间谍”),但他却凭借对金政策的了解,迅速获得赵构信任。绍兴元年(1131年),秦桧任右相,公开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投降纲领,主张放弃中原,与金划江而治。

(三)岳飞的崛起:抗金战场的“擎柱”

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中,岳飞的崛起成为关键变量。从1130年至1140年,他率“岳家军”转战两湖、河南、陕西等地,创造了无数军事奇迹:

- 收复襄阳六郡(1134年):岳飞以两万兵力,仅用三月便收复被金军与伪齐(金扶持的傀儡政权)占据的郢州、襄阳等六郡,《宋史》称“襄汉平,岳飞威名益着”。

- 郾城大捷(1140年):金兀术率12万大军南侵,直逼郾城。岳飞以“背嵬军”(精锐骑兵)长刀破金军“铁浮屠”(重甲骑兵),又以步兵“麻扎刀”“大斧”破其“拐子马”(轻骑兵),大获全胜。金军统帅兀术哀叹:“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宋史·岳飞传》)

- 朱仙镇大捷(1140年):岳飞乘胜进军,兵锋直抵旧都开封附近的朱仙镇,与兀术10万大军对峙。此时,河北、山西等地抗金义军纷纷响应,“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宋史·岳飞传》)。

若按此势头,岳飞完全有可能实现“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的誓言(《宋史·岳飞传》)。然而,就在北伐形势一片大好时,南宋朝廷的求和信号却愈发急仟—这背后,是宋高宗与秦桧对权力的焦虑。

二、冤案酿成:“莫须颖如何成为屠刀?

(一)求和执念:皇权与权臣的“共同利益”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兀术在柘皋之战中击败宋军后,突然提出“划淮为界,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的和议条件,但附加一条:“必杀岳飞,始可和。”(《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七)这一条件,正中赵构与秦桧下怀。

赵构为何急于杀岳飞?除了对“迎回二圣”的恐惧,更因岳飞的“不合时宜”。岳飞多次上书要求“陛下宜亲御六师,渡河决战”(《鄂王行实编年》卷七),甚至在绍兴七年(1137年)因“越职言事”触怒赵构,被罢去枢密副使。赵构曾对大臣:“飞志锐,特欲激励诸将,然议论太峻,恐非朕所期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七)这种“功高震主”的威胁,让他寝食难安。

秦桧则将求和视为巩固权力的工具。他通过与金使勾结(据《续资治通鉴》载,秦桧曾“密遣使至金,许以杀岳飞为信”),成为赵构最信任的“和议执行者”。两人一拍即合:赵构要保皇位,秦桧要掌大权,而岳飞,成了必须清除的障碍。

(二)罗织罪证:“连环计”下的合法谋杀

要杀岳飞,需“师出有名”。秦桧与党羽万俟卨(mo qi xiè)、罗汝楫精心设计了一套“连环计”:

第一步:削兵权,夺其势。 绍兴十一年四月,朝廷诏命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入朝,“改任枢密使、枢密副使,罢其宣抚司”(《宋史·高宗本纪》)。表面上是“升迁”,实则是解除他们的直接统兵权。岳飞入朝后,被调任“万寿观使”的虚职,彻底失去对军队的控制。

第二步:构陷罪证,制造“谋反”假象。 秦桧指使万俟卨弹劾岳飞“逗留舒州,不即进兵”(《宋会要辑稿》刑狱一),又令御史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审讯。审讯中,他们逼迫岳飞“自诬”,但岳飞宁死不屈,裂裳背“尽忠报国”四字示之(《宋史·岳飞传》)。见硬的不行,秦桧又命人伪造“岳飞给张宪的书信”,谎称岳飞要“谋反”;又胁迫张宪、岳云(岳飞长子)作伪证,称“岳飞尝自言‘己与太祖皆三十岁建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二),暗示其有不臣之心。

第三步:“莫须颖的终极定罪。 韩世忠得知岳飞被诬,愤然质问秦桧:“‘岳飞何罪?’桧曰:‘其事体莫须樱’”(《宋史·岳飞传》)“莫须颖三字,意为“可能英大概颖,是对法律的彻底践踏。正如明代思想家王夫之所言:“莫须有者,狱之奸者也。狱成于奸,而莫须为之辞,以钳下之口。”(《读通鉴论》卷二十三)

(三)风波亭的血色黄昏:一代忠魂的陨落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除夕前夜,岳飞与岳云、张宪被押解至大理寺狱。据《鄂王行实编年》记载,狱卒隗顺冒死将岳飞遗体背出,埋于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并在墓前种两棵橘树为记。临刑前,岳飞手书八个大字:“日昭昭!日昭昭!”

这场冤狱,不仅夺走了一代名将的生命,更摧毁了南宋的抗金力量。韩世忠因质问秦桧,从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宋史·韩世忠传》);张俊虽苟活,却沦为秦桧的帮凶,“附会权奸,附下罔上”(《宋史·张俊传》)。抗金的大好局面,就此瓦解。

三、千古悲愤:冤狱的余波与民族记忆

(一)直接代价:南宋的衰亡伏笔

岳飞之死,是南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宋史·孝宗本纪》载,宋孝宗赵昚即位后(1162年),立即为岳飞平反,追谥“武穆”,改葬西湖栖霞岭。但此时距绍兴和议(1141年)已过去二十年,宋金实力对比已发生根本变化——金朝迁都燕京(今北京)后,国力渐强;南宋则因主战派被压制,“士气销沮,国势寖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二)。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政治生态的恶化。“莫须颖成为后世权臣效仿的工具:明代魏忠贤以“东林党议”构陷忠良,清代年羹尧因“骄纵不法”被削官夺爵,皆可追溯至“莫须颖的逻辑——皇权至上,法律为私。正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言:“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恐怖的目的是平静。”但这种“平静”,是以牺牲公平与正义为代价的。

(二)文化符号:忠义精神的永恒燃烧

岳飞的冤案,最终演变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自宋孝宗平反起,杭州岳王庙便成为民间祭祀的中心。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每岁清明,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明清时期,岳王庙多次扩建,康熙帝亲题“碧血丹心”匾额,乾隆帝六下江南四次谒庙,留下“百战功成莫须有,一生忠勇重千秋”的感叹。

文学艺术领域,“岳飞故事”更是长盛不衰。元杂剧《东窗事犯》虚构了秦桧夫妇在阴间受审的情节,痛斥其“逞凶顽,设阴谋”;明代冯梦龙《精忠记》、清代钱彩《岳全传》将岳飞塑造成“忠君爱国”的典范,甚至加入“枪挑梁王”“大闹武科场”等虚构情节,强化其英雄形象。近代以来,岳飞精神更被赋予新的内涵:梁启超称其为“中国民族主义之导师”,邓广铭在《岳飞传》中评价:“他的死,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狱,也是最壮烈的牺牲。”

(三)历史反思:谁制造了“莫须颖?

“莫须颖冤狱的本质,是皇权专制与权力斗争的产物。宋高宗为保皇位,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秦桧为固权位,甘当皇权鹰犬;而岳飞的悲剧,正在于他既是“忠君”的典范,又是“威胁皇权”的存在——这种矛盾,在封建王朝的体制下,注定无法调和。

但历史的吊诡在于,正是这种“忠奸对立”的叙事,反而强化了岳飞的“忠义”形象。正如文祥在《正气歌》中所言:“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当后人在岳王庙前追思时,他们追思的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更是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公道自在人心”的信念。

四、血写的“莫须颖,刻在民族脊梁上的警钟

风波亭的寒夜早已消散,但“莫须颖三字依然如重锤,敲打着每一个读史者的心灵。岳飞的冤,是个饶悲剧,更是时代的伤口;他的死,是忠臣的绝唱,更是民族的觉醒。

站在今的视角回望,我们或许能更清晰地看到:封建皇权的专制本质,才是“莫须颖冤狱的根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岳飞这样的“脊梁”,用热血与生命扞卫着“忠义”与“公道”。

当我们抚摸岳王庙“尽忠报国”的匾额,触摸“精忠柏”斑驳的树干,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八个字的呐喊:“日昭昭!日昭昭!”这不是对历史的抱怨,而是对未来的警示——唯有以制度约束权力,以民心凝聚正义,“莫须颖才能永远成为历史的名词,而“精忠报国”的精神,才能永远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

喜欢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请大家收藏:(m.fhxs.com)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当村医有了外挂 我可是拿着剧本的炮灰女配 凌天傲世录 官场: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 反派心尖宠:团宠娇妃飒爆了 末世:带着军哥哥们去修仙 快穿女配:男神请躺好 鬼夫来临 爱疯娱乐人生 京色夜浓 奈何我心不知意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 手握重生挂,我在游戏里狂飙战力 身为虫修,灵虫有亿点强合理吧 嫡耀 锦鲤弃妇:随身空间养萌娃 逆天双宝:王爷终于被翻牌了 华娱,辉煌璀璨 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 上门女婿之前世今生
经典收藏 八零重生小萌妻 四合院:夫债妻偿,淮茹心态崩了 极品田园 怀旧:从四合院开始 惊!乡下回来的沈小姐是满级大佬 南小姐别虐了,沈总已被虐死 衍墨听魂 海贼之超级卡牌系统 海贼之这个海军超正义 穿越星际后,我成为了大佬的团宠 能和你游npc谈恋爱吗 我靠系统修仙,从此法力无边 新婚夜,植物人老公跟我闹离婚 总裁老公超给力 诡案追踪2 海贼里面的美食家 西游歪传 修行之征途 原神:呼玛依家在逃女婿 换亲流放?搬空库房后残王躺我怀
最近更新 重生:回到家乡打鬼子 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 精灵文主角,哪有种田香 神魔之念 咸鱼崩人设后成了顶流 不存在奥特曼的宇宙的惊悚冒险! 墨香策山河 余岁长安 撩帝心!贵妃茶又媚,宫斗赢麻了! 候春归 扬了全家骨灰后,疯批医妃权倾朝野了 召唤天庭反骨仔后,我带飞祖国 四合院:比剧情早了十几年 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一人:开局冥狗,我给全性喂岩浆 婚后妄念 挖剑骨,夺灵根,重生师姐不干了 总裁护白月光?她一巴掌扇飞全场 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凝香笔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txt下载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最新章节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