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几人围坐在槐树下,桌上摆着刚烤好的芝麻糖糕,还有乔婉娩酿的米酒。方多病咬着糖糕,含糊不清地:“还是江南好,有糖糕吃,有凉茶喝,比京城舒服多了。”乔婉娩笑着接话:“喜欢就常来,反正院里的芝麻够做不少糖糕。”
乔铃儿靠在李莲花身边,手里捏着块温热的糖糕,看着眼前笑笑的几人,又看了看窗台上晒着的胧月、堆着的芝麻袋,心里暖融融的。风拂过槐树叶,沙沙作响,带着芝麻的香和糖糕的甜——这就是她以前盼着的日子,有喜欢的人在身边,有要好的朋友常聚,没有纷争,没有顾虑,只有岁岁年年的安稳和平常。
李莲花察觉到她的目光,侧头看她,伸手帮她拂去嘴角沾着的芝麻:“在想什么?”
乔铃儿笑着把手里的糖糕递给他一口:“在想,明年我们再多多种点芝麻,还要在槐树下摆个桌子,夏的时候,就请大家来吃糖糕、喝凉茶。”
李莲花咬了口糖糕,甜意漫在舌尖,他点头应着:“好,都听你的。”
转年开春,乔铃儿真在槐树下摆了张青石桌,还在桌边放了四个圆凳——是李莲花照着她画的样子,用院里砍下来的老柳枝做的,凳面打磨得光溜溜的,坐着不硌腿。她还在桌角摆了个粗陶花瓶,春插新摘的桃花,夏插院角的茉莉,秋就插地里收的芝麻秆,连冬都要插两枝风干的胧月叶片,把桌子衬得热热闹闹的。
清明前后,方多病又来了,这次没拎蜜饯话本,反倒背了个药箱——是听乔婉娩乔铃儿最近总贪凉,特意从京城带了些驱寒的草药。他蹲在桌边,把草药摊开一一介绍,话比平时还多:“这个是甘草,煮水喝甜滋滋的;这个是陈皮,你泡凉茶的时候放两片,又香又不寒——莲花兄,你可得看着她,别总趁你不注意就喝冰过的井水!”
李莲花正帮乔铃儿摘桃花瓣,要做桃花糖糕,闻言笑着点头:“放心,她喝凉茶我都温过才给她。”乔铃儿在一旁不服气地哼了声,却悄悄把刚端起来的冰井水放了回去——她知道方多病是真心惦记她。
没过几日,乔婉娩和肖紫衿也来了,还带了个竹篮,里面装着刚孵出来的鸡祝“前几日在集市上看到的,想着你们院里空着,养几只鸡,以后下涟,做糖糕能放进去,香得很。”乔婉娩把竹篮递给乔铃儿,肖紫衿则撸起袖子,帮着在院角搭鸡窝——他手巧,用几块旧木板钉了个方方正正的窝,还在窝里铺了柔软的干草,鸡仔放进去,叽叽喳喳地钻来钻去,把乔铃儿逗得蹲在旁边看了半。
入夏的时候,槐树枝叶长得密不透风,青石桌上总摆着刚泡好的薄荷凉茶,还有乔铃儿新做的芝麻凉糕——把糖糕蒸得软软的,裹上一层磨细的芝麻粉,吃起来凉丝丝、甜津津的,最适合夏。笛飞声就是这时候来的,依旧没提前,骑着马停在院门口时,额角还带着汗,像是刚从西域赶过来。
乔铃儿见了,立刻端了碗凉糕递过去:“刚做好的,快尝尝,比热糖糕解腻。”笛飞声接过碗,坐在凳上慢慢吃,没多什么,只在看到院角的鸡窝时,指了指:“鸡下蛋了?”乔铃儿点头,笑着:“下了三个呢,明给你煮茶叶蛋,带在路上吃。”笛飞声没应声,却在第二临走时,悄悄把一锭银子放在了桌角——乔铃儿发现后要追出去还,被李莲花拉住:“他有心给,你就拿着,下次他来,多做两盒凉糕让他带走就是。”
秋的时候,芝麻又熟了,这次方多病提前来了两,是要学做糖糕——他要回京城给家里的侄子带,还“得亲手做,才显得我这个叔叔上心”。乔铃儿教得认真,从揉面到撒芝麻,一步步教他,可方多病手笨,要么把面揉得太硬,要么撒芝麻时撒得满桌都是,最后还是李莲花帮着收拾残局,才算做出几块像样的。方多病捧着自己做的糖糕,笑得合不拢嘴:“回去我侄子肯定喜欢!下次我还来学,争取做个不焦边的!”
冬至那,几人又聚在院里,青石桌上摆着乔婉娩炖的羊肉汤,还有乔铃儿做的芝麻糖糕和方多病带来的京城点心。肖紫衿和李莲花下棋,乔婉娩帮着剥橘子,方多病坐在旁边,边吃糖糕边讲京城的趣事,笛飞声依旧话少,却会在乔铃儿给大家盛汤时,默默接过她手里的汤勺,帮她把汤分匀——他还是老样子,不怎么话,却总在细节处透着惦记。
夜深的时候,方多病和肖紫衿他们走了,乔铃儿和李莲花坐在槐树下,看着院里的灯笼,灯笼的光映在青石桌上,也映在两人相握的手上。乔铃儿靠在李莲花肩上,轻声:“你看,我们的院子多好,有花有草,有鸡有芝麻,还有朋友们常来,比我以前想的还要好。”
李莲花紧了紧握着她的手,声音轻而暖:“以后会更好。明年我们再在院里种点葡萄,搭个架子,夏能遮凉,秋还能吃葡萄——到时候做葡萄味的糖糕,给大家尝尝。”
乔铃儿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桌角的粗陶花瓶,里面插着刚摘的腊梅,香得清清淡淡的。风里带着冬日的凉意,可心里却是暖的——江南的日子,就是这样,没有轰轰烈烈,只有这些细碎的、温暖的事,像槐树下的青石桌,像手里的糖糕,像身边的人,安安稳稳,岁岁年年。
喜欢穿进剧里收获各种绝佳男配请大家收藏:(m.fhxs.com)穿进剧里收获各种绝佳男配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