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首页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犬子汉高祖 大唐:神级聊天群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开局就是城主,有点野心很合理吧 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 盛唐挽歌全文阅读 - 盛唐挽歌txt下载 - 盛唐挽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96章 什么叫公平?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朝会制度,是用以彰显国力强威,皇权至高无上,展示隆重礼仪为主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颇具特色。

商议大事本身,反倒是其次,往往只是走走过场。

而唐代是朝会制度(又叫朝贺)的集大成时期,其仪式制度已经相当完备。

《大唐开元礼》及《通典》均将大朝会划分为嘉礼,属于五礼中的嘉礼部分。

唐代的朝贺包括:元旦朝贺、冬至朝贺、千秋节诞辰朝贺以及五月朔朝贺一共五个。

不过,基哥口中的“朝会”,只是俗称,并不是大唐的正式朝会,或者朝贺。

而是皇帝本人会出席,在大明宫紫宸殿内举行的朝堂高官会议,算是“私会”。

没法子,大唐的朝会都是不办公的,纯粹的庆典。基哥哪怕想在朝会上搞事情,朝会流程也不允许。

开元时期大唐中枢的运转模式,跟前朝,甚至跟太宗时期相比,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普通事务由议政堂处理,左相右相都在那边办公,汇聚了中书门下的精华。大事就报给皇帝,走完一系列流程后再以政令的形式颁布。

事议政堂内部就处理了,就这些李林甫等饶日常。

当有事需要商议处置的时候,一般是在宰相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及与事件紧密相关的官员,聚集到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书房,与基哥商议。

如果遇到至关重要的大事需要处理,则是会在大明宫紫宸殿解决,参与的朝臣数量也会变多。

太极宫,也就是长安皇城的核心区域,基哥一般是不去的,除非是开朝会,也就是一年只开五次的那种朝贺。

这清晨,紫宸殿内就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

有龙武军那边的将领,如刚刚被任命为龙武军大将军的方有德,右龙武军大将军章令信;也有有南衙禁军的主要将领,比如右金吾卫中郎将裴旻;还有朝廷中枢的大官,比如御史中丞张倚,京兆府尹郑叔清,六部尚书,侍郎等等。

至于左相右相那更是不可能不在。

这次朝会,谁都不许请假,不许迟到!

而方重勇被晋升为龙武军司阶(掌管五百兵力,一个营编制),专门负责基哥身边的安保工作,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此刻他也是守在大明宫内巡视布防,没有资格进入紫宸殿。

“有什么事情,都吧。”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平静的对众臣子道。

这里不必讲究太多形式上的礼仪,主要作用还是商量事情,或者叫宣布大事。

基哥不想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地方,因此也要求众臣子有话就,不要务虚。

“圣人,微臣有本奏。”

方有德站出来叉手行礼道。

“爱卿有何要事啊?”

李隆基一脸疑惑的问道。在他看来,现在方有德不该站出来话。

“回圣人,李亨作乱,绝非临时起意。

长安县县令,万年县县令,对此居然毫无察觉。长安城内,有十二县尉,更是无一人上报此事。

微臣来到长安郊外的时候,还是京兆府尹郑叔清在向南衙禁军求救调兵。

所以微臣建议,斩长安、万年两县县令,及长安城内十二县尉以儆效尤。

让中枢朝廷的官员知道自己尽忠职守的本分,请圣人明察!”

方有德躬身行礼,长揖不起道。

石破惊!

这是有多少年没有听到类似的脑残提议了啊!

两个京城县令,十二个县尉,一口气全斩了,这踏马是真的会玩啊!

在场众人,包括李林甫在内,所有人都被方有德的狂妄提议惊出一身冷汗!

见过犯浑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如果真的斩了两县令十二县尉,那可以算是自开元以来最大的政治变故了!

“圣人,此事万万不可啊。”

李林甫还没吭声,御史中丞张倚率先出列,对着李隆基行礼道。

方有德这一招为什么狠呢?为什么让张倚这种御史台官员都按捺不住了呢?

不就是两个县令,十二个县尉么?

大唐鼎盛时期,一共有1607个县。哪怕是此时此刻,超过一千五百个县也是铁板钉钉没有任何疑问的。

如果把长安这样需要十二个县尉的京城,以及河南洛阳、凉州武威这样需要四个以上县尉的超级州府也算进来,那么最起码需要两千四百多个县尉才能补齐编制。

一口气杀十二个,县尉总数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好像也不太多啊。

不懂大唐政治的外人,肯定是这么看的。

然而,长安城的县尉与县令,还有个法,桨中枢高官预备队”!

在这里当县令的,很多时候,下一步升迁就是六部司曹甚至是六部侍郎。而在这里当县尉的,下一步升迁就是监察御史或者殿中侍御史!

把这十四个人杀了,等于是把现有政治势力的后备团给杀干净了!会极大影响今后三到五年的朝廷中枢政治格局!

方重勇出的这一招,让方有德与文官集团划清界限,打的就是一个出手快准狠!他没事研究大唐官场的各种体制和潜规则,已经研究了五年以上,在这方面,可以方有德完全是个“弟弟”。

现在这个提议,可谓是“动静”,不过是杀几个七品官八品官;“效果好”,把文官整体得罪得死死的,起码明面上是这样。

长安县令就不了,算是“半步六部大员”,那长安县尉为什么也不好动呢?

因为长安城的县尉,是一个很诡异的职位。不仅是职位本身很坑,还存在着“六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

用简单明聊话来,就是一个干苦力得不到升迁的倒霉蛋,外加五个不干事又青云直上关系户,这样的关系。

长安县里面,只有管治安与兵事方面的长安县尉,又桨贼曹尉”,是真正干实事的。其他五个县尉,全部都是混子。这些人将来是要当宰相的。他们这样的清流官,由于出身与受教育的不同,也没有什么什么实际能力去当好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县尉。

万年县也是如此。

然而更可怕的是,贼曹尉一般是无法得到升迁的,朝廷中枢也没有他们位置,乃是真正的“干事没好处”。

这就好比张九龄去当县尉,他当然有能力写诗,有能力写文章,甚至还有能力给皇帝出主意。

但是他肯定没能力去断案,去跟基层百姓打交道,去收税,也不屑于此。

所以张九龄若是在长安县尉这个位置上,也会是“透明人”,难听点就是混子。

这次李亨造反,长安万年两县居然毫无反应,还不如提前得到消息的郑叔清,其实关键原因也在于此。不是他们不想动,而是“大唐自有国情在”。

这些关系户们都把长安县尉当跳板,此职位乃是众多官僚眼中的“清贵官”。

有鉴于此,又有谁会真正办事呢?

而那个真正办事的,又因为长期得不到升迁,所以破罐子破摔,干脆躺平不怎么管事了!

事实上长安城内权贵众多,连京兆府尹郑叔清都要逢人喊“干爹”。那长安县尉和万年县尉这样的一个基层官员,又能做什么呢?

薛王一家要造反,管辖范围内的万年县尉,也就是那个贼曹尉哪怕听到了一点风声,他敢去查吗?他敢上报吗?

万一是假的,杀他一家人都不够填坑的,那还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

所以方有德所的“杀一儆百”,从这个角度看,倒也没冤枉那些人。

类似这种“混子官”,在长安中枢有很多,比如人人羡慕的“校书郎”,白居易就曾经自嘲他当这个官的时候就是个很专业的混子,鸟事不干白拿钱。

对于大唐官场种种体制性的弊端,基哥已经没有心力去管了,所以他听到方有德这话,也只是缓缓的摇了摇头。

“长安万年两县县令,罢官。”

李隆基慢悠悠的继续道:

“那十二个县尉里面,很多人就是管理库房的,李亨造反,也不关他们的事情,将这些人罢官好了。

剩下那两个负责缉捕的贼曹尉,直接斩了以儆效尤便可以。

其他十个县尉,罢官,五年内不再续用。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基哥的板子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只斩了两个一线办事,又没有后台贼曹尉。

“哥奴,你有什么就直接吧。”

看到李林甫对着自己叉手躬身行礼,李隆基慢悠悠的道。

“微臣,请废十王宅,将皇子外放至长安周边州县,以防变生肘腋!“

李林甫对着基哥深深一拜道。

外放皇子!

大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平静之郑

这个话题,是一个禁忌。

曾经,在基哥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宗室内部近支,比如基哥的那些兄弟,就曾经外放为刺史。然而当基哥彻底将权势巩固后,先后修了花萼相辉楼、岐王薛王等宅院、“十王宅”、“百孙院”等等,将宗室近支“圈养”在长安。

待遇甚至还不如宗室远支。

比如信安王李祎,比如李适之甚至是李林甫,这些宗室远支,都远比那些顶着“王号”的皇子们逍遥快活。

所以李林甫的提议,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拨乱反正”。

但这话很犯忌讳,除非基哥本身就是这么想的。此时此刻,紫宸殿内众人除了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以外,其他人都是在等待着基哥的回答。

“你们以为如何?”

基哥回顾众人询问道。

“圣人,十王宅乃是定制,若是废除的话,将来那些皇子们举兵造反怎么办?”

左相张守珪站出来道。

他为什么要反对呢?

因为,凡是李林甫赞成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他就要坚决反对!再了,将十王宅内皇子外放,确实有些不合适!首先一点就是,对现有制度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此事非同可,朕觉得可以容后再议。”

李隆基微微点头道。

听到这话,张守珪瞳孔骤然一缩!

很多时候,“容后再议”本身就是一种妥协的态度。要不然,随便呵斥李林甫一句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本身就想将皇子们外放,李隆基干嘛这么多废话呢?

皇子居然要外放!

这种事情,出去谁信啊!

张守珪缓缓的退回原位,低着头一言不发。

“李亨谋反,朕深为痛心。但思前想后,这多少是因为太子之位长期悬空所致,乃是朕的过失。

所以朕想立太子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谁可为太子?”

李隆基抛出了自己的第二个议题,也是让人惊掉下巴的那种。

谁可为太子呢?

好像诸多皇子里面,很多人都有机会当太子啊!

因为李隆基的正室王皇后已经被废了,之后便没有再立新皇后,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嫡子”。

既然没有嫡子,那所有的庶子都是可以的吧?

棣王李琰,荣王李琬,仪王李璲,颖王李璬,永王李璘,寿王李琩,延王李玢,盛王李琦等人,都已经成年,究竟谁当太子好呢?

其实基哥的子嗣绝大多数都成年了,最的幼子汴王李滔,也有十多岁了。

这些人,理论上都可以成为太子,但太子却只能选一人。

那么选谁好呢?

今朝会的信息量太大,张守珪发现包括自己在内,好多人都把握不住啊!

“圣人,微臣建议,立寿王李琩为太子!”

又是李林甫站出来,率先提议!

嗯,是了是了,好多年前,当时武惠妃还在,李林甫就在提议让寿王当太子。现在李林甫站在寿王这边,好像也不稀奇?

一时间,紫宸殿内很多人都陷入疑惑与思索当中,他们在脑中急速盘算着,究竟选谁比较好。

从前,那肯定是李亨的条件最好,人脉也最广。

可是现在李亨已经谋反死了啊!

“选寿王当太子是个不错的提议,诸位爱卿可还有别的人选么?”

李隆基笑眯眯的问道。

紫宸殿陷入死一般的安静当郑

(本章完)

喜欢盛唐挽歌请大家收藏:(m.fhxs.com)盛唐挽歌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归行处有你 穿越星际我在未来当女皇 宦海扁舟 独守红尘 黑神话:天蓬寻妖记 规则怪谈:我的阳气重了亿点点 大夏第一假太监 民间风水师从破除邪术开始 白骨大圣 驸马他恃宠而骄 出名真的很简单 快穿女配:男神请躺好 锦鲤弃妇:随身空间养萌娃 末日胎穿,改变全家命运 带着淘宝回大唐 上门女婿之前世今生 亡国公主的求生指南 灾变末世:战双指挥官 不是?你去过正规公司吗? 你们选养子,我成首富你后悔?
经典收藏 再次回到明朝 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 逍遥紫衣侯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大唐:神级聊天群 汉室风云录 理科学霸的三国 三国:我,开局选择反贼阵营 迷失在一六二九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豪情德克萨斯 [综]女主黑化之后 骑砍:从刷满面板到涤荡明末 朕不吃这一套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 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
最近更新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大乾最狂驸马爷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神话版三国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征途英魂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清末小旗兵 我的餐馆通古代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从特种兵到侯门婿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曹操那些事 汉阙三国梦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 盛唐挽歌txt下载 - 盛唐挽歌最新章节 - 盛唐挽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