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云无风

首页 >> 大明元辅 >>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隋唐:转投杨广后,竟禅位与我? 明末边军一小兵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织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大明元辅 云无风 - 大明元辅全文阅读 - 大明元辅txt下载 -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09章 雾里观花(上)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冯保的心情这几日来实在是十分糟糕,他觉得一切局势都已经朝着最坏的方向飞奔而去了。

先是高拱以首辅的名义亲自下场上疏言事,司礼监作为内廷中枢,对于皇帝昏倒之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没有在事前照顾好皇帝的龙体,也没有在事后做出及时的应对。

一般按照文臣们的习惯,这样一顶大帽子扣上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基本上都是暴风骤雨的打击,目的通常都是打压司礼监的威望,削减司礼监的权力。

不过这一次,情况有些不同。高拱在把司礼监从上到下狗血淋头地骂了一遍之后,并没有提议削权,反倒认为这是由于司礼监人手不足、精力分散之故,建议皇帝扩充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规模,并将司礼监各大秉笔所兼任的职权尽量拆分。

最典型的,就是首席秉笔太监的兼掌过多、过重。首席秉笔太监不仅要参与司礼监的批红,还要兼掌东厂,甚至在内廷十二监的分掌中,他还兼掌着御马监——这是目前内廷监控京营最后的手段了,地位不可谓不重要。

为何特意强调这是内廷监控京营最后的手段,因为大明的京营制度一直都在不断的变化。

早年当然不用,武臣勋贵独掌京营,京军三大营全是掌握在一干勋贵武臣之手。

土木之变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勋贵势力大减,文官开始渗透京营,创办十二团营,取代江河日下的三大营成为京营主力,此时以于谦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掌握着大部分京营实权。

再后来于谦被害,京营就变成内廷了算,尤其是宪宗朝,御马监太监提督十二团营,威风八面。

又往后的武宗正德帝,虽然也是个宠信宦官的主,但由于他这个人自己好兵事,甚至抽调九边精锐入京,立为“外四家”,所以实际上变成了皇帝亲自掌握京营,但是这样制度上就麻烦了,所以那段时期比较混乱,京营令出多门,狗屁倒灶的事多得一塌糊涂。

世宗嘉靖对于京营还是比较关心的,一直想要寻找一种长效机制,但是无法推持下去。嘉靖六年,明廷始设文臣专督京营军务。当时经廷臣的会推,李承勋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提督团营军务,成为专责提督京营的第一任文官。但是不久停罢,仍恢复此前文官兼职的做法。

嘉靖二十年,刘和也曾以兵部尚书提督团营军务,专理京营戎政,但是为时不及一年,提督团营军务再次成为兵部兼职。

嘉靖中后期,文官集团还试图强化文武官的合作,来增加京营的战斗能力——这可不容易,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发生,俺答大军围困京师,京兵怯懦不敢应战,遇敌辄溃,充分暴露了京兵腐败不堪的弊病。

于是在时任首辅严嵩、吏部侍郎王邦瑞等饶建言下,明廷废除团营、东西两官厅制,重新恢复三大营制,在京诸卫军,俱分隶于三营。

在京营的管理上,也随之停止了宦官担任提督、监铳官的做法,设置戎政府机构。戎政府长官称为总督京营戎政,由武官担任,给关防之印。副职称为赞理军务(后改称协理戎政),由兵部或监察院长官选充,不给关防之印。

而隆庆帝即位后,文官对京营的控制则由集中走向分散。隆庆四年,大学士赵贞吉奏疏,极言戎政官独揽大权之害。经兵部条议,革除总督戎政一职,三大营每营各设总兵官、副将。三总兵各给关防之印,仍由武官选充。协理戎政一职,改从兵部、监察院中选拔文官三龋任,仍称提督。

但这样一来,相当于明廷为防范京营集权之弊走向了另一极端,出现了六名提督共理京营戎政的局面,权责过于分散,互不为政成为京营管理突出的困境。

“自设六提督后,各持意见,遇事旬月不决。”

这当然不行,所以赵贞吉一致仕,高拱立刻就废除了这个自缚手脚的制度,仍恢复总督、协理戎政各一员。

与世宗时期不同的是,总督、协理戎政各给关防之印。在原本的历史上,从此之后,戎政府制只是稍有更改,但总体基本沿袭下来,直至明朝灭亡。

这么回顾一下就很清楚了:京营的大权,曾经一度全操于内廷,而现在,内廷却被文官集团和武臣勋贵们排挤出了京营核心权力之外,即便是御马监掌印太监,其实也只是在京营挂名,充作监军而已,不再享有指挥调动等实权。

正是因为御马监掌印太监这个职务虽然权力大减,但却仍然拥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因此一直让司礼监首席秉笔兼掌。

然而,高拱现在却偏偏针对首席秉笔“兼掌过多”动手了。

高拱的建议是,首席秉笔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参与批红,不应该过多的兼掌其他事务,其目前的兼掌如东厂、如御马监,最好一并放弃,如果皇上担心拆分太多而影响首席秉笔在内廷的权威,那么至少也应该拆分一项出去,交于其他秉笔太监分掌。

这个建议,其实就是高拱这道疏文的核心,其他的法,诸如“以前只有三四个秉笔,每人要兼管三到四个内廷重要机构,所以应该添设秉笔,今后每位兼掌两个机构就行之类”的话,其实都是为了不使“削冯保”显得太突兀而为之的。

冯保对此大为不满,这是肯定的,但他不满没有用,这件事他是属于“直接当事人”,脸皮再厚也不好自己跳出来“咱爷们不累,爷们干得了”。

没办法,冯保只好再次连夜去找张居正讨教,看看这位张先生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

在去往张大学士府的路上,冯保心里一会儿发狠,一会儿发怵。

发狠不必了,被人逼到这个份上,别冯保这种面似和善,其实鹰视狼顾之辈,就算泥菩萨只怕也要生气。

发怵则是真的有点慌了,高拱这一次的手段看似凌厉,但却很有分寸,一点都不像他做其他事的风格:他没有直接上来就要求削整个司礼监的权——也就是,他不动内廷这个整体的权,他只是把这种权力,从三四个人分到五六个人头上去。

别看同样是分权,差别可是巨大的。

前一种直接削权于司礼监,由于司礼监其实是皇帝的一只手,削司礼监的权相当于削皇帝的权,即便今上对高拱信重简直不能形容,但高拱如果这么做,皇帝哪怕最终同意,心里也必然会有一些不满。

但是后一种则不然,司礼监原本是十分权力,里头的大太监们可能各掌三分,而按照高拱这一轮办法削完,大太监们被削了权,可能每人就只剩两分权了,但是司礼监整体仍然是掌握着十分权,一点也没削。

这样一来,大太监们或许不满,可是皇帝就无所谓了——反正他手头的权力一点没削。

冯保慌就慌在这儿了,这代表皇帝本人几乎不可能会对这个建议产生反感,鉴于那皇帝的表现,似乎也很怕高拱继续追问他到底为何昏倒,那么这次十有八九就会顺水推舟,同意高拱的建议,把自己昏倒的责任甩锅给司礼监——就是你们照顾不周嘛,高先生法眼如炬!

此时此刻,冯保觉得只有张居正,或许还能有办法为自己挽回一下。

喜欢大明元辅请大家收藏:(m.fhxs.com)大明元辅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请温柔 罗刹岛上觅芳踪 开局一只眼,偷感很重 农家恶媳从良了 凤星现,天下见 无上道经【仙界篇】 斗破:退婚后我被萧炎盯上了 超级乐神 田园医农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 权贵巅峰:世家身份瞒不住了 连长散烟班长点,两年义务成将帅 从蛇开始进化 牧者密续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官路枭雄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蒸汽纪元1886 我家大师兄实在是太不正经了
经典收藏 [综]和也的幸福生活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大明小财神 迷失在一六二九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穿越:重塑大唐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不见长安 逍遥紫衣侯 中华之工匠 嘉靖好大儿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带着淘宝回大唐 北魏遗史 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
最近更新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风流大宋 东汉不三国 奋斗在嘉靖年间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对弈江山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大乾杀猪匠 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 巨宋 大明亚皇 大唐躺平王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红楼琏二爷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明末钢铁大亨
大明元辅 云无风 - 大明元辅txt下载 -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 - 大明元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