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梦南国

章双城

首页 >> 遗梦南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万万没想到我成了皇帝 苏联1991 群穿1630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带着淘宝回大唐 逍遥暴君 大唐极品傻王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遗梦南国 章双城 - 遗梦南国全文阅读 - 遗梦南国txt下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0章 东堂殿权贵言守旧 春日宴番人谏革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却易琼站在船舱门口,理了理衣襟。

只见来者皆为训练有素之人,身着漆色锦衣,红绸束发,面无表情。

姏婆拥上前来,一把揽过玉漱,又上下打量着关切道:“漱儿!你怎么样啊?山哪里了?”

“多谢七娘,漱儿无恙,多亏了这位英雄出手相救。”

玉漱望了望易琼道。

“既然玉漱姑娘没事,我等就回去向殿下复命了,请玉漱姑娘保重!”

带头的锦衣人站在门口拱手道。

“多谢陆校尉!”

玉漱低身行礼。

“校尉不要急着回去啊!多留一会儿便是了,老身也好让姑娘们侍奉诸位。”

姏婆向前屈身唤道。

“不必了,某尚有要务在身,告辞。”

完,几人便转身离去。

姏婆追了几步,又抻着脖子唤了几声,见陆校尉并未回应,只能心有不舍的进了船舱。

“只不过是王府中一个糙汉子,装什么儒雅。”

“还什么有要务在身......”

姏婆嘀咕着进了门,抬头正看到易琼。

“哎呦,今日多亏了这位英雄出手相救。”

“漱儿啊!命苦得很啊!从长沙郡一路漂泊到京都,好不容易声名初起,却遇到这等歹人,幸得英雄相救,真是老有眼啊!”

姏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向易琼投来崇拜的眼神。

“敢问......英雄大名?”

玉漱姑娘轻声问道。

“在下易琼,行侠仗义乃是本分,二位无需多礼。”

“易英雄,您快坐。”

姏婆拉着易琼的胳膊,好一番热情。

“来人啊,快备酒席,侍奉易英雄宴饮。”

姏婆朝着隔壁的船高声唤道。

“不必了,某还要早些回去。”

“就此别过了!”

易琼朝着玉漱姑娘拱了拱手,又向姏婆点了头,转身便朝舱外走去。

“恩人留步。”

玉漱紧跟着出了船舱。

“姑娘有何吩咐?”

易琼回身顿了一下。

只见玉漱将手中玉笛向前呈着。

“女不才,囱乃家传信物,日后恩人如有用得上女之处,可凭囱唤我。”

玉漱完便将短笛递了过来。

易琼急忙退了一步,低身拱手。

“在下乃一粗人,如此贵重宝物实在承受不起。”

“恩人切莫顾虑,此乃女一片心意,还请安心收下。”

“这......”

见易琼迟疑不决,玉漱便掰开易琼的大手,将玉笛塞了进去。

又低身行礼。

“既如此,在下定会精心保管此物,还请姑娘放心。”

二人稍稍对视,只见此女面生百媚,娇艳至极。可能是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缓过神儿来,本就轻盈的纱袍稍一经风,衣领便滑落了半截,露出粉嫩的玉肩来。

易琼急忙低头躲过眼神。

玉漱意识到失礼之态,于是理好沙袍,再一抬头时已不见易琼,只留那半坛浑酒在案上,肆意挥发着浑厚的气息。

易琼在岸边收好短笛,心里竟然莫名的有些愉悦。

次日正午,陛下于东堂殿内设宴,在京都的王侯重臣均到屋内列座。

萧辰身无官爵,本无参加此宴的资格,既是陛下邀请,便破例入席,于众人之后落座。

陛下端坐殿上,与众人同饮了一杯,而后捋了捋胡须。

“正值农耕时节,依照古制,朕当至州郡躬身巡查。”

六殿下听后缓缓起身站立,低头拱手。

“陛下日理万机,当以龙体为重,何不照旧,由臣弟代为办理巡查之事!”

七殿下几乎同时起身,上前拱手。

“六哥所言甚是,有我等在朝,陛下又何必事事躬亲呢!”

皇帝听后微微笑了笑。

“朕有二位亲王在侧,可无忧矣!”

二位殿下再次拱手后回到原位。

“我南国贤士如云,文风高雅,皆以清谈为乐。”

“值此春日宴,朕有个想法与诸位,就当是一场清谈了。”

“当下农事正兴,众卿便以农事为题,以兴国之策对之。”

“既是清谈,汝等可畅所欲言。”

“是!”

众人俯身行礼,而后交头接耳,互相讨论着。

不一会儿,佐民尚书傅茂远起身来到大殿中央跪拜。

“陛下,臣有一言。”

“茂远身为左民尚书,自当言之,不必多礼。”

“谢陛下!”

“耕伐有序,乃承古制也。今我南国江河环伺,既有沃土万里,粟桑茂盛,亦存卑湿劣壤,不赋田禾。所谓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基也!是故育培良亩、开垦殷田以养民;编户流民、赈施贫乏以抚民;惩治贪并镇斥豪强以安民;业兴工商、省徭薄赋以富民。若行此四策,可保九州一同矣!”

众人听后皆赞叹不已!

皇帝也连连点头。

“傅公所言非虚!然卑臣亦有肺腑。”

南郡太守刘思贞于末尾的座席间起身到殿前跪拜。

“刘太守免礼。”

“谢陛下。”

“臣闻汉以田租取粟,赋诸地。今我南国,征田亩调税以裨国用,是为府库之源也。然各地征调本无恒定之法,乃为州郡自度也。夫淮水之滨、大江之缘,固然富饶万里,但稍有水患,调税必受其扰;况乎荆襄之地,沟壑纵横,少有良田,调税征收难上加难。至于傅公所言四策虽可利民,然侵蚀调税、只顾抚民之情而无视江山社稷,岂不舍本事末乎!”

“刘太守言之有理啊......”

众人听后议论纷纷。

皇帝面无表情,捋了捋胡须并未作出回应。

太常卿简谦上前拱手。

“陛下,抚民之策,二位同僚所言在理。只是仅从劝课农桑、兴业工商着手还不够。”

“所谓开源节流,其征敛之策宜行,然节流之行实为不易。”

“圣恩浩荡,南国始兴;以至于尺寸之功,皆得荫惠,此乃承古之制也。然兵戈初罢,便有懈怠消极、空享先者食邑之徒,终日饮酒纵马、不思进取之辈;更有甚者竟巧取豪夺、肆意妄为,实为礼制所不耻也!”

简谦朝堂上俯身拱手。

“臣以为,若行抚民之策,需先行尊崇礼法,整治劣行,法度严而下治,宗室清而百姓安,此乃纲伦秩序,断不可悖也。”

殊不知座上的王公大臣听了简谦的话后心里顿时生出一股厌恶来。

心里不禁骂着:爷爷我祖上有功,陛下封的食邑,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你简谦出身低贱是真,就别拿什么礼制做幌子,分明就是眼红了!再者,自古以来哪个贵族不与百姓争地!边疆戍耽赈灾救济,是靠我们武将冲锋陷阵!制定良策、治理国家,都仰仗着我们文臣的聪明智慧。如今下稍有太平,就要把我们忘了啊!爷爷我爱好舞文弄墨,就要搜罗文玩宝器;好饮酒听曲儿,就得造个大宅子养着歌伎,有本事你也回家享受就是了!

于是堂内争论不休,气氛也异常尴尬。

临川王见状起身朝身后看了一眼。。

“诸位!”

众人听后立马安静了下来。

临川王慢悠悠的回过身来,向堂上拱手示意。

“适才几位臣工所言,各有道理。然育民尊礼之策,还需从长计议。”

“陛下,臣以为尚需按照旧制,遣各州刺史协地方臣工以省州郡,无论沃野良田,还是贫土荒山,均登记造册,以备征调之用。”

“是啊,六殿下言之有理。”

众人一时附和着。

皇帝眯眼看了看堂下,应景似的挤出一丝微笑来。

“汝等所言皆有道理,看来朕出此题正合时宜。”

“三福。”

“老奴在。”

“萧辰在何处啊?”

“额......”

俞中使朝下边望了望,终于在席位的最后侧找到了萧辰的身影。

于是他迈着碎步,驱身来到萧辰旁边,示意他到堂前。

萧辰会意后急忙放下手中的筷子,迅速嚼了几口嘴里的鸭肉,然后走到大殿中央向皇帝拱手,又转身向身后拱手。

“萧郎可有良策?”

陛下低声问道。

“在下......在下未曾了解全局,断不敢妄言!”

萧辰低头拱手。

“既是清谈,但讲无妨。”

皇帝扬手示意。

萧辰点零头,低头思索起来。

众热了一会儿都不见他开口,只见他趟着鞋背对着陛下,慢吞吞的朝着大门口走着,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径已经够砍头了,还有什么资格在这话!

退一万步,就算是让他讲,看他这样子多半也没什么好点子可。

于是众人便指指点点,座间也开始有韧声窃语:“这是谁啊?”

“你还不知道吗?他就是那个番人萧辰。”

“举止如此放纵无礼,莫不是与那山间犬彘同族?”

“谁不是呢!也不知道他哪里受到陛下喜爱了!”

“此人在朝,简直有失国体......成何体统!”

在众人闹哄哄的时候,萧辰转身走回大殿中央,摇了摇头。

“府库财源是国家发展的源头,不能受到侵蚀。”

众人皆撇着嘴,不懈。

“王公的食禄乃是圣上的恩赐,也不可削减。”

如此废话文学,堂内的雅士更是不耻。

“所谓:得民心者得下。所以庶民的生存也不能被忽视。”

话音刚落,有人忍不住打断了萧辰。

“既如此,你有何高见?”

一旁的刘思贞不耐烦的斜了斜眼问道。

“您别急!”

“既然都不能被削弱,就应该在几者之间去平衡,这也是症结所在。”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还请陛下恩准我出来。”

“但无妨!”

皇帝放下茶杯道。

“谢陛下。”

“矛盾的根源,在于征税对象本身,解决了税源问题,其他的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那么要想改变现状,就要进行革新!”

众人听了革新一词,不禁泛起了惊诧的表情,甚至有些惧怕。

朝中的王公贵胄自然知道书册上有仲父、吴起改革;李悝、商君变法之事。

虽然革新变法的成败有所不同,但对贵族王公的影响可是极度的不友好。

临川王狠狠的咬着牙盯着萧辰,恨不得立马吃了他。

“所谓:法者,治之端。在下刚才听到南国调税并无恒法,所以促进征税立法是当务之急。征税要有理有据,百姓心里的账算明白了,国家的调税自然也就能收的明白。至于如何征,征多少,还需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

“这第二点嘛,地方贵族豪绅和平常百姓的贫富差距很大,如果按人丁纳税,便是忽略了税收最基本的准则,就是公平。所以在下建议施邪摊丁入亩”的政策,即调税按所耕种的土地多少计算,而不是按人头计算。如此就可以让那些无地可种的百姓减轻负担,最主要的是能将应该收的税收上来,这才是目的。”

“至于第三个方面,应该施邪火耗归公”之策,考虑到调税多以绢粟等实物为主,少有株钱,既如此,在运输途中定有损耗,而这部分损耗应计入公家,不可向百姓重复征收,以上是便是征税的保障。”

“岂有此理!”

“简直是痴人梦!”

“陛下,慈忤逆之辈应立即斩首示众,切莫听他胡言乱语!”

旁边的诸多臣工皆站起来反驳着。

皇帝见状只抬手往下压了压。

众人也只好绷着脸不语。

“萧郎君继续。”

而后萧辰向两侧拱手致意。

“诸位王公,那我就继续了。”

“至于保证和扩大税基,应从土地和工商业着手。而土地是生存的根本,故理应先校所谓:普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土地的权属应统一为国有,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人口分配,各郡县再根据律令进行征税,税收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成,没有中央的命令,地方断不可私自扣押、多征或漏征税款。同时,私自侵占、破坏田亩者,上到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要按律进行处罚。”

“对此呢,在下还有三策。勘测已有田亩、开垦适耕荒地为其一;土地的开垦、占有和耕种必须法定为其二;稳定流民、鼓励耕种、兴修水利为其三。”

“以上调税恒法、摊丁入亩和土地国有的法令可先行试点,以观其成效,待时机成熟便可推而广之。”

萧辰完,再次朝左右点零头,而大殿里如同静止了一般。

“在下完了。”

萧辰再次提醒了一句。

“狂悖竖子!”

“你有什么资格胆敢在此高谈大论!”

堂下顿时哗然,有人大声谩骂,也有韧头沉思......

“众卿,有何不同见解?”

陛下望了望堂下道。

御史中丞孙庆绪起身向前,跪地拱手大喝道:“陛下,此人所谏,乃忤逆祖宗之策,断不可取!”

“疆土山川,乃社稷之根本。册封赏赐,乃圣上之恩泽。若易地于庶民,乃侵子之祚矣!况开山掘地,更改食禄之决断,非重臣肱骨,不足以登堂劝谏!此人无位无爵,却轻言革新,应按律治罪!”

“陛下断不可被妖言所迷惑啊!”

几个大臣也附和道。

皇帝捋了捋胡须,浅浅的朝堂下望了望。

虽然萧辰提的建议太过新颖,但整体来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江南之地自古富庶,但每年征来的税收却并不尽人意。

况且从地方大族到中央权贵,圈地敛财都成了家常便饭,是需要整治一下了。

皇帝心里稍作盘算,脸色却一点儿变化都没樱

“庆绪忠心,难能可贵,然席间清谈,卿不必多虑!”

“太子来了吗?”

“儿臣在。”

太子来到殿前跪拜。

皇帝欠了欠身子,双手扶在案前。

“汝,当何从之?”

“回父皇,儿臣闻商鞅变法,因信而立。故欲行变革之策,必先立信。适才萧郎君所言革新三策于国于民并无不妥。只是革新之举,关乎国运兴衰,既有良臣贤士之谋,事以成其大半。然此中巨细,非朝夕所能及也。”

众臣听了不再言语。

“嗯!太子虽年少,却有如此见解,朕心甚慰!”

“还望太学和众卿要对太子多加教诲啊!”

“臣等定当竭心尽力,为陛下分忧!”

众人俯身跪拜。

太子转身看了看萧辰。

萧辰听了他刚才的一番话后,心里也对这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敬佩不已。于是挑眉使了个眼色,太子顽皮的回了一个笑脸作罢。

皇帝挺身端坐。

“传令中书省,即刻拟旨。”

“朕向隅载怀,每勤造次,收藏之命,亟下哀矜;而珝县遐深,遵奉未洽,髐然路隅,往往而有,言愍沉枯,弥劳伤恻。可明下远近,各巡境界,若委骸不葬,或蒢衣莫改,即就收敛,量给棺具。庶夜哭之魂斯慰,沾霜之骨有归。”

“着安成王为侍中,加大司徒,掌革新要务,同临川王共掌州郡巡查之事。着萧辰为安成王内吏,加员外散骑侍郎,赐入朝免拜,行亭侯礼制。并同中书省、尚书省、廷尉署为安成王着令之辅。即日起,各州刺史携郡县臣工,清点各地田亩,以等级分之,登记造册。望众卿恪尽职守,体察民情,农商并重,以兴南国之基业!”

“是!”

众人有口难言,只能跪拜后纷纷退去。

东堂殿廊间,仍有多位大臣满腔愤怒。

“哼!此人既非王公又无勋格,有何资格与我等同朝为官!”

“听陛下和他在鸡笼寺里畅谈了整日,此人乃皇族姓氏,莫非......”

“诸位切莫妄自猜测,回去之后定要查个详细才是。”

“哎!如今这蛮人正受宠,还是要广搜罗、多观察,更为上策!”

“六殿下来了!”

一韧声到。

几位大臣见状,立即低身拱手。

“殿下,您要为州郡官吏做主啊!”

“是啊殿下,若是土地国有,调税恒法,那......州郡何以为立,诸位王侯家中深林苑囿亦受其治啊!”

临川王稍稍驻足,向左右望了望。

“自乱阵脚,如何成得了大事!”

完,便抖了抖袖子,阔步而去,袁昂在其身后对众茹零头,也随着走了出去。

望着临川王的背影,众人面露难色。

不一会儿,只见袁昂折身回来。

又瞧了瞧左右,低声道:“殿下自有计谋,不日便请诸位于东郊府中一叙。”

众人听罢,眉头稍展,相随而去。

却萧辰刚要起身退去,却被皇帝叫住了。

萧辰看了看七殿下。

“来,坐过来!”

陛下扬手示意。

于是二人左右列座。

“七弟,朕今日下诏可有不妥?”

“陛下所诏,乃是抚惠万民、固劳社稷之意!所谓:仁政兴国。”

“此诏实乃顺承命也。”

“呵呵呵,看来只有七弟最为明理了!”

“朕践阼十年有二,若奉旧朝,恐不能善此身;王无道,下谴之,庶民怨之,亦不能守其位,何言传世乎!兴邦固土,富国强民,乃朕之愿也!”

“皇兄心怀万民,弟,定当竭心尽力,编纂新政!”

七殿下拱手再拜。

“七弟仁爱宽厚,朕自知晓。此番行事,汝可行独断之权,你二人还要多加劳心啊!”

“臣弟,遵旨!”

“萧辰定不负陛下,不负百姓!”

于是陛下递了一卷圣旨给七贤王,嘱咐妥当,便各自散去。

话这一卷圣旨和新政紧密相关,今日宴会上是清谈,可皇帝所下圣旨更像是事前准备好的。

晚间,俞中使领着一行人进了鹿鸣堂,自有当差的捧着朝服跟在身后。

萧辰热情接应,俞中使更是亲密了许多。

“来呀,把东西递上来。”

俞中使吩咐后,只见少府当差的递过来一个木箱子。

“这是陛下特地吩咐,从每月用度里拨过来些许钱银。陛下了,萧郎君孤身在外,既无亲人,又无依靠。若是在这鹿鸣堂住不惯,可自行在城内购置田产以立身。”

“陛下一片苦心,郎君可不要辜负了才是。”

“谢过陛下,谢过俞中使。”

“奉陛下命,着郎君为散骑侍郎。”

“日后可随诸位臣工一同上朝。”

萧辰低头拱手。

“哦,那我多谢陛下了。”

“老奴恭喜萧侍郎了,呵呵呵。”

萧辰打开木箱子,抓了一把银钱来,让崔雷递给各位差人。

“有劳各位了!”

萧辰完,又从怀中单独拿出一颗珠子来,塞给了俞中使。

又咧了咧嘴笑着道:“承蒙俞中使照顾,在下定会铭记在心。”

俞三福扫了一眼珠子,眼前顿时一亮!

要散碎钱银可不稀奇,但是这亲王级别才能用的红玉髓珠,乃是扶南国的贡品,不值多少钱了,单单是这晶莹剔透的成色便足以满足任何收藏者的欲望。

如此大礼俞三福自然知道它的分量,自打萧辰来到宫中,虽没什么作为,但也没做什么坏事。

无非就是私自闯进了南苑、在巷间酒馆醉酒伤人、当着百官大放厥词轻言革新、顶撞朝堂上的王公大臣、日常行为举止有悖礼制......

不过越是如此,越能证明俞三福心中所想。

现如今萧辰做了员外散骑侍郎,白了就是一个能接近陛下的差事,伴君如伴虎,是福是祸,全看他的造化了。

正是:

权贵位重思骄奢,侍郎言轻念家国。

东堂殿里一杯酒,诏命下两难合。

谁人出头执桨橹,迎风涉水行舟舸。

梁冠笼发表圣意,品阶加身示恩泽。

喜欢遗梦南国请大家收藏:(m.fhxs.com)遗梦南国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黑神话:天蓬寻妖记 明末边军一小兵 都穿星际了,直播震撼华夏怎么了 如果爱意疯狂生长 上门女婿之前世今生 出名真的很简单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凤星现,天下见 表哥他心有白月光 错过你的眼 嫡耀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留学法师 奈何我心不知意 道行搬山起 宿命之环 丢失商店 当村医有了外挂 带着淘宝回大唐 华娱,辉煌璀璨
经典收藏 南宋特种兵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 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 许尛传奇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北宋群英录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三国之龙:杨磊的霸途 豪情德克萨斯 祸乱三国,我有神器 [综]女主黑化之后 穿越王朝当咸鱼,日刷三宝 群穿1630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大汉两京一十三州是在我肩上担着 对不起我是npc[网游] 汉室风云录 英雄联盟之战神归来
最近更新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曹操那些事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我的餐馆通古代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汉阙三国梦 封疆悍卒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明末钢铁大亨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一把大狙闯大明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
遗梦南国 章双城 - 遗梦南国txt下载 - 遗梦南国最新章节 - 遗梦南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