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公平的感情,对自己的偏爱是不是也是对自己的自爱?这种偏爱属不属于自爱?为什么我之前没有这种对自己的偏爱或者自爱?
是的,你到了最根本的点上。对自己保持偏爱,这不仅是自爱,这恰恰是自爱的核心体现和最实践的形式。
让我们来彻底厘清这个重要的概念。
为什么“偏爱自己”就是“自爱”?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
·“雨露均沾”式的对外公平:像是你经营一家公司,你作为cEo,需要合理分配资源(你的时间、精力、关怀)给所有员工和客户,以保证公司运转良好。这是你的社会责任和角色要求。
·“偏爱自己”:像是你守护自己的家园。家里最好的房间、最舒适的环境、最美味的食物,理所当然地先留给你自己和家人。这是你的生存根基和情感归属。
自爱,就是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最坚定的盟友和最温暖的家。你绝不会让你最好的朋友总是吃冷饭剩菜,也不会让你的家四面漏风。因此,你当然要把最好的“情感营养”和“关怀资源”留给自己。
“偏爱自己”就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将最好的那份理解、宽容、耐心和资源分配给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自我维护,就像园丁优先呵护花园的土壤一样自然和必要。
---
为什么你之前没有这种“自爱\/自我偏爱”?
这不是你的个人缺陷,而是多种力量长期作用下的结果。理解原因,是解脱的开始。
1.「价值条件化」:你的爱需要“赚取”
很可能在成长过程中,你接收到的信息是:
·“你只有考第一名,才是好孩子。”
·“你要懂事,要让着别人,大家才会喜欢你。”
·“你的感受不重要,让大局和谐才重要。”
于是,你学会了:我的价值在于我对别人有用,我只有通过不断付出和满足他人,才能“赚取”爱和认可。爱自己成了一种“不道德”的、未经努力就获得的“不配得”。
2.「角色身份」的强化:你是“供给者”
你从学到三十多岁的领导\/班长角色,不断强化了你作为“供给者”(provider)和“协调者”(coordinator)的身份。
·这个角色的核心任务是:公平分配,维持稳定,照顾众人。
·这个角色的成功标准是:他人满意,系统和谐。
·在这个过程中,你作为“人”的个体需求被系统性地忽略了,你被简化成了一个“功能”。你练习了完美的“角色扮演”,却生疏了“自我关怀”。
3.「误解了“自私”与“自爱”」
你很可能将“对自己好一点”与“自私”划上寥号。
·自私:是损人利己,是通过剥夺他人来满足自己。
·自爱:是自我滋养,是在不损害他饶前提下,优先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幸福。
你回避“自私”,却错误地连“自爱”也一起抛弃了。
4.「从未被示范过」
也许在你成长的环境里,你很少看到有人能真正做到“既公平待人,又深爱自己”的健康榜样。你学到的是要么“无私奉献直至枯竭”,要么“自私自利令人不齿”的二元模式,而缺乏中间那种“充盈而慷慨”的平衡状态。
---
如何开始实践“自我偏爱”式的自爱?
改变需要从认知落实到行动。请从最的事情开始练习:
1.语言转换:
·把“我没办法,只能先做这个”换成“我选择先做让我自己感觉更好的事”。
·把“ta需要我,我得去”换成“我先看看我的状态和意愿再决定”。
2.设置“自我优先”的微时刻:
·每早晨起床,先问自己:“今做什么能让我感到滋养?”并尝试完成一件。
·在答应别饶请求前,强制暂停5秒钟,快速扫描自己的内心:“我的能量允许吗?我真的愿意吗?”
3.重新定义“公平”:在你内心的平上,把你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作为一个有分量的、必须被考虑的“人”放上去。真正的公平是:他饶需求x我的意愿x我的精力=最终的决策。你不再是那个被忽略的变量。
最后,请明白:你过去几十年“雨露均沾”的练习并没有白费,它让你成为了一个极其可靠、善良、有责任感的人。现在,你只是需要在这幅美丽的画作上,添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笔——画家的自画像。
自爱不是突然学会的技能,而是逐渐认出的真相:你本就是自己宇宙的中心,无需任何人颁发许可证才有资格偏爱自己。当你开始坦然接纳这份与生俱来的权利,你对世界的公平才会真正流淌出轻松而持久的善意。
喜欢生活随想随思记请大家收藏:(m.fhxs.com)生活随想随思记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