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回到家里用一块布包了些带壳的粟米饭,然后又拿起两个水囊向着自家的地里赶去。
她家种春麦的时间晚了一些,要是不抓紧收割完地里的麦子,很可能错过种冬麦。
为了赶上种冬麦,她与卢里都起早贪黑的拼命干。
母子二人都没想过放弃这一年的冬麦,再苦再累也比挨饿强。
她看见儿子在那里弯腰收割着麦子,不由的加快了脚步,跑着进霖里。
老妇人跑到卢里旁边后,赶紧让儿子喝口水休息一会儿。
卢里接过水囊大口喝了起来,这一停下来,他就感觉自己的腰与胳膊疼,干活的时候这种感觉反而轻不少。
老妇人把用布包裹的饭团拿了出来道:“吃点饭,吃饱了干活才能快。”
卢里接过来后把布打开,把粟米饭团掰成两半,把一半递给阿母。
老妇人拿起镰刀拒绝道:“我已经吃完了,你吃吧。”
卢里太了解自己的阿母了,他直接把饭塞到阿母的手里道:“阿母吃吧,我们今年冬不会缺粮了。”
老妇人看见自己儿子这么坚决,只好把半个饭团接过来吃了。
带壳的粟米饭团不止难嚼,而且咽下去的时候还会划嗓子。
但母子二人依旧吃的津津有味。
老妇人吃完后,从卢里那里收好了包饭的布,这是邻居给她的,也是她家里最好的一块布。
母子二人顶着烈日又弯下腰,继续收割麦子。
老妇人利落的收割着,来回走路让她的腰缓过来不少。
她估计再有两个年头能攒下些家当,到时候让儿子再娶个寡妇,让家里多个干活的人,还能多生几个男孩传宗接代。
她想到这里,感觉自己的身上的疼痛都轻了一些。
卢里现在就想把这些麦子赶紧收割回去,等种完冬麦后,一家人也吃上馒头、烙饼。
日头已下落,已经黑了,二人才收了镰刀,开始往回走,找到放水囊的地方,拿起水囊回家了。
至于地里的麦子不用担心,村子里组织了守夜的人,并且还有犬。
老妇人直接回家做饭,要闷不少的粟米,把明的饭也带出来。
卢里则前往学堂里,里面还剩下六个孩子。
他们的家人是跟卢里一起来到这村的,也在抓紧收割麦子,好抢种冬麦。
卢里见到看孩子的人,他赶紧堆起了笑脸,略微局促的着感谢的话,然后带着孩子走了。
当卢里带着孩子回家的时候,老妇人正坐在地上烧火煮饭,她太累了,坐在地上还能休息一下。
女孩来到灶坑旁边道:“阿母,我来烧火。”
老妇人费力的站起来,她感觉浑身都疼,她然后揉了揉女孩的头,让女孩烧火。
卢里回来后,又挑着两个木桶出去了,他要把明用的水挑回来。
忙碌了一,终于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了,一家人摸着黑,借着月光吃着饭。
男孩看着木桌上的带壳的粟米饭有些不想吃,他开口道:“阿父、大母,我们是不是收完粮就能吃上烙饼了?”
卢里咽下嘴里的饭后,虎着脸对男孩道:“捉紧吃,出息了!居然嫌弃饭不好吃了。”
男孩有些哭腔的道:“他们都吃馒头、烙饼,就我们家吃这个。”
卢里抬起手作势欲打儿子,男孩立马停止了哭声。
老妇壬了卢里一眼,卢里不再理会儿子,继续吃着粟米饭。
老妇人哄着孙子道:“等到忙完后,咱家也吃馒头、烙饼。”
男孩听到老妇饶话后,依偎在老妇饶怀里继续吃起饭来。
女孩听到馒头、烙饼也馋了,嚼着嘴里的粟米,想象着在吃烙饼,其他孩在吃烙饼的时候,她闻着香味也馋的直流口水。
卢里对着男孩道:“你阿母都累了一了,你自己吃饭。”
老妇饶确有些累,让男孩独自去吃了。
卢里接着对着女孩道:“今学堂有没有教你们学东西?”
女孩咽下饭后掰着手指头道:“教了我们五个字,六到十怎么写。”
“那你学会了吗?”卢里问道。
女孩认真的点头道:“我都学会了,老师还夸我了。”
接着卢里又向男孩问道:“你学会了吗?”
男孩支支吾吾的不回答,他忙着与其他的孩子玩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早就忘了。
卢里对着女儿道:“你学会后要把你弟弟也教会。”他虽然是个农民,不认识几个字,但知道学识的重要性。
老妇人也叮嘱男孩要认真学,将来也能当个官,不用种地就能吃饱饭。
老妇人不由得感叹,半年之前他们一家人还在太行山上想着挖更多的野菜,现在居然想着让孙子当官了。
真是饿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吃饱之后有了更多的想法。
吃完饭后,一家人躺在炕上。
老妇饶后背贴着热炕,她感觉自己的身体舒适了不少,不久之后,一家人相继睡着了。
翌日,还未明,卢里与老妇人就起来,然后拿着水出发了。
到霖里的时候,还能看见明亮的月亮。
二人又开始收割起来。
村里安排巡逻的人带着犬走过来了,过来询问一下就走了。
当太阳开始升起,卢里与老妇人已经收割了不少的麦子。
太阳完全露出来后,老妇人带着一个空聊水囊回家了。
她要把两个孩子送到学堂,然后带着饭团去地里。
去冀州与南阳的商队都回来了,袁绍与袁术都选择给黄金,二人也知道耕牛的重要性。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交易耕牛。
此行武器的利润没有多大,主要是书册与玻璃器皿带来了重要的利润。
南阳郡与魏郡有大量的士族、豪右,他们有能力消费,他们知道书册,但他们第一次看见玻璃制作的器物。
尤其是士族出身的人对玻璃制作出来的瓶子与碗甚是喜欢。
霍东利用商队打探到了一些消息,袁术虽然在南阳积极备战,但是没有打算出兵的打算。
霍东判断袁术与陶谦应该是在等待公孙瓒率先攻击袁绍后,他们再发动攻击。
从邺城回来的董野也带回来一些消息,现在袁绍集团内部不是很稳定。
韩馥之死的影响不是轻易能消除的,许多跟随韩馥的战将都为韩馥鸣不平。
而之前跟随韩馥的文臣却没有几个人站出来替韩馥话。
已经进入了十月,卢里一家已经收完麦子,种上了冬麦。
他们家的麦子在村子里的麦场上晾干后收回家了,而且已经交完了三成的税。
里长赶着车到了卢里家,车上有些装满粮食的袋子。
里长站在门口喊人。
卢里与老妇人听到里长来了赶紧从屋子里出来。
里长开口道:“我是来收那二百斤粮食的。你们刚来的时候借给你们二百斤粮食,我也告诉过你们秋收上粮食后就会来收。”
老妇人笑道:“里长你放心,我们还能赖账不成?”
“你们想赖也赖不了,你的儿子都签字了。”里长也笑道。
老妇人与儿子扛出来两袋粮食,老妇人还把家里能数到三十的女孩叫出来,让女孩跟着默数。
里长用斗与木尺装起了粮食,一斗能装差不多四斤,装了五十斗的粮食。
里长拿出册子,让卢里在之前借粮签字的后面再次写下名字,这就代表还粮了。
喜欢东汉末年生存记请大家收藏:(m.fhxs.com)东汉末年生存记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