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二人有所触动,可毕竟是老派文人,孙朝阳这一套还是有点接受不了。不过,同时那么长时间,大林和玉对他早就佩服到五体投地,那就实施吧。
孙朝阳开始讲其中的细则。
未来的西红柿文学网读者的粉丝值严格按照在网站内订阅所花的钱来定,简单来,一分钱就是一分。消费满五块钱,得五百分,就是学徒,表示你成为某本书某位作者的粉丝了。
消费满十块钱,得一千分,就是弟子。
消费满五十块,得五千分,就是执事。
再往上,消费一百块是舵主,两百块是堂主,三百块护法,四百块则是长老。五百块掌门,七百块是宗师,一千块就是最高荣誉盟主。
孙朝阳:“注意了,这个粉丝榜只是一本书的。打个比方,你是《宗门最废弟子》的盟主,但你如果要想上《武侠演义》的粉丝榜,则需要从弟子开始做起。青牛大大,你设计一下版面,把粉丝榜放在书页醒目的位置。”
胡优胜没问题,分分钟搞定。
看孙朝阳自信满满的样子,一个刚招收进来的编辑:“七爷,咱们的读者都也很年轻化,大多是刚出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吃饭都恼火,看书大多看盗版。让他们掏几十几百块钱,就为看一本书,可能吗?而且,一个盟主就需要订阅上千元,他们舍得吗?而且,因为我们刚开站没多久,现在正在更新的体量,大多五六十万字左右。超过百万的,也不过区区几本。读者就算全本订阅,也没几个钱。这个粉丝榜弄出来,全是学徒、弟子、执事,太碍眼,传出去也会成为同行业的笑话。”
孙朝阳:“所以我弄了个打赏系统啊,读者直接打赏个一千块,不就成盟主了?而且,这里面,粉丝还有个福利。打赏超过二十块,附赠一张本书月票,仅对所打赏的书籍有效,本只限制在当月使。”
抛开孙朝阳和大林这两个早就实行财务自由,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不,其他编辑和工作人员都穷。心中忍不住腹诽:拿一千块钱打赏,这可能吗?七爷的理想很丰满,却不想现实很骨福但是,马上书展就要推出月票双榜,读者打赏就能获得月票,这个主意当真是妙得很。
据编辑们从作家聊群,和和作家单独交流的时候得知,听到月票榜即将推出之后,新上架作家和入V作家都很振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为此,已经开始在自己的读者群里求票,让他们到时候多多订阅,帮自己攒点月票。
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在pc机时代,一个网页的内容即便是有限的。所以,西红柿文学网的推荐位并不多,每周也就几十本书能够挂在主页上让读者看到。
但月票榜却不同,只要你月票足够多,就可以长期挂在上面,一挂就是一个月,这比什么推荐位都霸道,后续带来的订阅也是真金白银。
七爷每每有奇怪的想法,初看很荒诞,让人接受不了。但仔细一琢磨,却妙得很。
完这事,孙朝阳夹着公文包站起身:“大家做好准备,还有一个月时间,到下期新书上架,就实施吧,各位幸苦了。”
……
宫的中国名宫勤,意大利名让保罗。这个外国名字他是随手取的,至于究竟是什么意思,鬼知道。
他是福清人,老家那地方七山二水一分田,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光靠那点耕地,根本没办法养活那么多人。所以,福建子从古到今都喜欢闯世界,做生意。
到如今,全国各座县城都有福建人开的五金和阀门龙头门市,可见其经商风气之盛。
宫勤是九十年代出去的,那时候的他刚高中毕业。虽然大学已经扩招,只要你给钱,基本都有书念,问题是没钱。在老家无所事事,生存的问题,还有前途问题摆在面前,确实令人发愁。
宫勤也动过出去做生意,开个门市的念头。但是,现在各行各业好像都人满为患,竞争也异常激烈。而且,现在的市场好像也不景气,冒然进入其中,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正当他苦闷的时候,一个老乡从意大利回来起楼。这哥们儿八十年代就出去了,在那边开了家超市,混得风生水起。人发达了如果不荣归故里,犹如锦衣夜校所以,福建人在外赚了钱,都会回家修一栋楼,虽然一年到头住不了几日。
宫勤和那个老乡聊了几次之后,听那边的高额工资之后,顿时动了心,暗想:就算出去后不搞事业,单纯给人打工,一个月也能拿上万,比得上在国内干一年了。好,我就出去看看。
既然要出国,首先就得办签证。可是,签证官却拒了,也不给原因。宫勤就恼了,当场发火:“我问过妈祖,妈祖同意了,这意大利我还非去不可。”
既然妈祖同意,那必须得去。只不过,交通工具从飞机换成了货轮。
宫勤倒是机灵,在意大利混了多年,给缺过店员,在制衣厂踩过缝纫机。自己也开过杂货铺,当过剃头师傅,拿到长居,日子过得不好不坏,普通人一个。
直到他接触到网络文学,顿时沉迷进去。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看的,作家脑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呀,这样的故事能编得出来。
别的读者迷上了网络文学,内心中存有对文学的热爱,没准看着看着就自己动笔去写。写着写着,没准就成为网络作家了。
宫勤却不同,他心中琢磨着,这么多好看的,这么吸引人,其中应该蕴含着不的商机,我或许可以拿来赚赚钱。
现在的互联网精神是免费共享,于是宫勤就试着弄了个盗版网站,利用引来的流量广告招商。
这一干,竟赚了许多钱,一个月下来,各项收入竟达三四十万。这么下去,年入千万不在话下,抵得上一家大企业了。
他越干越上劲,到后来更是回了国,常驻南京,租了场地,招聘了十几个员工,准备大干一场。
喜欢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请大家收藏:(m.fhxs.com)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