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梦文明游戏

玲逸

首页 >> 幻梦文明游戏 >> 幻梦文明游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隋唐:转投杨广后,竟禅位与我? 大明督师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举世震惊,反叛者八号出现! 大唐极品傻王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龙吟壮歌 东晋,我来了! 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
幻梦文明游戏 玲逸 - 幻梦文明游戏全文阅读 - 幻梦文明游戏txt下载 - 幻梦文明游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章 商的发展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1 商朝的历代君主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亡于公元前1046年,国祚554年,传17世30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商朝的历史。商朝的中心地区是黄河流域的中游地区,包括今的河南、陕西、山西、湖北等省份。

公元前1600年,成汤率领商军与夏军在鸣条进行决战,史称鸣条之战。此战夏军战败,夏王桀逃奔南巢而死。成汤灭夏后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商朝,定都于亳。而夏朝王室贵族的遗民则被迁到了今河南杞县一带,建立了方国杞国。

在位30年,(前1617~前1588年)庙号太祖,谥号武王商汤,关于他的陵墓貌似很多,这也表明了后世人对商汤的尊崇程度,保存较为完好的河南偃师汤陵,安徽亳州汤陵

经11战灭夏建商,商朝开国国君,施仁政德化下。

公元前1588年成汤去世,在位12年,享年100岁,庙号太祖。

太丁(商代王)子丁商第二位君主

生卒日不详,作为嫡长子被立为太子,随父征战四方,但未及继位而先逝,后追谥为代王由于成汤嫡长子太丁此时已经去世,便由成汤次子外丙继位,伊尹摄政。

外丙(商哀王)子胜

商第三位君主

商汤二子,生卒:前1642年-前1584在位三年,享年58岁

死后葬在商王外丙陵(地址不详)庙号外丙,一卜丙,尊号商王外丙,谥号外丙,

外丙继续实行仁政, 以宽治民 ,降低农民的税负,使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宁。

公元前1585年外丙去世,在位3年,其弟仲壬继位,伊尹继续摄政,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朝继续强盛。

仲壬(商懿王)子庸

商第四位君主

商汤三子、

生卒前1640年~前1580年,享年60岁。死后遗体葬在商王仲壬陵(地址不详),尊号商王仲壬,谥号帝仲壬,庙号“南壬”。

在位四年,前1585年--前1582年。

这个期间由伊尹辅政,朝政上比较稳定,国家日益强盛。

公元前1582年仲壬去世,在位3年。开国元老伊尹拥立成汤的嫡长孙太甲继位,即仲壬长兄太丁之子。伊尹尽职尽责,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努力成为明君。即位之初的太甲比较安分,能够按伊尹的教导行事,心谨慎地遵守祖宗留下的规矩。

商汤之孙,太丁帝之子。

生卒:?~1557年

在位23年,病死,葬于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庙号太宗,谥号文王。

继位之初有些冥顽不灵,经“伊尹放太甲”后,以前事为戒,按先祖传下来的章法循规蹈矩地做事,听从身边大臣的良言良策,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从而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公元前1579年,已经在位3年的太甲有些忘乎所以,他认为自己贵为一国之君,不应该再被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来管着了,便开始一味享乐,暴虐百姓,使得朝政昏乱。伊尹规劝无果后无奈将太甲放逐到开国之君成汤墓地附近的桐宫,希望他能好好反省,自己则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

公元前1576年,太甲已经在桐宫悔过了三年,这三年太甲与守墓的老人朝夕相伴,了解了祖父当年的创业故事,以及祖父定下的各种规矩。太甲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羞愧难当,觉得对不起祖父在之灵,下定决心改过。此后太甲以祖父成汤为榜样,尽力帮助老弱孤寡,做事也变得雷厉风行,所作所为多能遵守祖制和律法。

伊尹看到太甲真心悔过后十分高兴,亲自率领文武大臣去桐宫接回了太甲,并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朝,百姓得以安宁。

公元前1570年太甲去世,在位12年,庙号太宗,其子沃丁继位,伊尹继续为相辅佐商王。

沃丁(商昭王)子绚

商第六位君主

商汤曾孙,太甲之子

在位29年,死后葬于狄泉(今河南省洛阳市)谥号昭王

沃丁八年,辅政重臣伊尹去世,沃丁悲痛不已,停朝三日以示对伊尹的尊重,又以子之礼仪将伊尹安葬,伊尹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子葬礼礼仪的大臣。沃丁以德治民,致使商王朝现阶段一直处于兴盛状态。

公元前1550年五朝元老伊尹去世,享年100岁,沃丁以子之礼将其下葬于亳都(今河南商丘),并奉祀为“商元圣”,与太祖成汤共同祭祀。伊尹辅政的五十余年,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

公元前1541年沃丁去世,在位29年,其弟太庚继位。太庚在位期间严格履行成汤法制,使得商朝继续强盛。

太庚(商宣王)子辩

商第七位君主

太甲之子,沃丁之弟

在位25年,前1541~1516年

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谥号宣王。

在位期间推行汤法,是商朝一代明君。

公元前1516年太庚去世,在位25年,其子甲继位。

甲(商敬王)子高

商第八位君主

太庚帝之子

生卒:前1504年~前1488年,

在位36年(一17年)

死后藏于狄泉,庙号甲,谥号敬王。

甲在位时仍属太平盛世。

雍己(商元王)子密

商第九位君主

太庚帝之子

在位12年,前 1487 年—前 1476 年

死后葬于狄泉,庙号雍己,谥号元王。

雍己在位时,昏庸无能、荒废政事导致商朝衰弱 诸侯做大甚至拒绝朝贡。

公元前1499年甲去世,在位17年,其弟雍己继位。雍己在位期间昏庸无能、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而各诸侯的势力却日趋膨胀,以致于很多诸侯都故意不来朝贡。

雍己(商元王)子密

商第九位君主

太庚帝之子

在位12年,前 1487 年—前 1476 年

死后葬于狄泉,庙号雍己,谥号元王。

雍己在位时,昏庸无能、荒废政事导致商朝衰弱 诸侯做大甚至拒绝朝贡。

公元前1487年雍己去世,在位12年,其弟太戊继位。太戊启用伊尹之子伊陟为相,任用巫咸辅佐朝政,自己则勤政修德、治国抚民。在伊陟和巫咸的辅佐之下,已显衰势的商朝得以再次兴盛,各诸侯纷纷来朝,史称“太戊中兴”。

公元前1412年太戊去世,在位75年,是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太戊凭借中兴之功得到了“中宗”的庙号,同年其子中丁继位,并将都城从亳都迁到嚣都(今河南郑州)。公元前1406年,蓝夷进攻商朝,被中丁击败,但中丁本身的势力受到重创,他的诸位兄弟开始对王位摩拳擦掌。

仲丁(商孝成王)子庄

商第11位君主

太戊帝之子

在位11年,前1418--1408年

死后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庙号仲丁,谥号孝成王。

仲丁继位后,东南方国家兰夷对商发起侵扰,仲丁果断出兵征讨。兰夷大败,只能继续对商朝称臣纳贡,但此事也削弱了商的实力,商前期兄终弟及王位的制度被破坏,至此开启了“九世之乱”。

公元前1399年中丁去世,在位13年,其弟外壬击败了其他兄弟夺得了王位,也开了“谁势力大谁即位”的先例,从而造成商朝一百多年在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刚中兴不久的商朝再次衰落。

外壬(商思王)子发

商第12位君主

仲丁之弟,太戊之子

在位10年,(一15年) 前1407年—前1398年

死后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尊号商王外壬,谥号帝外壬,无庙号。

戊之后,子仲丁继位,商朝从仲丁开始,商朝一度衰落,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的纷争。商朝前期的“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相结合的王位继承制度遭到破坏,当时的潜规则是兄继位后,应该立弟弟为下代储君,弟弟继位后,应该立前任兄长的儿子为下代储君,兄长的儿子继位后,应该立弟弟的儿子为下任储君,如此反复循环下去。当继位至弟时,弟之子都不肯把王位交还给兄之子,因此造成了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局面,造成了商朝一百多年王位继承的混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阳甲在位时期,共经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由于商王室的衰落,姺和邳两个部落发动了叛乱,外壬已无力镇压,国内政局一片混乱。九世之乱使商朝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无力再顾及四方诸侯、方国,诸侯不再向商朝朝见纳贡。 西北方少数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等趁机发展实力,日益威胁着商朝的统治。 混乱使商朝贵族内部矛盾更为激化,王室贵族或倨傲放肆、或淫逸奢侈,离心力日增。

不久后姺与邳两个侯国发动叛变,而姺和邳的祖先是商汤时的左丞右相,连他们都反叛了,可见当时的商朝多么衰败。外壬面对姺和邳的叛乱毫无办法,最后还是大彭国帮助商朝平定了这场叛乱。

公元前1384年外壬去世,在位15年,其弟河亶甲继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河亶甲毫无办法,只得北上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并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以转移国内矛盾,扭转不利局势。

河亶甲(商前平王)子整

商第13位君主

外壬之弟,太戊之子

在位9年,前1397~前 1389 年

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黄县境内)

庙号河亶甲,谥号平王

接手便是一幅烂摊子,河亶甲为解决目前内外忧患,只得以迁都来扭转局势。在大彭国的帮助下,在短短九年的时间里,不仅平定了国内的叛乱,还征服了入侵的夷族方国,使商王朝

转危为安,从衰弱中逐渐走向强大。

祖乙(商穆王)子滕

商第14位君主

河亶甲之子

在位19年,前1388年—前1370年

死后藏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庙号中宗

祖乙曾数次出征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任用贤臣,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商朝再度兴盛。

公元前1375年河亶甲去世,在位9年,其子祖乙继位。因相都地处黄河下游,有水患风险,祖乙便迁都至耿(今山西河津)。

公元前1376年,耿都被大水冲毁,祖乙再次迁都到邢(今河北邢台)。但有一部分公族没有随迁,祖乙便将弟弟祖丙封于旧都耿,建立耿国。

不久后邢都也发生了水患,祖乙再次迁都到庇(今河北广宗县大平台)。在庇都祖乙立宗庙、筑社稷、造营室,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王朝再度兴盛起来。

商第15位君主

祖乙之子

在位16年,前1363年——前1346年

死后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

庙号祖辛,谥号恒王

九世之乱使商王朝进一步衰落,祖辛继位后,没能继承起父亲祖乙治理国家的韬略,之前称臣纳贡的部落又开始蠢蠢欲动,不断挑战商朝的权力和权威。

公元前1356年祖乙去世,在位19年,其子祖辛继位。祖辛在位期间商朝仍处于九世之乱时期,内乱使商朝又显衰落之势。

沃甲(商僖王)子逾

商第16位君主

祖辛之弟,祖乙之子

在位20年,前1355年—前1336年

死后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谥号僖王

在位期间“九世之乱”,国局动荡

祖丁(商庄王)子新

商第17位君主

祖辛之子,沃甲之侄

在位9年,前1335年~前1327年

死后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谥号“商庄王”

在位期间“九世之乱”,国局动荡

沃甲(商僖王)子逾

商第16位君主

祖辛之弟,祖乙之子

在位20年,前1355年—前1336年

死后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谥号僖王

南庚(商顷王)子更

商第18位君主

沃甲之子,祖丁堂弟

在位时间6年,前1326年~前1321年

死后葬于洛阳狄泉,谥号“商顷王”

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

阳甲(商悼王)子和

商第19位君主

祖丁之子,南庚侄子

在位7年,前1320年—前1314年

死后葬于狄泉,谥号“商悼王”

阳甲在位时,曾西征丹山戎,怎奈商朝内乱不断,贵族奴隶主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商朝再度衰落,诸侯不朝。

盘庚(商世祖)子旬

商第20位君主

祖丁之子,阳甲之弟

在位28年,前1300年~1277年

死后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屯庄)庙号“商世祖”谥号“文成”

盘庚迁殷”为商朝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彻底改变了商频繁迁都的历史。

辛(商章王)子颂

商第21位君主

祖丁之子,盘庚之弟

在位14年,前1285年~前1272年

死后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屯庄)谥号“商章王”

商朝国运短暂复兴后又一次衰落

乙(商惠王)子敛

商第22位君主

祖丁三子,辛之弟

在位10年,前1269年~前1260年

死后葬于殷,谥号“商惠王”

乙在位期间曾多次讨伐东夷、鬼方部落,为武丁时期的中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武丁(商高宗)子昭

商第23位君主

祖丁之孙,乙之子

在位59年,前1250~前1191年

死后葬于殷,一葬于今河南省商水县长平,谥号“襄王”

从武丁开始,逐渐确立了父死子继的制度,其在位期间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达到了商王朝的顶峰,开创了一大盛世,史称“武丁盛世”

24.祖庚(商后平王)子跃

商第24位君主

武丁次子

在位10年,前1200年—前1190年

死后葬于 殷,庙号祖庚,谥号“商后平王”

25.祖甲(商世宗)子载

商第25位君主

武丁之子,祖庚之弟

在位21年,前1180~前1160

死后葬于商王祖甲墓(今河南安阳屯村西北岗),尊号商王祖甲,谥号帝祖甲,庙号世宗

26.廪辛(商甲宗)子先

商第26位君主

祖甲之子

在位6年,死后葬于殷,谥号“共王” 庙号“商甲宗 廪辛”

廪辛继位后,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侵扰,廪辛曾多次发兵征讨,但始终未能将其征服。

27.康丁(商康祖)子嚣

商第27位君主

祖甲之子,廪辛之弟

在位7年,前1152年~前1145年

死后葬于殷,谥号“商安王”

28.武乙(商武祖)子瞿

商第28位君主

康丁之子,祖甲之孙

在位35年,前 1147 年~前 1113 年

29.文丁(商匡王)子托

商第29位君主

武乙之子,康丁之孙

在位11年,前1112年~前1102年

死后葬于商王文丁墓(今河南安阳屯村商王陵西区)。尊号商王,谥号帝文丁,庙号“文武丁”

30.商乙(商德王)子羡

商第30位君主

文丁之子,武乙之孙

在位26年,前1101年~前1076年

死后葬于殷,尊号商王,谥号帝乙,庙号“文武帝乙”

31.帝辛(商纣王)子受

商第31位君主

帝乙之子,文丁之孙

在位30年,前1075年~前1046年

死后葬于淇水之滨,纣王墓(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西岗乡河口村),尊号商王帝辛,谥号商纣王

公元前1350年祖辛去世,在位6年,其弟沃甲继位,生平事迹不详。

公元前1345年沃甲继去世,在位5年,其兄祖辛之子祖丁继位,生平事迹不详。

公元前1335年祖丁去世,在位10年,沃甲之子、祖丁堂弟南庚继位。南庚在位期间商朝继续衰落,内乱不断,南庚不得已将迁都到奄(今山东曲阜)。

公元前1307年南庚去世,在位28年,其侄阳甲继位。阳甲在位期间商朝依旧内乱不止,诸侯不朝,虽有西征丹山戎的壮举,却无法逆转商朝的衰势。

公元前1300年阳甲去世,在位7年,其弟盘庚继位。盘庚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立志要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迁都。先是迁到故都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盘庚迁殷后推行商汤的政令,从此百姓安宁,引得众诸侯前来朝见,商朝国势再度振兴。

公元前1272年盘庚去世,在位28年,其弟辛继位。辛没有延续兄长盘庚的治国方针,使得商朝再次衰落。

公元前1262年辛去世,在位10年,其弟乙继位。乙在位时期曾征伐过东夷、鬼方等方国,还制定了祭祀制度。当然他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让太子武丁去田里耕作,体验民间疾苦,为日后的武丁中兴打好了关键的基础。

公元前1250年乙去世,在位12年,其子武丁继位。武丁是继盘庚之后商朝又一位明君,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在傅、甘盘、祖己等贤才的辅佐下,武丁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尤其是代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青铜业,有突破性提升,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甗这样的重器。此外,在纺织、医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不成就。武丁开创的盛世局面,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各路诸侯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帝辛(纣)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

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在位58年,庙号高宗,其子祖庚继位。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朝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相传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的司母戊大方鼎(即:商后母戊鼎,或司母戊鼎)代表着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就是祖庚为祭祀自己的母亲而铸造。祖庚统治年间,商朝的经济文化和国力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祖庚完美的继承了“武丁中兴”,乃有为之君

公元前1185年祖庚去世,在位7年,其弟祖甲继位。祖甲在位初期还能照顾民众,延续中兴之势,但随着登基日久,有些怠政,商朝再显颓势。祖甲曾和平民、奴隶一起从事劳动,了解底下层的生活状况,他继位后一改父亲以武力大肆扩张领土的国策,而是减轻百姓赋税及徭役。祖甲22年,西戎部欲独立,不再称臣纳贡,祖甲果断出兵击之,胜。为给予百姓极大性的保障,重新修订了成汤时期订立的《汤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公贵族和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的压榨,但却触犯了大多数王公贵族的利益。除此种种,祖甲还制定了“周祭”之法,可谓内可安邦,外可攘担

公元前1162年祖甲去世,在位23年,其子廪辛继位。廪辛在位期间羌方屡屡来犯,商朝历经数年终于击败了羌方,却未能斩草除根,百年后武王伐纣时羌方还参加了灭商联军。

公元前1150年廪辛去世,在位12年,其弟康丁继位。康丁在位期间羌方卷土重来,屡屡来犯,商朝依旧只是击退羌方,未能完全征服。继续对西方的羝方、旨方等羌族部落进行征伐,虽擒杀羌方伯,占领其部分土地,但并未将其完全征服,成为隐患。康丁晚年信巫教,使巫教势力大增,危及王权。

公元前1147年康丁去世,在位3年,其子武乙继位。武乙在位期间努力挽救商朝衰落的国势,但收效甚微,加上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便被后人评为残暴的君王。死因不明,传是被雷劈死,但据分析,武乙是在和西部部落打仗的时候战死的。武乙虽行为狂暴,但经过一系列的斗争,终使巫权大为削弱,王权力度得以上升。曾多次重兵征伐四方,收获颇丰,武乙统治期间将岐邑之地赐给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季历击败鬼戎部落。

公元前1112年武乙去世,在位35年,其子文丁继位。文丁在位期间西方的周部落已经逐渐强大,文丁忌惮周侯季历,便以封赏为名将季历诱杀,使得商周关系恶化。文丁继位时,拜上几代所赐,此时已是民怨四起,国库空虚,文丁吸取了父亲以暴力治国的教训,采用怀柔政策,减免受灾地区人民的赋税,之后又将反对父亲而被罢免的官员恢复原职,并重新恢复被父亲荒废的祭祀神和祖先的制度,国内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和,但因忌惮周侯季历伐戎有功,将其先奖后杀,造成商周关系恶化,以至于后期季厉后裔灭商建周

公元前1101年文丁去世,在位11年,其子帝乙继位,此时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

公元前1100年,周部落攻打商朝。

公元前1099年,昆夷攻打商朝,帝乙派大将南仲率军御敌,并修筑朔方城。

公元前1093年,帝乙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途中遭遇孟方截击,便调转枪头讨伐孟方,得胜而回。

帝乙二年(辛丑,前1100),周部落攻打商朝。帝乙三年(壬寅,前1099),昆夷攻打商朝……由于战争频发,强壮的男人被迫从军,到前方去打仗,老弱妇女在家种地,还要担负沉重的赋税,百姓的生活苦到了极点,王族后裔之间更是为了争权夺利,时常暴发流血冲突,尽管帝乙能征善战,但总体来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

公元前1076年,帝乙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淇县),同年去世,在位26年,其子帝辛继位。

帝辛就是我们熟知的商朝末代君主商纣王。纣王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种种举措引发了商朝内部矛盾,动摇了统治基础,连年的征战又极大地消耗了国力,致使商朝国内兵力空虚,给了周人可趁之机。

帝辛以大刀阔斧的手段,打压了贵族与宗教祭祀人员,并且废除了奴隶制度,为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纣王曾南征北战统一了东南,使东夷和中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作为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商纣王帝辛,是商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帝王。

我们现在对他的印象,往往都来自于《封神演义》,

残暴不仁、好色贪淫、滥杀忠臣,简直十恶不赦。

但在《史记》中,帝辛是一位颇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他身材高大、膂力过人、博闻广见、思维敏捷,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力能徒手杀虎、拖动九牛。

他在位期间,反对神权和巫术,取消了残忍的奴隶殉葬制度,

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平定了东南边陲长期骚乱的东夷,

改革旧俗和用人政策,不问出身提拔人才,为自己的改革服务。

但可惜的是,改革遭到奴隶主阶级守旧派的激烈反对,

严刑峻法和重赋徭役更激化了内部矛盾,动摇了统治基础。

与此同时,西方的周却在逐渐壮大。

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杀至牧野,

而帝辛的兵力驻守在各地,仓促应战,只能以奴隶为军。

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

商灭之后,周子大肆丑化帝辛,罗列罪名70条。

“纣王”这个称号也是周人给 他的恶谥,意思是“残义损善”。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成王败寇”吧!

毛主席在《读书笔记解析》中对商纣王的评价也很正面:

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劳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最后,纣王在民间传中,以残暴不仁和宠幸妖姬妲己闻名,

但人们又纣王之后再无九九人皇,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法其实源于《封神演义》,

在三皇五帝篇中,我们曾经过三皇是皇、地皇和人皇,他们都是神灵级别的传。

封神演义中,帝辛也是人皇级别的存在,神无法直接改变他的命运。

帝辛亵渎女娲招致祸端,诸神设下封神榜,都是为了引导人族争斗,削弱人皇气运。

但纣王摘星楼自焚,姜子牙封神,姬发主动放弃了人皇的身份,自称子,降格为九五之尊。

从此“绝对神权论”变成了“皇权授论”。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与商军在牧野进行决战,史称牧野之战。此战商朝战败,纣王兵败自焚,立国554年的商朝宣告灭亡。

1. 权力更替与频繁迁徙

传,商族是玄鸟的后代。

据史书记载,五帝的第三位帝喾,他的次妃简狄洗澡时,误食了玄鸟掉落的蛋,怀孕生子,名为“契”。

契被舜帝分封在商地,赐姓“子”,建立了商族。

商族以玄鸟为图腾,也就是燕子或者鱼鹰。

《诗经·商颂·玄鸟》歌曰:

命玄鸟,降而生商。

一、商朝的建立。夏朝一亡,子乙就把自己的政权称为商王朝,把首都建在他部落的根据地毫邑。他之所以成功,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跟当时最强大的有莘部落酋长伊尹缔结联盟;二是卓见使他一直掌握主动;三是宣传战的成功。以上所叙述的姒履癸的暴政,使人民产生愤怒的力量。同时子乙又强调种种美德,形容他的仁慈,不仅及于人类,而且及于其他生物。所以子乙当了子后,号称成汤帝,即救苦救难的君主。七名,是指他的七个名字,分别是:

帝乙、乙、履、汤、祖乙、武汤、成汤。

九征,是指他一生九次带兵出征。

他即位时已经71岁了,却依然野心勃勃,最终建立了商朝。

子乙逝世后,两个儿子先后继位。公元前1748年,三任帝子仲壬逝世,元老政治家伊尹把法定继承人子乙的孙儿子太甲,放逐到桐邑,而自己摄政朝局。但子太甲不像被后羿赶下台的姒相那么软弱,他在桐邑秘密准备了七年,于公元前1741年,奇袭毫邑,夺回王位。

二、社会形态。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其社会形态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商王朝最初以游牧和商业为主,后来逐渐发展农业。他们建立了一个日益扩大的中央政府,政府中设有各种官员,负责多方面复杂事务。中央政府之下,君主直接管理各个部落,军事行动也只有君主一个人可以决定。商王朝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部队,操作新式武器,使夏王朝无法抵抗。

商王朝的社会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无妾制时代,因此宫廷比较简单,家庭生活也比较融洽。直到后期,多妻或一妻多妾现象才开始普遍。商王朝人民崇拜祖先,因此也崇拜鬼魂和管理鬼魂的神灵,并连带崇拜鬼魂所居住的山岳河流。无论大事事,都要征求祖先的意见,即向鬼神请示。请示的方法依靠占卜,占卜必须在隆重的祭把典礼中举行,才能得到祖先的喜悦和赐福。于是祭祀遂成为国家的第一级要政,比军事政治都重要。

商王朝已能够使用文字,他们把占卜的结果刻在乌龟甲壳上或其他兽类骨骼上,作为记录保存。这些甲骨被人从商王朝故都之一的殷邑挖掘出来,考古学家称之为“甲骨文”,它的内容则称之为“卜辞”,成为最珍贵的中国原始社会的史料。

商王朝的命运一直坎坷,主要是黄河不断泛滥,使他们不得不常常搬家。在立国的662年期间,迁都达六次之多,成为王朝中最大的事件。自从五迁到殷邑之后,商王朝也同时称为殷王朝,或合并称为殷商王朝。当十九世纪在此挖掘出甲骨文时,称之为殷墟,即殷王朝故都的废墟。

盘庚迁都

商代王座到盘庚接手时,商王朝几乎可以是一副烂摊子,盘庚继位前,争夺继承权,造成商朝九代混乱,诸侯都不来朝见,江山社稷,风雨飘摇。商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国势衰危。他在就位后的十几年里,做了许多努力以缓和国内矛盾,却仍然不能改变衰败局面。这时候的商,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距离灭国只有一步之遥。

盘庚孤注一掷,决定效仿先皇,下令迁渡到黄河以北,横水之滨的殷。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也比较稳定,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比较好;再者,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而且,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

盘庚迁殷几乎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面对这样的情况,盘庚没有退缩,而是力排众议,前后进行了三次驯化,分别对贵戚、重臣和百姓进行思想劝,恩威并使,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安阳屯村)。

到达新都城之后,又通过强有力的手段,稳定了局面。从此,商朝的都城就永久地固定在殷城,盘庚在殷整顿商朝的政治,商朝在这时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心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盘庚之后,他的侄子武丁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武丁少年时,父王乙便把他下放到民间,与普通民众们一起劳作,武丁不仅锻炼了自己,还访得了一批人才为己所用。尊甘盘为师,举罪犯出身的傅为相,武丁在两位人才,还有祖己等大臣的辅佐下,开创了“下咸欢,商道复兴”的大局面。

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即匈奴)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武丁之四方征伐,极大地拓展了商的疆域,北到河套、南达江淮、西抵周境,东至山东半岛东北部,都在他的战车之下。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疆域广大的世界强国了,是仅有的两三个超级帝国之一也不为过。

开疆拓土之后,武丁把新的领土,或直接封给征伐的大将等,雀就被封为“雀侯”;或封当地臣服的氏族方国首领为侯伯,象犬侯、祝伯等。而且还通过联姻,巩固商与诸侯的关系,加强国家一统的力度。在征服的地方建筑城邑,再武装殖民,直接、有效的统治了这些新的疆域。

商王朝的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在后继王朝中得到了全盘接受,并一直留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破的风俗习惯之一。

三、商朝的兴盛。商汤建立商王朝后,实行了较为宽松的治理方式,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许多远居黄河上游的部落也来归服,商王朝的统治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国力也与日俱增。商汤称帝13年后去世,由次子外丙继位,伊尹摄政。外丙继位3年去世,其弟中壬继位,四年后中壬也去世了,这时商汤长子太丁的儿子太甲继位,依然还是伊尹辅政。

太甲继位之初在伊尹的督促下对朝政还算尽心尽力,但两年后就不行了,太甲开始沉湎酒色,致使朝政混乱,屡屡破坏商汤时期制定的法规,不管伊怎么劝都无济于事。为了商王朝的稳定,伊尹于是把太甲放逐到商汤墓地的桐宫反省,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回太甲复位,史称“伊尹放太甲”。但《竹书纪年》中关于这段史事的记述是中壬死后,伊尹仗着自己的权势将太甲软禁在了桐宫,七年后,太甲在忠于自己的臣子帮助下得以逃脱,返回王室后诛杀了伊尹。

不管哪个版本是真实的,总之太甲复位后堪称一名贤德的明君,在他的治理下,商王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太甲去世后,其子沃丁继位,仍以伊尹为相,伊尹历佐五代君主,辅政五十余年,被尊号“阿衡“。沃丁八年,伊尹去世。谁能想到当年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商汤身边的伊尹,竟然辅佐商汤开创了商王朝,先后辅政五十余年,成为商王室的五朝元老。伊尹为商王朝的兴盛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去世后,商王沃丁以子之礼葬于亳都。沃丁死后,其弟太庚继位,太庚死后,太庚之子甲继位,甲死后其弟雍己继位,雍己死后其弟太戊继位。因为商王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前期是兄终弟及,后期才更改为父死子继。雍己昏庸无能,导致了商王朝势力衰落,诸侯崛起,太戊继位后,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使商朝再度兴盛。

太戊是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在位75年后去世,其子仲丁继位。仲丁即位后即将都城从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西迁到嚣(今河南省郑州市)。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发展了起来,仲丁六年,夷族中的蓝夷开始攻打商朝,仲丁出兵击退了蓝夷,但商王室的实力也因此遭受了重创,加上商王朝的国力显露出了衰落的迹象,仲丁去世后,商朝陷入了近百年的内乱争权之郑这段历史充满了曲折和波折,但商王朝的兴衰历程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值得我们铭记。

武丁中兴

据文献记载,自商汤开国,盘庚迁都之后,直到武丁称王,商朝才真正进入了他的顶峰阶段,因此历史上有武丁中兴之。而武丁朝为什么能够兴盛呢?据和一个传奇女子息息相关,这位女子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王后妇好。武丁的妻子妇好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女性,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 1976 年在安阳屯村西发现的 5 号墓中随葬的青铜器上大都刻有妇好铭文,墓主是武丁的妻子妇好。他是十分活跃的女政治家、军事家,亲自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在贤臣和贤内助的辅佐下,武丁对内整顿吏治,改进税收,发展农业生产,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武丁雄心勃勃,开疆拓土,商的领土逐渐扩大,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商的国力达到历史鼎盛期,被后世称为“武丁盛世”。

妇好不仅能够实时征战沙场,让敌军闻风丧胆,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她又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姓好,妇是亲属称谓,先秦女性姓写在最后。

据铜器铭文记载,妇好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

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着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对巴方作战中,率领沚布阵设伏,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是为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

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曾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竭心尽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和特权,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卒于武丁时期。

妇好深受武丁宠爱,每当妇好单独出征凯旋的时候,武丁总是出城相迎,有一次一直迎出 80 多公里。妇好很受宠爱,还体现在他是主持祭祀的占卜官。商朝时期,人们迷信鬼神,崇尚命,因此祭祀是重要的国事之一。祭祀可以是国家重要事务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当然,这也明妇好本身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地位。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总之,妇好是商朝历史上的传奇女子,她的勇敢和智慧为商朝的兴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没有记载的几个世纪。在公元前17世纪至前1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留下重要的记载。然而,与此同时,西方世界却发生了许多热闹的事情。

在公元前1650年,商王朝的八任帝子甲逝世,由九任帝子雍己继位。与此同时,希伯来部落的酋长亚伯拉罕带领着他的疲惫饥饿的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进入埃及,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公元前1220年,商王朝的二十六任帝子廪辛逝世,由二十七任帝子庚丁继位。与此同时,希伯来部落的酋长摩西率领着他的人民,从已经居住了430年的埃及出走,进入了牛奶与蜜的迦南地(巴勒斯坦)。

在西奈山上,上帝耶和华亲自授予摩西刻佣十诫》的金牌,信奉一神的犹太教由串生。尽管历史上的商朝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录,但这些西方世界的事件却令人回味无穷。

五、商朝的衰亡。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的兴起和灭亡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商朝的灭亡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就是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是商朝从仲丁开始,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的纷争,商朝前期的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遭破坏。当继位之弟死时,弟之子都不肯把王位交还给兄之子,因此造成了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局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阳甲在位时期,共经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发生在商王太戊死后,是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的集合。商王太戊是一个勤政爱民任用贤臣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使各个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然而,太戊死后,他的儿子中丁继位,开始了商朝九世之乱的序幕。

中丁在位时,商朝遭遇了灾,不得不将国都从河南的商丘迁到郑州荥阳一带。这是商朝第一次迁国都,也是“九世之乱”的开始。在中丁在位期间,东南方的夷族开始兴盛,夷族进攻商朝挑起战争,中丁虽然打败了兰夷,但是商朝的经济受到了打击。中丁在位一共13年,死后他的弟弟外壬争夺了君主之位。

外壬在位期间,商朝的国力已经有了衰落的迹象。邳族和侁族趁机先后发起了叛乱,对于邳族和侁族的叛乱外壬并没有办法。最后,外壬借助当时国力强盛的大彭国渡过了难关。外壬在位15年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功绩,死后他的弟弟河亶甲继承了君主之位。

河亶甲在位9年间,商朝国力再度衰落。在此期间,河亶甲将国度迁移到了安阳内黄。河亶甲在位期间,商朝在盟国大彭国的帮助下让邳族和侁族先后归顺,河亶甲在位期间内忧外患,矛盾重重,他却能使邳族和侁族先后归顺,可见河亶甲对商朝的稳定做出了不的功效。

河亶甲死后,其子祖乙继承了商朝的君主之位。祖乙在位期间,国都设在内黄县的安阳。然而,由于黄河下游的洪水泛滥,导致大量的庄园和百姓受到损害,生命和财产都无法得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祖乙不得不将国都迁移到河北邢台。但是,邢台也发生了河水泛滥的情况,于是祖乙又将国都迁移到邢台广宗沙丘平台一带。在他的统治下,商朝多次出兵降服了兰夷、班方等国家,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他任用贤能,使商朝的国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商朝的兴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祖乙死后,他的儿子祖辛继承了君主之位。然而,在祖辛的统治下,商朝的国力开始衰落。祖辛病死后,他的弟弟沃甲继承了君主之位,统治了25年。据记载,沃甲在位5年后病死,由他的侄子祖丁继承了君主之位,祖丁在位九年。祖丁死后,商王沃甲的儿子南庚继承了皇位,统治了28年。南庚在位期间,将国都迁移到了山东境内。南庚死后,阳甲继承了君主之位,但他只在位7年。在他的统治下,商朝内乱不断,商朝再度衰落,各个诸侯不再向商朝上贡。

在九世之乱期间,商朝的政治和经济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王室内部的纷争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削弱,各地的诸侯也趁机割据,使得商朝的统治地位逐渐下降。同时,商朝的社会经济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矛盾加剧,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商朝的灭亡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商朝末年,帝辛继位,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商纣王。帝辛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俊法,荒淫无度,宠爱女人。纣王的妻子妲己也被后世刻画成狐狸精的形象。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直到周军出师伐商,牧野战败,商纣王见大势已去,于是在鹿台自焚而死。

最终,商朝彻底灭亡,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统治。

至于,红颜祸水、迷惑纣王、干涉朝政、倒行逆施的千古罪人——苏妲己,那只不过是她非常能力,颇似商代女将军妇好,才得到纣王的信任和重用而已。也正是这种信任和重用,才遭到一大批贵族、官吏等嫉妒或诬陷,她是狐狸精,利用美色迷惑纣王,并在纣王的默许下做一些干涉朝政、倒行逆施的事来。残害诸侯、迫害人民等事情,简直就是她给后饶第一印象。

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他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商汤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领袖,他在统治期间积极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以王权为中心的封建制度,王权是商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商朝的社会结构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阶层,其中贵族是社会的主要统治者,平民则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奴隶则是被奴役的人。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主要依靠黄河的灌溉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商朝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主要生产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工艺品。商朝还是中国最早的商业中心之一,商人们通过水路和陆路进行贸易,商业活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在文化方面,商朝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商朝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商朝的祭祀活动十分盛校

商朝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侵略所致。商朝后期的王朝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朝的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纣王,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科技和生产力远超同时期任何国家。

商朝时期的文字和青铜器,

是华夏文化基因中重要组成部分。

商朝时期不断的强盛和壮大,

彻底纳入淮河一带的东夷和百越部落,

使华夏范围从华北平原一带逐渐外阔。

对于中华文明史来,商朝具有伟大的贡献。

总的来,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接有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

总之,商朝的灭亡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事件,其中九世之乱是导致商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在商朝末年,箕子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贵族精英。他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在音乐和诗歌方面也有极高造诣,但却未能得到商纣王的赏识和重用。他的怀才不遇,使殷商王朝失去了挽狂澜于既倒的最后机会,是商朝晚期令人惋惜的一件事。

所幸的是,箕子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思想体系,最终被西周王朝的统治者所消化吸收,成为国家行政制度的根本大法,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通过《史记》中的四个历史故事,来了解箕子的生平和事迹。

故事一:,远见明察,见微知着

《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bēi );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这段话意思是,箕子是纣王的亲戚,他目光远大,明察秋毫,善于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洞察人性的本质,预见未来的行为。当箕子看到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吃饭,就叹息,他现在用象牙筷,以后必定用玉杯。用了玉杯之后,又必定惦记远方的奇珍异宝。这样一来,车马宫殿的奢靡风气就从这里开始了,国家就会一蹶不振。

那么,箕子与纣王的亲戚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呢?《集解》和《索隐》引用马融、司马彪的考据认为,箕子名胥余,是纣王的诸父(同姓诸侯,伯或叔)。箕是国名,子是爵位。另有一种观点,服虔、杜预认为,箕子是纣王的庶兄。

另据《尚书·商书·微子》记载:“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孔安国注:“父师、太师、三公,箕子也。少师、孤卿,比干也。”

从这段史料来看,箕子在商朝的职务是太师,位列三公,属于社稷重臣。

故事二:明哲保身,寄情琴瑟

《史记·宋微子世家》:“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箕子在劝谏无效的情况下,没有像微子启那样逃走,是因为他不愿意通过彰显君王的恶行,来取悦于人民,树立自己的个人威信。这明箕子恪守为臣之道,是一位心底无私的正人君子。

二是箕子为了自保而装疯,在隐居生活中,时常以手击打琴瑟,抒发悲伤情绪,并且写下了流传后世的乐曲“箕子操”。这种在不得志时寄情琴瑟、洁身自好的处世态度,正是孟子所的“达则兼济下,穷则独善其身”,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大夫精神。

故事三:不言殷恶,授君以法

《史记·周本纪》:“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道。”

这段话意思是,周武王在战胜商朝之后,曾经询问箕子殷商灭亡的原因。箕子不忍心殷商的坏话,就跟武王谈论如何保存已灭之国。武王也意识到失言了,觉得很惭愧,就向箕子请教道。于是箕子毫无保留地将治国大法传授给他。

后世文人对箕子的这种高尚品德赞叹不已。唐代柳宗元在《箕子碑》一文中写道:“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让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意思是,《周易》里面讲,箕子在蒙难中不敢显露才智。等到改朝换代,人民安定,就将治国大法传授给圣明君主。周朝因此能够序次伦常,创立典章制度。

故事四:感时伤怀,不忘故国

《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这段话意思是,箕子被周武王封到朝鲜,有一次回来朝拜周子,经过殷墟故城时,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于是伤心不已,很想大哭祭奠。但毕竟已是周朝,不可以这样做。又不能如妇人般哭泣,于是创作了传唱后世的《麦秀之诗》。诗中写道:麦芒尖尖麦子抽穗,禾黍油油茁壮生长。他这个姣美少年啊,不与我交好!所谓狡童,就是纣王。殷商遗民听了,没有一个不流泪的。

这个故事表达了箕子对纣王不听劝谏、导致殷商覆灭的痛惜之情,表明他不仅是一位才能卓越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还是一位感时伤怀、不忘故国的浪漫诗人。箕子悲悯殷商覆灭的故土情怀,深深打动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对箕子十分崇敬,在《楚辞·问》中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佯狂。”

《吕氏春秋》对箕子虽有经纬地之才,却郁郁不能伸其志,表达了深深的惋惜:“穴深寻,则人之臂必不能极矣,是何也?不至故也。智亦有所不至。所不至,者虽辩,为道虽精,不能见矣。故箕子穷于商,范蠡流乎江。”

意思是,洞深八尺(古代八尺为“寻”),饶手臂就不能探到底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手达不到的缘故。智力也有达不到的地方。智力所不达之处,游的人无论怎样能言善辩,所讲的道理无论怎样精细入微,也不能使他看见。所以啊,箕子还是被商纣王所囚禁,范蠡不得不飘泊于江湖。

喜欢幻梦文明游戏请大家收藏:(m.fhxs.com)幻梦文明游戏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元皓传 带着淘宝回大唐 人在综漫,获得修罗去打怪 千金养成 修行之征途 明末边军一小兵 重生之军营红妆 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 玉本顽石 法术即真理 白切黑徒弟与呆萌师尊 留学法师 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 姐姐,我来教你爱我 凤星现,天下见 末日胎穿,改变全家命运 欠债走投无路?我挖出十亿金矿! 重生后渣了皇帝就跑路 修罗武神 重生鹿鼎记,韦小宝成神
经典收藏 北宋群英录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南宋特种兵 远征欧洲 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红楼:开局离贾家我无敌战神归来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再次回到明朝 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 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 迷失在一六二九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大唐朝请郎
最近更新 杀敌就变强,我靠杀戮成就绝世杀神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立渊传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三国之争霸天下 我,大楚最狂太子 我在大明开医馆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小神禹月初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幻梦文明游戏 玲逸 - 幻梦文明游戏txt下载 - 幻梦文明游戏最新章节 - 幻梦文明游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