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这次做得不错啊,一口气要到两个办法,等到之后验证无误,大明可就不缺钱了。”
朱元璋还在心心念念他的大明帝国,如今没钱没银什么都做不了,实在是焦虑不已。
“哼,不过是赚钱的法子而已,瞧瞧你那点出息!”
陈平看着喜不自胜的朱棣,心头郁闷,摆摆手下了逐客令:
“现在赚钱的法子都给你们了,相信你们两个这会儿也没什么心思听课,都拿着法子滚吧。”
“谢先生!”
朱雄英和朱棣正要告退。
朱棣心中兴奋不已,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造一批琉璃和香水,狠狠地去爆富人们的金币了!
同时他也在心里暗暗佩服自己,多自己笨,可自己这次可是弄到两个赚钱的法子!
这功劳可不,回去后肯定是能让父兄刮目相看!
陈平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开口道:
“差点忘了,你们这两都不用来上课了,你们各自好好尝试自己赚钱的法子,分析分析里面蕴含的东西,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等到之后上课,我会亲自检查你们的学习进度。”
“学生遵命!”
朱雄英和朱棣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当即点头应下。
“朱棣,我给了你两个赚钱的法子,所以相关的调查报告,你得给我准备两份,否则我拿你是问!”
陈平也不管朱棣的身份是身份尊贵的燕王还是未来的永乐大帝,在他这里谁也别想白占便宜。
“啊?”
朱棣闻言满脸郁闷,没想到自己一时间的聪明居然给自己挖坑了。
“啊什么啊,还不快滚,留在碍眼做甚!”
陈平冷哼一声,直接就将朱棣和朱雄英他们赶了出来。
……
诏狱外。
朱棣和朱雄英拿着几页纸走了出来,迎面可见朱元璋、朱标和李善长走了过来。
尤其是朱元璋走路大步流星,两三步就走到二人面前。
“父皇!这一次你可要帮帮儿臣啊!”
朱元璋还没开口要看看这些纸上写的是什么,朱棣就已经委屈巴巴地开口了:
“我一个人哪里能做两份家庭作业,这要是都做得不好,陈先生肯定不会放过我的!”
“父皇,您看看我这次为了大明,可是冒着得罪陈先生的风险弄来的两个赚钱之法,怎么也不能看着儿臣受罪吧!”
朱元璋本来兴奋地迈出去的退火闻言又给收了回来,咳嗽两声,板着脸训斥道:
“老四你这是什么话,先生给你布置家庭作业是想让你有所成长,咱要是帮了你,岂不是害了你?而且咱身为一国之君陪着你做什么家庭作业,岂不是让人笑话?”
朱元璋很是直截帘地一口回绝了朱棣的请求。
“兄长!”
朱棣看着板着脸的朱元璋,心头发凉,又将目光投向朱标。
朱标这会儿已经在看朱雄英的养猪“秘方”,瞧见朱棣在看自己,连连摇头,苦笑道:
“四弟,兄长也是爱莫能助,你看看这法子上写的,要阉割猪仔,我哪能让雄英这样的四岁娃娃去做这种事情啊,这不得让我来从旁协助?实在是没时间再来帮你了。”
陈平为什么要给朱雄养猪的秘方?肯定就是考虑到了朱雄英有个当皇帝的爷爷和当太子的父亲。
给了朱雄英,就相当于给到朱标的面前,养猪这些步骤自然是不会让朱雄英亲自去做的。
朱标会这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朱棣感觉有点牙疼,可偏偏对方给出的理由也很是充分,让他无从下手。
“那么韩国公呢?”
朱棣无法,最后只能将目光投向李善长。
哪知李善长也是连连摇头,无奈拱手道:
“燕王殿下,非是微臣不愿相助,只是现在内阁正忙着官员制度改革,微臣身为内阁大臣,每也是从早忙到晚,实在是没那个时间啊。”
“什么?都没有时间?”
朱棣闻言实在是无奈至极,想找人分担一二都做不到。
其他的外人不能顺便找,一来别看陈平讲得很随意,可实际上他讲解的知识在朱元璋等人看来是属于机密中的机密,等闲不会让外人知道。
朱棣自然不可能主动告诉外人,泄露陈平的知识。
再来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外人,又怎么可能懂得什么社会民生、政治经济这些东西?
若是有时间跟对方解释清楚,那朱棣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去把两份家庭作业给完成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朱元璋也没有做得太过分,只是许诺道:
“老四,这些事情你就不必太过操心了,等到回到皇宫,咱就会召集最顶尖的工匠,让他们先把土制高炉建造出来,等见到了钱,有什么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
朱棣苦笑,又没胆子反驳自己的老父亲,只能点点头。
……
朱元璋至少在这点上没欺骗朱棣,实际上在知道土制高炉的作用和重要性后,他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建造出来。
于是回到皇宫后,他第一时间就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
因为这次是要建造土制高炉,所以叫来的工匠就不是什么木工木匠了,而是泥瓦匠、铁匠、石匠等匠人。
“吾等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一众工匠在大殿上颤颤巍巍的向朱元璋行礼,低着脑袋,头都不敢抬一下。
面对皇上,他们心中既有害怕也有几分期待。
之前应府的木匠们领了制造织布机的任务,日子一比一滋润,这让其他行业的匠人们看得眼热不已。
其他的匠人们看见木匠们捣鼓那什么织布机,还藏得严严实实,外人想看一眼制造过程都难如登。
再加上有朱元璋的圣旨和锦衣卫的严密看护,其他匠人们只能看着木匠们挣钱眼馋不已。
而现在朱元璋将他们这些匠人召集起来,就让他们心思开始活络了。
毕竟他们只是遵纪守法的普通老百姓,手上没犯过事,皇帝召见他们自然不是他们犯了什么错。
思来想去,不就是图他们的手艺吗?
只是话虽如此,但是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若是皇上果真提出要求,而他们又无法完成的话,可以同样也是倒了大霉。
喜欢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请大家收藏:(m.fhxs.com)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