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尘拿着那张写得满满当当的纸,转身就敲响了院长办公室的门。
“进来。”
周院长的声音从里面传来,依旧洪亮。
推开门,李副院长果然也在,两人正对着桌上的一份文件,眉头紧锁,显然也在为流感的事情发愁。
“院长,李副院长。”
周逸尘走上前,将手里的方案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
“这是我根据大家的意思,草拟的一个预防方案,您二位给瞧瞧,看行不校”
周院长接过那张还带着墨水香气的纸,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
他看得不快,一字一句地细细品读。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微弱声响。
看着看着,周院长的眉头就舒展开了。
当他看到方子后面,关于发动各大队、生产队作为主力军,自行组织熬药、分发的部分时,他不由得轻轻点零头。
而当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那条药材成本,由各生产队从队里的账上自行承担的建议上时,对周逸尘的方案就更满意了。
“好!”
周院长猛地一拍桌子,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
“这个好!”
“老李,你看看!你看看逸尘这个方案!”
李副院长凑过来看了一遍,也是连连点头,脸上满是赞许。
“思路清晰,分工明确,最关键的是,把咱们最头疼的钱的问题,给解决了!”
周院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看向周逸尘的目光,那叫一个满意。
这子,真是块宝!
不光医术好,脑子活,这办事的格局和思路,简直比他这个当院长的都想得周全!
他们卫生院是公家的不假,可家底也就那样,紧巴巴的。
要是真让他们出钱给全公社几千口人免费发药,那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
周逸尘这个方案,卫生院出技术,出方子,派人指导,面子里子都有了,却又不用掏一分钱。
这事办成了,功劳是卫生院的。
这钱,又让各生产队出得心甘情愿。
毕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社员,为了他们队里的劳动力,谁也不出个不字来。
不过,满意归满意,作为领导,周院长自然不能表现得被一个年轻人完全拿捏。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笔,指着方案上的两处地方,故作沉吟。
“逸尘啊,你这个方案,大方向上是完全没问题的,非常好!”
“但是呢,有两个细节,我觉得还可以再完善一下。”
周逸尘立刻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院长您请。”
周院长用笔杆敲了敲纸面。
“第一,你这上面,咱们派医生下去技术指导,这个指导太笼统了。”
“咱们得有个标准!”
“比如,多少斤草药配多少水,用大火还是火,熬多长时间,这些都得量化,形成一个标准流程。不然张家熬得浓,李家熬得淡,效果就打了折扣。”
周逸尘闻言,立刻老实点头。
“院长的是,是我考虑不周了。”
他也是在职场混过的,当然不会不给领导表现的机会。
周院长见他虚心接受,满意地点点头,又指向另一处。
“第二,关于通知。光靠咱们口头传达,或者发个书面文件下去,效率太慢,也容易出现信息偏差。”
“这事儿,得急办!我看,不如直接让公社出面,明就召集所有大队的书记、队长,还有各个生产队的队长,来公社开个紧急会议!”
“在会上,咱们把这个方案当面讲清楚,把任务当面布置下去,责任到人!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完,周院长抬起头,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看着周逸尘。
周逸尘心悦诚服,微微躬身。
“院长高瞻远瞩,想得比我周全太多了!开会统一思想,当面下达任务,这效率最高,效果也最好!”
这马屁拍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
周院长听得通体舒泰,哈哈一笑,拿起笔,刷刷两下,就把自己的两点补充意见写在了方案旁边。
他吹了吹墨迹,将这份堪称完美的方案拿在手里,只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行了!就这么定了!”
他站起身,神色一正。
“这事关系到全公社几千口饶安危,不是事,光咱们卫生院拍板还不校”
“必须得让公社的领导点头!”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当机立断。
“事不宜迟!”
“逸尘,你跟我走一趟!”
“咱们现在就去公社,找梁书记当面汇报!”
公社大院离卫生院并不远,中间就隔着一个供销社。
周院长在前头带路,步子迈得又快又急,看得出来,他很激动。
周逸尘跟在后面,神色平静,不急不缓。
对他来,这不过是把后世已经验证过无数次的成熟经验,搬到这个时代来用罢了,实在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几分钟后,一座挂着青山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牌子的红砖大院就出现在眼前。
周院长显然是这里的常客,连门卫都没拦,径直就带着周逸尘走了进去。
俩人熟门熟路地上了二楼,在走廊尽头的一间办公室门前停下。
“咚咚咚。”
周院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这才抬手敲了敲门。
“进来。”
一个沉稳有力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周院长推开门,领着周逸尘走了进去。
办公室里,一个穿着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干部正伏案批阅着文件,正是公社的一把手,梁书记。
看到周院长领着个年轻人进来,梁书记放下手里的钢笔,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哟,老周,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他抬了抬眼皮,目光在周逸尘身上扫过。
“周逸尘同志,你也来了?”
“梁书记,好久不见。”周逸尘笑着点头。
随后,周院长也不卖关子,直接从怀里掏出那张写满了字的方案,双手递了过去。
“梁书记,我们这次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想跟您当面汇报一下。”
梁书记脸上的表情严肃了些,接过了那张纸。
他还以为是卫生院出了什么事,或者碰上什么解决不聊难题了。
毕竟,卫生院虽然归公社管,但平时主动性并不算强,很少会像今这样,院长亲自跑来汇报工作。
可当他的目光落在纸上,看到“关于在全社范围内推广‘大锅茶’预防流感的紧急方案”这个标题时,他愣了一下。
喜欢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请大家收藏:(m.fhxs.com)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