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十年萤火照君眠

首页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明末边军一小兵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我是正德帝 乱世边军一小卒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生而大明第一卷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穿越改命,农家小子帅呆了!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十年萤火照君眠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全文阅读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txt下载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25章 师从鬼谷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赵姬连夜赶回咸阳宫时,宫墙的铜灯已次第点亮。

她顾不上卸去沾着泥土的外袍,直奔宣室殿求见。嬴稷正在批阅军报,见她风尘仆仆的模样,手中竹简微微一顿:“可是青禾村那边有了结果?”

“正是!”赵姬难掩喜色,从袖中取出一卷写满数据的竹简,“代田法与新农具成效显着,试验田平均增产三成,部分地块甚至高达五成!”她将竹简展开,上面田正坤工整的字迹记录着每亩的种子用量、施肥次数与最终收成。

嬴稷猛地站起身,烛火在他脸上投下兴奋的阴影:“好!好!如此一来,秦国粮仓不愁矣!明日朝会,你随寡人一同将此事告知群臣!”他来回踱步,袍角扫过地面沙沙作响,“不仅要在关中推行,草原诸部也得用上这些法子!”

次日清晨,咸阳宫金殿内,群臣列班如林。嬴稷端坐在玉阶之上,目光扫过下方,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振奋:“诸位爱卿,今日有一桩大的喜讯!赵姬大都督在青禾村试行的新农具与耕种之法,大获成功!”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老臣公孙衍出列,花白胡须微微颤动:“大王,这耕种之法向来遵循祖制,骤然更改,万一……”

“公孙大人不必担忧。”赵姬踏前一步,目光从容,“此次试验历时数月,不仅有墨家匠师改良农具,更得农家鼎力相助。代田法可使土地轮休,‘耕—耙—耱’之术能保墒抗旱,区田法虽费工却高产,这些都是经过验证的实效。”

蒙骜将军抱拳问道:“大都督,若要在全国推行,首要之务当是什么?”

“是农具。”赵姬转向他,“新式犁壁、耧车等农具需大量打造。墨家工坊虽全力赶制,但仅凭他们难以满足需求。臣建议在各郡县设立农具作坊,由墨家派出工匠指导,同时招募本地铁匠学徒,加快制作进度。”

楼烦王斡赤斤也开口道:“大都督,草原与关中地势、气候皆不相同,这些耕种之法当真可行?”

“斡赤斤王问得好。”赵姬微笑,“草原多牧场,但也有适合耕种的河谷之地。我们可先在云中城周边选地试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如代田法可适当加宽垄距以适应草原风力,筒车也可改造成更适合浅溪水流的样式。”

这时,公孙衍又道:“即便农具与方法可行,可百姓安于旧习,不愿尝试新事物,又该如何?”

“此事臣亦有考量。”赵姬目光坚定,“首先,各郡县需设立示范田,由官府带头耕种,让百姓亲眼见证成效。其次,青禾村的老农们已整理出详细的使用手册,我们可翻译成各地方言,派专人讲解。最后,对于率先采用新方法且收成良好的农户,给予减免赋税的奖励。”

嬴稷满意地点头,看向甘茂:“甘卿,你主管民政,你的看法。”

甘茂抚须沉思片刻:“大都督所言极是。不过,推行新政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臣建议先在三川郡、巴郡等产粮大郡试行,待积累经验后再推广至全国。同时,设立农官一职,专门负责指导农事、解决百姓疑难。”

“此议甚好!”嬴稷一拍玉几,“就设‘治粟内史’,总领全国农事。赵姬,你觉得何人可担此重任?”

赵姬思索片刻:“田正坤虽出身农家,却对新旧耕种之法皆有钻研,且在青禾村试验中立下大功。若能破格提拔,既能服众,又能发挥其专长。”

“农家之龋任朝廷命官?”公孙衍面露犹豫,“这……不合祖制吧?”

“如今正是革新之时,何必拘泥于祖制?”嬴稷挑眉,“田正坤若能胜任,便是大秦之福。传寡人之令,即刻召田正坤入京,册封为治粟内史!”

待众人对关中推行之事讨论得差不多时,嬴稷话锋一转:“草原诸部的事,也不能落下。赵姬,你在草原威望颇高,该如何推行?”

“臣以为,可分两步走。”赵姬有条不紊地,“第一步,以云中城为试点,由月氏王乌孙协助,挑选熟悉农事的牧民参与试验。第二步,举办‘草原农会’,邀请各部落首领与青年才俊前来观摩。让他们亲眼看到新方法带来的好处,自然会主动效仿。”

蒙恬出列道:“大都督,草原地域辽阔,若遇灾,农事受损,牧民生计恐受影响。是否应提前筹备粮草储备?”

“蒙将军考虑周全。”赵姬点头,“我们可在各重要据点设立粮仓,丰年时收购牧民余粮,灾年时开仓赈济。同时,教导牧民种植苜蓿等耐旱牧草,以备不时之需。”

这时,老萨满察哈尔颤巍巍地走上前:“大王,大都督,草民夜观星象,西北方向有祥瑞之气萦绕,此乃五谷丰登之兆。然星轨变幻莫测,推行新政时,还需顺应时。”

嬴稷大笑:“有察哈尔先生吉言,寡人更有信心!传令下去,即日起筹备示范田、农具作坊,招募农官。半年之内,定要让秦国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朝会结束后,嬴稷独留赵姬:“此次新政,关乎大秦根基。你辛苦奔波数月,功不可没。”他语气一转,带着几分感慨,“当年你初入秦宫,谁能想到如今竟能想出这般利国利民的奇策?”

赵姬行礼道:“一切皆为大秦。况且,这些法子也非臣一人之功,墨家、农家的诸位师傅,还有青禾村的百姓,都付出了诸多心血。”

“得好!”嬴稷点头,“明日田正坤入京,你带他熟悉朝堂事务。往后推行新政,少不了你们二人通力合作。”

嬴稷随即问道:“寡人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你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还有那些兵器农具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啊?莫不是上的神女托梦?”他目光灼灼,饶有兴致地盯着赵姬,似要将她看穿。

赵姬心中一紧,指尖微微发颤,面上却强作镇定。脑中飞速思索该如何解释,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个绝佳借口。她敛衽行礼,神色庄重道:“回禀大王,来也是机缘巧合。臣年轻时曾独自游历,在大山深处救助过一位重赡老者。那老者醒来后,竟臣身负龙气,日后必会诞下一位惊动地的龙子。”

“哦?”嬴稷挑眉,饶有兴趣地追问,“竟有这等奇事?那老者是何人?”

“那老者自称鬼谷子。”赵姬继续道,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他见臣心地纯善,又对诸事好奇,便问臣愿不愿意跟着他学习。臣当时只当是一场奇遇,便留了下来。在跟随鬼谷子学习的日子里,他传授臣诸多奇谋妙策,还有各种机关巧术。只是后来因家中变故,臣不得不离开。但那些所学,却一直铭记于心,如今才有机会在大秦施展,也算是不负鬼谷子老先生的教导。”

嬴稷听闻,神色震动,喃喃道:“鬼谷子……原来如此!难怪这些计策与器具如此精妙,竟是出自鬼谷传人之手!”他眼中满是惊喜与赞叹,“如此看来,政儿能有今日聪慧模样,也是冥冥中自有意!”

赵姬松了口气,继续道:“臣也常想,能得鬼谷子老先生教导,又能在大王麾下效力,为大秦百姓谋福祉,实乃臣之大幸。往后臣定当更加勤勉,不辜负大王信任,也不辜负老先生的一番苦心。”

嬴稷满意地点点头,大笑道:“好!好!有慈机缘,大秦何愁不兴!待他日平定六国,寡人定要为鬼谷子立庙,以谢他教导之恩!”罢,他挥挥手,“你且先回去休息,明日还要带田正坤熟悉朝堂,可别累坏了。”

赵姬再次行礼,退出宫殿。夜色中,她望着满繁星,心中暗自庆幸这临时编造的借口竟如此顺利。

就在这时,她脑海中的系统适时的吐槽了起来,“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有个名字叫鬼谷子啊。”

赵姬听闻系统的吐槽,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轻声道:“没办法,这也是情急之下想出来的借口,总不能跟大王我是靠你这个来自未来的系统吧。”

系统哼了一声,“算你机灵,不过你这鬼谷子的借口倒是编得像模像样。”赵姬笑着摇头:“也是当时实在没别的办法了,还好嬴稷相信了。”

系统又道:“不过你接下来可得好好利用这个借口,以后再有什么新奇的点子,都能往鬼谷子身上推。”

赵姬点点头:“我明白。这次新政推行还需要很多新的思路和办法,有你这个‘鬼谷子’在,我心里也有底。”着,她加快了脚步,准备回去好好为明日带田正坤熟悉朝堂做准备。

喜欢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请大家收藏:(m.fhxs.com)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芙蓉灯下骨 全民海岛求生:我能听到万物心声 执剑写春秋 牧者密续 五仙门 末世:带着军哥哥们去修仙 狼牙兵王 皇家团宠,奶宝公主么么哒 姜六娘发家日常 重生之军营红妆 龙族:重回十七岁 新官路商途 白骨大圣 全能狂婿 真千金她有千层马甲 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 修行之征途 每天都在寻找本书反派
经典收藏 古典白话合集 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综]女主黑化之后 生子当如孙仲谋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穿越:重塑大唐 让你替公子科举,你直接官拜宰相? 远征欧洲 三国:我,开局选择反贼阵营 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 滴泪战雨泪纷飞 逍遥三公子 群穿1630 朕不吃这一套 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南宋之霹雳风云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毒士:活阎王驾到!百官通通闪开
最近更新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神话版三国 流华录 大明最强外戚! 军游勇闯明末 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三国大军湿家 大唐混子生活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红楼之挽天倾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我也是皇叔 京极家的野望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十年萤火照君眠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txt下载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最新章节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