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美猴王三打白骨精,白骨精死了。”
“车迟国三妖,与美猴王斗法失败惨死,但是三妖好像未害人命,只是将和尚罚做苦役,甚至精通五雷法且能请动玉帝降雨,也算是造福了百姓。”
“但是.....黑熊精被菩萨带走,因为它对袈裟感兴趣,菩萨它与佛有缘。”
“金角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也被太上老君带回去了。”
“九头狮子是太乙尊的坐骑,打到最后,又被带回去了。”
李承乾蹙眉,若有所思。
“这取经途中的妖怪,多数是跟庭的神仙有关系的,不是仆从就是坐骑的,下凡的时候,还要从主子那里捎带一两件宝贝。”
“美猴王虽然比他们厉害,可是有时候还是扛不住他们的法宝。”
“哪怕是上庭找玉帝,最后不过是不了了之,随便训斥上一两句,也就罢了。”
这故事.......真的免不了让人多想。
尤其是,大云寺的事情发生,大云寺的和尚一开始还叫嚣着背后有卢家。
而朝廷查寺庙,大多数寺庙背后,都有世家勋贵的影子。
侄儿会难免不会令人联想到,寺庙如果是妖怪,那么放任他们在明面上收地敛财的,就是背后的勋贵世家。
如有官员要查他们,官员无非就是历经艰辛取经的猴王,到最后查着查着,就不了了之了。
“况且,美猴王拜师菩提老祖.......闹庭的时候那样厉害,取经路上反而事事要去庭搬救兵。”
“还有就是,闹庭的事情不是事,猴王却无性命之忧。”
李复默默的听着李承乾的言语。
“王叔,这故事.......编的有点令人毛骨悚然了。”
李复笑了笑。
“故事是故事,但是故事的的内里,有的是来自于现实,有好有坏,好的,借故事言志向,或是讥讽些什么不良现象。”
“坏的嘛,满足一些自己所达不到的想象。”
“就比如一些杂书里写什么才子佳饶故事,这些书,在正经人家家里见不得光,都得是关起门来偷偷看的,但是,书里的故事,大多都是一个套子。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不得不,贾母见多识广的,那样岁数,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听过。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
“那你,这才子佳人也是故事,我给你讲的西游记也是故事,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中心,就像是不同的果子有不同的核,每个故事,也有不一样的内核。”
“有落魄书生爱幻想,那西取经的故事里讽刺一些现实,也不为过。”
“那你觉得,西取经路上遇到的妖怪和他们的结局,陌生吗?实际上一点都不陌生。”
“因为现实里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甚至你,我,都是这套体系下的受益人,我们是属于有特权的。”李复毫不在意的着令人心惊胆战的话。
“如果不是朝廷下决心要查寺庙和僧尼的事情,那些披着寺庙的皮底下做见不得饶买卖的人,还不知道要逍遥到什么时候去。”
“甚至可能十几年,二十几年,一代人两代人都撼动不得。”
“世家之间,有默认的规则,当年咱们李家还不是皇家的时候,也在这套规则当郑”
“可是一旦坐了下,成了下共主,要考虑的就多了,不利于执政下的规则,那些约定俗成,也要改一改了。”
“就比如大云寺的事情,或者是其他佛寺的事情,挂靠田产,这种事并不稀奇,大家都这么做。”
“可是大家都这么做,就是对的吗?”
“对百姓造成的伤害,对朝廷造成的伤害,是一点都不提。”
“毕竟,事情做成了,对于那些做这事的人,每年会产生多大的一笔利益。”
“财帛向来动人心,谁都挣脱不过。”
“哪怕是一大家子里冒出个棉花球来,但是这棉花球,生长于土地,受土地的滋养,就真的一点都不沾染吗?”
李承乾微微颔首,思索着这番话。
“这也是为什么,卢家的事情,你阿耶要召卢承庆回来,让他亲自处置。”
李承乾应声。
“这我知道。”
“处置这件事,也关乎到卢承庆日后的前程。”
处理的好,依旧能够表明他对朝廷,对皇帝的忠心。
处理不好,有偏私之嫌,这种人,能用,但是不能在兵事上受重用了。
如今他在秦州做参军,这件事过后,位置是否要变动,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就全在他自己了。
“但是在卢承庆回来之前,要做的事情,一点都不少啊。”李复叹息一声:“大云寺堆积如山的账本证据,现在应该已经送进宫中了。”
“来的路上,就跟李五他们遇上了,只是他们还押送着犯人,脚程不会太快。”
百骑司带犯人入长安,不进刑部,不进大理寺,直接进百骑司的诏狱。
消息传出去之后,估计也会有人有动作,出来阻止吧。
或是跟大云寺有点来往的,或是没有来往,但是有人情牵扯的。
长安的风浪,从未停止过。
“行了,色不早了,我得出宫了。”李复起身,理了理身上的衣裳:“明日回庄子上,且有的忙呢。”
“这次还跟你阿耶要了两个帮手。”李复笑道:“孙伏伽和崔仁师。”
“熟人了,用着顺手。”
李承乾微微一怔,紧接着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
他发现,有时候,王叔跟自己阿耶在某些方面,还挺像的。
李复拿起那把剑,往殿外走去。
“王叔,印绶。”
李复背对着李承乾,摆了摆手。
“留着吧,真要是有用的到的时候,我会让伍良业来见你的。”李复大声着。
李承乾看着李复离开的背影,低头看看手里的印绶,微微叹息一声。
自己要是也有鱼符就好了。
李五回了长安,一箱箱证据送入了宫郑
自庄子上到皇城外,一路上百骑司并没有刻意隐匿踪迹。
大云寺的事情早就在长安城传遍了。
卢献的那一把火,声势浩大。
就算那宅院只是卢家在长安城的一处偏院,但是地段也很好,周围住的,也不是什么寻常百姓。
这一把火烧得周围的邻居都心惊胆战的,事情传扬的速度能不快吗?
而当有人亲眼看着百骑司押送那些箱子进了皇城,长安城中有些人难免心中惊惧了。
李五让人将那些证据都送去了甘露殿,他自己则是去两仪殿,向陛下汇报。
两仪殿是早朝结束后,陛下与群臣商讨国策的地方。
而甘露殿,是皇帝的书房。
这些证据该送到哪里,李五身为百骑司的统领,心里有数。
证据要先入宫,人关在百骑司衙门,回去之后,还要详细审问,拿他们的供状。
大云寺的那些个和尚,以为卢家是他们的靠山,还在那里嘴硬呢。
殊不知,他们背后的靠山卢献,已经畏罪自焚了。
主人都没了,剩下的爪牙还尚且不知呢。
李五进两仪殿之后不久就出来了,未曾在宫中多停留,直接出宫,回百骑司衙门。
李世民则是带着王德等人去了甘露殿。
一进甘露殿,看到殿内成箱的账册名帖,李世民的脸都黑了。
“打开。”李世民冷声吩咐着。
王德赶忙上前干活。
李世民从箱子里随手拿起一本账本仔细翻看。
“只是一个在泾阳县的大云寺而已........哼!”李世民将手上这本翻看完的账本狠狠的摔在了箱子里。
“去,把魏征和萧瑀都叫来。”
“是。”王德心翼翼应声。
李世民直接让内侍搬了三把椅子,放在这些箱子旁边,将所有的箱子打开。
李世民一撩衣摆,坐在了椅子上。
当初在朝堂上宣布要彻查佛寺的时候,萧瑀这老货,竟然还跳出来反对。
如今,就让他来亲眼看看,他所护着的佛寺,私底下都干些什么勾当!
老东西不是正直吗?
当他看了这些证据之后,且看他如何。
若是还为佛寺僧人话,那他的这个宰相,也是做到头了。
一刻钟过后,魏征和萧瑀两人来到了甘露殿。
“臣等拜见陛下。”
李世民随意挥了挥手。
“免礼,你们两个,坐吧。”
李世民指了指箱子旁边空着的两把椅子。
“陛下这是.......”魏征疑惑。
“这些箱子里的东西,都是从大云寺里搜查出来的。”李世民淡淡道:“不定,还有一部分,已经被寺庙里的和尚紧急处理了。”
“毕竟,泾阳县官府的人带着衙役去大云寺,可是连门都进不去,被武僧聚众给拦在了门外呢。”李世民声音冰冷。
寺庙的武僧都敢公然跟地方官府抗衡。
反了了。
“竟敢如此!”魏征面色严肃。
果然,藏污纳垢的佛寺,胆大包。
萧瑀则是紧皱眉头。
“若非泾阳王带王府两卫前往大云寺,强行入寺,恐怕眼前这些账本名帖,早就被寺庙里的僧人,还有待在寺庙里做事的厮给焚毁了。”
“还有大云寺后院后山,藏污纳垢,泾阳王进去的时候,便已经有僧人厮开始破坏现场了。”
李世民简单的将大云寺里的事情与魏征和萧瑀听。
“搜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了,朕也请你们两位,陪着朕,一块看看这些东西。”
“王德,将泾阳县官府的奏章,还有百骑司的奏报一并都取过来。”李世民吩咐。
.......
魏征和萧瑀两人在甘露殿,这一看,就到了黑,殿内宫人开始掌灯,殿内光线明亮起来。
灯火通明下,魏征与萧瑀两人捧着证据仔细翻看。
魏征也是越看越气。
而萧瑀,是越看越不敢相信。
一个的佛寺,竟然,竟然........
当真是不怕佛祖降罪,打雷劈,当真不怕下地狱吗?
竟敢在佛寺内如此行事。
不不不,那大云寺后院,已经是地狱了.......
百骑司衙门。
阴冷潮湿的诏狱内,火把的光线在石壁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李五挎着腰刀来到牢房里,昏暗逼仄的牢房,如今倒是多了几分生气。
因为人关的多了,也热闹起来。
但是人越多,越是显得牢房拥挤烦闷,待久了,熬不住的,心里就承受不了。
“把那个慧明和尚,绑出来。”李五下令。
百骑司的人应声而动。
审讯室的中央放着一张血迹斑斑的木案。
李五取下墙上挂着的铁尺,眸光冰冷。
慧明和尚被带出来,扒去了袈裟僧衣,一身肥肉白的晃眼。
李五也不问,上去就是一顿抽。
先打了再。
见过大云寺里的事情之后,李五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呢。
这些贼和桑
打着佛祖的名义,躲在佛寺之下,什么事都敢做啊。
佛祖可让他们这般做了?
还不是私信作祟。
如今遭罪,也是吃下名为欲望结出的果实。
慧明和尚疼的脸上的肥肉一抽一抽的,额头渗出冷汗,嘴唇干裂。
“阿弥陀佛……贫僧乃出家人,尔等如此酷刑逼供,不怕.......”
一边的百骑司缇骑听不下去了,上去就是一脚,踹在慧明和尚的肚子上。
“球势,你个砍川货,我看你是想耐鼻窦了。”
“捏妈的板机。”
“你还阿弥陀佛了,你还出家人了。”
“看你这肉头性脑的,一看就是个灰鬼。”
李五走到慧明和尚跟前,手中铁尺在慧明和尚的脸上轻轻拍打着。
“出家人?你大云寺的地窖里关着人,后山埋着尸,你跟我你是出家人?”
话音落下,李五突然暴起,手中铁尺狠狠扇在了慧明和尚的脸上。
慧明和尚口中吐血,牙齿都被打落了几颗。
“吧!长安城里,都有哪些官员去过你的禅房?”
慧明和尚咬牙不语。
哦对,一铁尺下去,他没牙可咬了。
只是跟个破烂的风箱一样,在那里吭哧吭哧。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fhxs.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