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论对话

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首页 >> 杂论对话 >> 杂论对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逍遥三公子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东晋,我来了!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综]和也的幸福生活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我的餐馆通古代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大明:寒门辅臣
杂论对话 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 杂论对话全文阅读 - 杂论对话txt下载 - 杂论对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83章 人如草木,随地而生叶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时维仲秋,予行山阴道中,见古驿亭下有老圃艺菊,霜茎纷披,紫艳映阶。圃者发白如银,手持剪枝,若治璞玉。予驻杖问曰:“观翁艺菊,枝无妄生,叶各有向,敢问‘人如草木,随地而生叶’,其理何居?”老者投剪而笑,指阶下野艾曰:“客视此草,生墙阴则茎曲,生石缝则根固,非草木有心择地,呢异而形殊。人亦犹是,非谓随俗靡然,实乃‘地’变而‘叶’应,此中自有道。”

第一折 辨草木人之象,明随化适性之理

予曰:“《诗经》言‘草木有本心’,人则有智虑,何得以草木为喻?若谓缺如草芥,随风吹转,恐失圣贤立人极之意。”

老者拾菊瓣置掌心曰:“子误矣!草木非无心,乃‘心’在机;人非无智,患在智碍性。《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地何所为?载草木而任其生,不令松为柏,不使菊作梅。人若能如草木,随所遇之地,显本然之性,便是法地之道。譬如瓦盆植松,其根盘曲,其叶苍翠,非松屈于盆,乃盆限其形而松全其气——此非‘随地生叶’,而叶自合地宜耶?”

老者引予至石崖下,见蕨草从岩缝出,叶作羽状,背敷白霜。“此蕨生绝壁,土仅寸许,然春发如羽,秋槁如铁,其叶非求奇,乃石瘠而叶厚,风劲而脉坚。今人处穷通,动辄谓‘时不我与’,不知穷通皆‘地’也:穷如石缝,通如肥壤,叶之疏密,非关地爱憎,乃草木自调生机。西方亚里士多德言‘植物依水土而赋形’,与《淮南子》‘土地各以其类生’,皆此理也。”

复指驿亭檐下蔓草曰:“此草缘柱而上,初如丝缕,及缠檐角,叶遂开张如盖。使柱移庭中,蔓必四散;使植旷野,茎必匍匐。非蔓草善变,乃‘地’有向背,叶随之倾侧。人之处世,如蔓附物,遇刚则柔,遇柔则刚,非为诡随,实乃‘地’动而‘叶’应,犹之水遇方器则方,遇圆器则圆,水岂有定形哉?《庄子》‘与物俱化’,即此‘生叶’之谓。”

第二折 征圣贤典籍之训,通东西哲思之微

予拱手曰:“翁言妙矣,然愿闻六经何以喻人如草木?西哲亦有类论否?”

老者抚膝曰:“《周易·乾卦》‘见龙在田’,龙犹人也,田犹地也,龙在田则‘利见大人’,犹草在野则‘利遂其生’。《礼记·月令》‘草木萌动,地和同’,人若与地和同,亦当如草木萌动,随阳气而发,非待外求。昔孔子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非抗寒,乃性合寒地,如菊性合秋,莲性合暑,人之处世,当知‘地’异而‘性’不移,此非‘随地’而‘失己’也。”

“陶靖节种豆南山,言‘草盛豆苗稀’,草豆非相竞,乃各占地气,豆苗稀处,草得阳而茂,豆得阴而瘦——此犹人之遇顺逆,顺境如草得肥,逆境如豆遇瘠,然豆终成豆,草终成草,性岂因‘地’改耶?西方海德格尔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栖居者,如草木栖于地,非征服土地,乃顺其脉络而生,叶向阳光,根扎泉脉,此即‘诗意’。”

老者摘菊插予鬓间曰:“客戴此花,觉其香否?此菊生东篱则香盈袖,生北牖则香内敛,非香有增减,呢气收散不同。人之情性,如花香在地,遇宽和之地则舒张,遇严凝之地则沉潜,然舒张非放逸,沉潜非枯槁,犹菊之在东篱北牖,花芯皆抱朝阳。《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随地而安;生其心者,生此如草木之真心,非逐境之心也。”

第三折 喻三境随化之阶,明万类归根之要

予蹙眉曰:“人若草木,恐落被动,譬如蓬草随风,终无定止,何异浮萍?愿闻‘随地’而‘不溺’之方。”

**老者击节称善,指亭外三草木曰:“此三物可喻三境:

其一曰‘瓦松生垢’:古屋瓦缝生松,土仅数粒,雨来则青,晴久则枯,然数十年不死,其叶虽薄,中含玉露。此如人生困厄,地狭如瓦缝,然能敛气守神,叶不妄生,根不妄伸,看似孱弱,实乃‘地’逼而‘性’全。昔颜子居陋巷,箪食瓢饮,犹瓦松之含露,此‘随地’而‘固其本’者。

其二曰‘古柏生岩’:太行有柏,生绝壁间,根劈石为路,叶抗风成旗,皮若龟甲,纹如古篆。其生非择岩,乃岩生其形,风塑其骨,霜炼其神。人处逆境如岩,当如柏之‘生叶’:风狂则叶作铜鳞,霜重则叶凝翠玉,非与地抗,乃顺其势而强其质。西方尼采言‘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正合柏生岩之意。

其三曰‘芝草生鼎’:方士炼丹,鼎中忽生紫芝,非鼎能生芝,乃铅汞交结,火气熏蒸,恰合芝生之‘地’。人遇顺境如鼎,当如芝之‘生叶’:不恃鼎暖而妄长,乃循火候而吐华,看似逢时,实乃‘地’合而‘机’至。《中庸》‘致中和,地位焉,万物育焉’,育者,如芝生鼎,非外力促成,乃内合其‘地’。”

第四折 祛世人误解之惑,明动静不二之宗

予瞿然曰:“今知‘随地生叶’非随波逐流,实乃‘地’变而‘性’不变。然世人谓‘人定胜’,以草木为无知,此何辨?”

**老者引予观菊根曰:“客视此根,盘错如龙,穿陶盆而入土,盆虽限其形,根自寻泉脉。人言‘胜’,如欲使根不寻水,叶不向光,此逆也。草木无知,乃‘知’在机:寒则落叶,非叶悲秋,乃气收而叶归;春暖则萌芽,非芽喜春,乃气发而芽生。人若赢知’,当知‘知’在顺应,如草木之‘知’在不‘知’而知。”

“西方怀特海言‘机体哲学’,谓万物皆有机整体,人非超越草木,乃与草木同属大地机体,如叶之于树,根之于土。世人妄分‘人贵草贱’,犹以眼贵于发,足贱于首,不知一体同观,贵贱何有?《庄子》‘齐物’之论,正破此执:人如草叶,草如人身,随地而生,乃机体自然之动,非关贵贱。”

老者忽以剪枝画地为圆,中画草木与人形:“此圆为‘地’,草木与人皆在其郑草木生叶,人‘生’言行,言行随‘地’而变,犹叶随地而形。譬如处江湖则言行澹泊,处廊庙则言行经世,非言行二致,乃‘江湖’与‘廊庙’,本是不同之‘地’。若谓‘人定胜’,如令松生水中,令莲生石上,非胜也,是灭性也。”

第五折 结归根复命之旨,示反求诸己之要

予闻言,若拨云雾,再拜曰:“今而后知‘人如草木’,乃至深之道。愿闻下手处,如何是‘随地生叶’而‘不失己’?”

**老者复坐艺菊,徐曰:“下手无他,‘观地’与‘观己’耳。《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观复者,观草木之归根,亦即观人之所从出。譬如植菊,先辨土性:砂质宜疏叶,黏质宜密叶,此‘观地’也;再察菊种:黄菊宜旱,白菊宜湿,此‘观己’也。人之处世,先明‘地’之刚柔缓急,再明‘己’之材性长短,然后‘生叶’自合道。”

“又以‘行云流水’为喻:云行际,遇山则为雨,遇风则为霞,然云本无心,乃‘地’上水汽所成;水流山涧,遇石则分流,遇潭则停蓄,然水本无执,乃‘地’势高下所导。人若如云水,‘地’变而形变,形变而性不变,此即‘生叶’之妙。西方斯多葛学派言‘顺应自然而活’,自然者,非外在于人,乃人如草木之自然也。”

“更以‘琴瑟应律’为喻:琴瑟弦不同材,宫商角徵羽各应其律,然鼓之在人,奏之在境。如奏于春园,则音和畅;奏于秋江,则音清冽——非音变,乃‘地’与‘时’变,音随之应。人之行止,如琴瑟之音,‘地’犹指板,‘时’犹鼓槌,‘叶’犹音声,随指板鼓槌而发,然弦之材性终在。《礼记·乐记》‘大乐与地同和’,和者,如草木与地同生,叶生而地不知其功,叶落而地不知其瘁。”

言至此,夕阳穿亭,菊影满衣,老者拾菊枝插土中曰:“客记之:人如草木,非谓卑微,乃谓‘地’是大炉,人是草木,随地生叶,即是炉中陶铸,火猛则叶厚,火微则叶薄,然草木之性,终在成其为草木。今夕艺菊,剪其繁叶,非灭其生,乃令根深——人亦当剪去‘妄生之叶’,随‘真地’而生,此‘真地’非别处,即在当下一念,如菊根所扎之土,虽方寸而含乾坤。”

予视老者插枝处,土润如膏,忽觉人与草木,同簇炉锤,同此气脉流转。往日谓“人定胜”,实如枝叶欲胜根干;今知“随地生叶”,方是根干深扎而枝叶自荣。再看老圃,已荷锄入山,身影与暮色中草木渐合,唯闻菊香伴泉声,泠然入耳,如税人法地,地法”之旨——盖人如草木,非独形随,实乃性与道相贯,叶生叶落,无非真机流转耳。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m.fhxs.com)杂论对话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穿到古代和闺蜜一起做富婆 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 重生后被我被死对头宠翻了 白骨大圣 鬼夫来临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千金养成 嫡女归来,玄妃算天下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修罗武神 权力巅峰之红色仕途2 让你当指挥坐镇后方,你带头冲锋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花林月下 每天醒来影帝都在崩人设 留学法师 如果爱意疯狂生长 寻找人生 【我】的诞生 都市医道龙神
经典收藏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搞钱搞钱搞钱! 远征欧洲 大明小财神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犬子汉高祖 再次回到明朝 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 万万没想到我成了皇帝 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 重生南美做国王 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大唐:神级聊天群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古典白话合集 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 汉室风云录 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 大唐朝请郎
最近更新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对弈江山 史前部落生存记 德意志话事人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我在模拟中瞎玩却发现模拟是真的 灭元1399 太子惹祸,皇帝爹支持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大乾最狂驸马爷 黜龙 呢喃诗章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 十万大山:1840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杂论对话 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 杂论对话txt下载 - 杂论对话最新章节 - 杂论对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