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往前线的粮草已经筹措的差不多了,究竟选谁来负责押运这批粮草宋嘉佑跟几位重臣各自有人选,君臣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之前押阅那批粮草被截,负责押运粮草的右武卫大将军孙挺不尽职尽责,所谓土匪一上他就先溜之大吉了。
如今孙挺已被擒拿正关在大理寺的监牢里,他的家也已被查抄,家被拘在宅邸之内。
若当时作为主将的孙挺能率领手下跟来截粮的北蛮子决一死战,而不是只顾着个人安危的话粮草未必就真保不住。
所以选谁来押运这批粮草去前敌至关重要。
粮草之所以能尽快筹齐,不是三司使多能耐,而是梅松寒率领开封一众大商贾给朝廷捐献了二十万石粮,还有数万匹绢,以及三十多万贯的钱。
战事一起,梅蕊远在苏州的所谓娘家也向朝廷捐了一大笔粮食跟钱财,部分已经送入国库,还有一部分正在灾开封的途郑
梅松寒如今在开封商圈可以是独领风骚,这梅大官人不仅仅出手阔绰,风姿绰约,而今还是贤妃娘娘的娘家兄长。梅大官饶钱不是汴京商贾里最多的,然他如今却是话最有分量的。
梅家人国家危难时候不遗余力的向朝廷捐献物资,皇帝高看梅家,从而多召幸贤妃几次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任谁都不好在这个时候妒忌梅贤妃接连得幸。
接连两晚,梅蕊都来御书房伴驾。
听到梅蕊提起押运粮草的人选,宋嘉佑禁不住微微蹙眉:“张相跟李枢密建议由步兵副指挥使宁文昭负责押运粮草去前敌,我打算从宗室里选一位品行端方,善于骑射,性子沉稳的来走这一趟。”
宋嘉佑之所以选择从宗室里选人,是觉得国家花那么多钱帛养着宗室,关键时刻宗室子弟若还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享福的话,如何对得起在前线不顾生死,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呢。
宋嘉佑虽是太祖皇帝的后裔,然而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中早已没落了,他也算是从微末里走出来的皇帝。
虽宋嘉佑七岁多就离开了民间,在他浅浅的记忆里对于底层的疾苦是有所体尝的。
宋嘉佑当然会防着宗室,不可能给更多的实权,但关键时刻他是会启用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宗室子弟为国效力的。
梅蕊略一沉吟后才缓缓同宋嘉佑道:“陛下打算用宗室子弟去前线圆粮这是好事。战事一朝一夕也打不完,不愁宗室子弟没有用武之地。这次押送粮草陛下何不派怀恩侯前往呢?”
听到梅蕊推举怀恩侯高矿负责押送粮草,宋嘉佑有些不解:“卿卿选怀恩侯的理由。”
梅蕊敛容正色道:“怀恩侯作为国丈,他还盼着自己的外孙入主东宫,延续高家富贵呢。即便运粮途中千难万险,为了皇后娘娘跟三皇子都能好好的怀恩侯自会誓死护住这批粮草。虽朝廷会责罚遇敌逃遁的孙将军,然他的不作为给朝廷造成的损失如何弥补?陛下将国丈派出去,不管是对前敌的将士们,还是朝堂之上都是鼓舞。陛下想要坐稳龙椅,想立威不一定靠铁血手腕。”
宋嘉佑略一沉吟才道:“高矿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
把岳父大人舍派去运粮宋嘉佑当然舍得,只是他了解高矿庸庸碌碌,唯恐他将差事办砸了。
梅蕊自然明白宋嘉佑的担忧:“当年让党项元昊心生敬意,让党项士兵闻风丧胆的范文正公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吗?陛下若不放心怀恩侯的安危,将您身边得用的御前侍卫派一人作为怀恩侯的副手就是。”
宋嘉佑双手扶案,低眉略一思量后颔首:“派关山作为怀恩侯的副手。”
“唯恐国丈大人在路上作威作福,陛下当赐给关将军一把子剑。”梅蕊看着年轻帝王深邃的眼睛认真道。
宋嘉佑不假思索的应了:“还是卿卿想的周全。”
次日午后,两道圣旨分别送抵怀恩侯高矿以及殿前司副指挥使关山的手郑
很快福宁殿里的高皇后便知晓了她的父亲将要押运粮草去往前敌的消息,对高皇后而言无异于听到了一个噩耗。
虽然高皇后不问朝政,她也知道孙将军因押粮不利被关押进了大理寺监牢,孙将军的家也被拘于宅邸之郑
去前线送粮草不仅仅责任重大,关键是危险啊。
高皇后虽然知道圣旨已下,无可更改,可为了父亲的安危她还是心急火燎的来到御书房求见皇帝。
宋嘉佑早就料到高皇后会来,正因如此他的面色变得有些阴雨。
高皇后在御书房外候了足足半个时辰,就在她的双腿因长期站立将要疼的失去直觉时,御书房的门总算开了。
喜欢妾若安好那还得了请大家收藏:(m.fhxs.com)妾若安好那还得了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