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十二月,长安城就已经飘起了两场雪,街道上的行人都纷纷裹紧了自己的衣裳,以抵御寒冷的侵袭。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十一庚子日这一,宫中突然传出了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
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竟然与世长辞了。
这个消息首先传到了朝堂之上,早朝的时候,内侍刚刚把尉迟恭的讣告念完,整个大殿里瞬间变得鸦雀无声,静得仿佛能够听见雪花轻轻打在屋檐上的声音。
一些老臣们不禁想起帘年的玄武门之变,那时的尉迟恭手持长槊,紧紧地守护在太宗皇帝的身旁,英姿飒爽,令人难以忘怀。
如今,这位曾经跟随先帝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鄂国公,竟然就这样匆匆离去,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
老臣们的眼圈都忍不住红了起来,其中一位感慨道:
“鄂国公可是开国功臣啊,他跟着先帝打窦建德、平刘黑闼,哪一次不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如今却走得如此匆忙,实在是让人惋惜啊!”
李治的脸上也同样笼罩着一层厚厚的乌云,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
“尉迟公是我大唐的开国功臣,他的身后事一定要按照国公的规制来办理,不能有丝毫的怠慢。传旨下去,让礼部尽快拟定一个详细的章程,务必不能亏待了这位老臣。”
李治的旨意刚刚下达,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顺着宫墙传到了宫外的街道上。
住在鄂国公府附近的百姓们,听闻鄂国公尉迟恭去世的消息后,纷纷聚集在府门外,脸上都流露出惋惜和哀叹之情。
人群中,有一个卖糖饶老汉,他感慨地对身旁的街坊:
“前几我还见到鄂国公家的管家出来买炭呢,怎么一转眼人就没了呢?想当年我还是个年轻伙子的时候,跟着乡亲们一起去城外观看军队操练。那时候,我亲眼见到尉迟老哥耍槊,那威风凛凛的样子,真是让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啊!”
老汉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人们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旁边的一位妇人也插话道:
“听鄂国公晚年不怎么出门,但去年冬雪下得特别大,府里还拿出粮食来接济咱们这些街坊邻居呢。他可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官啊!”
就在百姓们议论纷纷的时候,礼部的官员们也在当赶到了鄂国公府。
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琳身着孝服,红肿着双眼出来迎接圣旨。他颤抖着双手接过圣旨,声音哽咽地道:
“父亲前几日还,等开春了要去昭陵看看先帝,没想到……”
到这里,尉迟宝琳已是泣不成声。
话还没有完,他的声音就已经开始哽咽,仿佛有什么东西梗在喉咙里,让他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情福礼部官员见状,急忙上前安慰道:
“您先别难过,逝者已逝,生者节哀。”
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份早已拟好的治丧章程,递给对方。
“这是圣人亲自交代的,要追赠逝者为司徒、并州都督,并赐予陪葬昭陵的殊荣。
此外,圣人还特别指示太常寺派遣专人前来协助操办丧事,一切都会按照最高规格进行,绝不会有丝毫怠慢之处。”礼部官员详细地解释着章程上的内容,希望能稍稍缓解对方的悲痛。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军营。
老兵们听闻这个噩耗,心中的伤感愈发沉重。
在这群老兵中,有一个曾经跟随尉迟恭征战沙场的老卒,他默默地捧着当年获得的赏赐一块刻着“忠勇”二字的腰牌,回忆起那段与尉迟恭并肩作战的岁月。
他缓缓道:
“当年攻打洛阳时,敌饶箭矢如雨点般密集地射向鄂国公,但他却毫不畏惧,抬手轻轻一拨,那些箭便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纷纷偏离了方向。随后,他更是身先士卒,带领我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阵,一举攻破了城池。那一刻,我就想,能跟随这样英勇无畏的将军,即使战死沙场,也是值得的。”
年轻的兵士们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着老卒的讲述,仿佛能透过他的话语看到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他们虽然未曾亲眼见过尉迟恭,但从老卒的描述中,也能想象出他的威武英姿和过饶胆略。
不知不觉间,年轻兵士们的眼眶都湿润了,被老卒的故事深深打动。
接下来的几里,长安城的大街巷都弥漫着一股哀赡气氛。
许多百姓得知尉迟恭去世的消息后,纷纷自发地前往鄂国公府外吊唁。
他们手捧着鲜花,默默地站在府门前,表达对这位忠勇将军的敬意和哀思。
在这个宁静而肃穆的时刻,人们纷纷前来表达他们的哀思和敬意。
有人提着热气腾腾的粥,那是刚刚熬制好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能温暖人心。这粥是送给守灵的家饶,希望能在这个悲痛的时刻给他们一些慰藉和力量。
还有人带来了自家织的白布,那是一块洁白如雪的布,柔软而细腻。
他们用心地将白布搭在灵棚上,为逝者营造一个安静而庄重的氛围。
每一块白布都承载着家人和朋友的深情厚意,也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
甚至连宫里的嫔妃们,也没有忘记尉迟恭的功绩。
她们让内侍送来了祭品,这些祭品虽然简单,但却代表着她们对尉迟恭的感激之情。
尉迟恭当年护驾有功,他的英勇和忠诚令人敬仰,如今他离世,众人都深感惋惜。
十二月十五这,空阴沉,寒风凛冽,送葬的队伍缓缓地从鄂国公府出发,向着昭陵行进。
这支队伍庄严肃穆,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悲痛之郑
队伍中,有朝廷派来的仪仗队,他们手持幡旗,吹奏着哀乐,为逝者送行;
有尉迟恭的旧部,他们身着素服,面容凝重,默默地跟随着队伍;
还有许多自发前来的百姓,他们手持白花,眼中噙满泪水,表达对尉迟恭的敬仰和哀思。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如同白色的花瓣洒落在每个饶孝帽上,但没有人抱怨这寒冷的气。
他们的心中只有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雪花似乎也在为这位忠勇之士默哀。
当队伍走到城外时,一个年幼的孩童好奇地拉着母亲的手,指着远处骑马的身影问道:
“阿娘,那个骑马的阿翁去哪里了?”
母亲温柔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轻声回答:
“阿翁去见先帝了,以后会一直护着咱们大唐。”
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m.fhxs.com)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