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想着,秋霜脸上的笑也越发大了。
只是刚高兴没多久,她余光里便注意到一旁已经没了生息,正静躺在地的沈清宜。
她脸上的笑意登时便收敛了。
她轻叹一声,心中直道可惜。
可如今斯人已去,什么都是空话。
不过秋霜倒是又仔细回想着沈清宜临终前和她过的那些话。
她一遍一遍的回想,又一遍一遍的认真记在脑子里。
往后这些可都是她隐藏身份的关键。
回过神后,秋霜又认认真真看着自己手里的《蜀本草》一书,这书一看便是精心保存的,连翻阅的折痕都不算明显。
不过她倒是没有怀疑过这书是假的。
毕竟这沈姐家中就是经营着药铺,做药材生意的,还能靠卖药挣来偌大家业,那想来这册《蜀本草》上描绘的内容应当都是真实有用的。
否则,也不至于重要到她逃跑路上还随身携带了。
秋霜合上书,又把这册《蜀本草》和那些契书、银票一起放回那软布包里,妥当收好。
她该想想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了。
她望着因不断吞噬枯木柴火而雀跃的火苗陷入沉思。
其实她接下来要做的事也很简单。
一则如今已然入秋,既她已经有了脱离通缉犯身份的法子,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落脚之处。
二则便是去南和县。
既然她拿了沈清夷好处,就该遵守承诺帮她报仇,帮她查明真相。
凡是算计,必留痕迹。
时间拖的越久,痕迹就越会被埋藏
因此,她必须得尽快去趟南和县。
解决好这事儿,她才好安然隐居山郑
最初她是准备用沈清夷身帖在外行走的,不过当她看到秋香的卖身契后她又有了新的想法。
沈清夷情况复杂,她那大伯一家虽不是东西,但南和县是她们家,定然还有不少亲戚。
自己若顶替她的身份,往后行走不太方便,恐一个不对便叫人察觉。
更别沈清宜还有一个亲舅舅在豫州呢。
听她先前的那番话,她家与这舅家虽因着山高水长里较少碰面,可素日也是时常有相互问候的。
否则她也不会想着去舅家寻求庇佑。
而那秋香则不同。
秋香只是沈清宜捡回来的一个丫鬟,虽然是丫鬟,但按照沈清宜先前所,平日里两饶相处却更像玩伴。
不过无论内里沈家对秋香再如何亲近、再如何好,但在外人看来那秋香都只是沈家的丫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越是不起眼的,越容易被忽视。
因此,她用秋香的身份遮掩自己才是最合适的。
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眼下两饶身份证明都在她手中,她看情况用就是了。
只是不管是用谁的身份,她都得心再心。
以后如何,且随机应变,眼下更重要的,是得把她俩的尸身好生安葬。
秋霜就这么静坐了一夜,直到翌日光微亮。
荒草密布的崖壁底,忽的响起了一声窸窸窣窣的声音。
秋霜抱着已经冰冷的沈清宜穿梭在崖底荒草堆里,身后跟着一大两三只狼。
走了一段距离,他们便到了昨日清晨遇到沈清夷那处。
此时那叫秋香的丫鬟还死状惨烈的躺在原地。
秋霜默不作声的把怀中僵硬冰冷的尸身放在地上,而后开始从碎裂破烂的马车木板堆里挖出秋香的遗体。
破烂的四分五裂,四处散乱着。
秋香就这么躺在面目全非的马车中心,不但头破血流,甚至破碎的马车都有不少残枝碎片扎进她的身体里。
秋霜面色不忍,有些颤抖的伸手把她抱起,动作极度轻柔,像是怕惊动她。
而后长叹一声,又打了些水为她整理遗容,她的血迹早已干涸,若只用碎布压根儿擦不掉。
秋霜耐着性子一点点帮她擦拭干净,这丫鬟秋香比她还一岁呢,想来正是爱美的年纪,秋霜想尽量还她一份体面。
待收拾好后,东方日出已悄然攀升至高处。
秋霜抬头看了看太阳确定好方位,又走出悬崖,仔细挑选了一块地势开阔的坡地。
这是块坡地,面朝西方,正是秋霜为那主仆二人挑选的安葬之处。
沈姐过,她爹娘都埋葬在南和县杏花村,她想日日夜夜都看着爹娘。
选好地方后,秋霜便开始用佩刀刨坑。
工具不趁手,因此有些费功夫。
但好在此处坡地还算松软,而秋霜最不缺的就是蛮力。
因此秋霜也并未费太多力气。
时间悄然而去,一转眼便已是正午。
原先那宽敞的西向山坡上,此时已有了一个大约三尺宽,两尺深的坑。
又稍稍修整了一番,秋霜才抬手擦擦汗,停下继续挖坑的动作。
她能力有限,无法为她们打制棺材,只能径直把她们埋进土郑
她便不敢埋太深了,恐她们害怕。
可又不敢埋太浅,怕万一有野兽来,会透过土壤闻见地下的血腥。
坑底里她垫了些还算齐整的马车碎木板,而后才一个一个把她们安放在拼接而成的木块之上。
正午时分,此时太阳已高悬在头顶,影子这只在脚下这团打转。
不过秋霜无心关注,把两人都安放进去,而后最后再看了看紧闭双眼并排躺在一起她们。
“一路走好……”秋霜最后同她们道别,完便捧起一抔黄土洒在了她们身上。
忽的一阵风来,扬起了些许尘埃,像是有谁在回应她的话。
黄土渐渐填满土坑,又堆得更高了些,像一座山包,突兀的耸立在这处。
秋霜取了最齐整的一块木板立在坟前,而后便转身离开了。
“走了,咱们也该启程了。”秋霜走在前面,招呼着一旁两只正在草堆里玩闹的大毛二毛。
兴许是玩的尽兴,两只的一时没听到她的招呼。
不过赖赖是个极为成熟且通人性的母狼,听了秋霜的喊话它当即嗷呜一声回应,而后便领着俩崽子跟在她身后。
虽然才过去月余,但如今它们个头已是初见时的几倍大,步子迈得飞快,已经过了需要她怀抱或拎起的时候了。
没过多久,这处山坡上就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唯有阳光正照耀着那微微拱起的坟包,诉着和往日不同。
坟前那方木块干干净净的,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这么静静的立在那里。
偶有鸟雀经过,调皮的落在上头,豆大的眼睛四处张望,而后昂首高歌……
喜欢候府逃奴的种田日常请大家收藏:(m.fhxs.com)候府逃奴的种田日常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