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冯厚敦和陈永华退下拟旨,御书房里只剩郑森和内阁次辅张家玉二人。
张家玉一直侍立在侧,手指反复摩挲着袖袋里的账册。
见冯、陈二人退去,他便上前半步,声音带着急意:“陛下,去年国库收支总账,您得瞧瞧,再这么下去,国库要空了!”
郑森翻开账册,扉页“岁入九千六百万两”的字迹用朱笔写就,很是醒目。
可翻到支出页,他指尖猛地顿住——摊丁入亩四千三百万,商税三千一百万,盐铁专卖一千二百万,杂税一千万。
收入看着不少,支出项却密密麻麻,像个无底洞。
“比前年多了一千八百万。”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可支出也吓人!”张家玉往前扑半步,指着支出项的手指抖得厉害。
“北边军务一千五百万,宁郑铁路去年冻了桥墩,返工又花两百万,总共八百万。”
“疏通运河五百万,西南官道四百万。”
“县府书院三百万,郑州城修建一千二百万。”
“军工厂造连发火铳、水师造船,又是一千一百万。”
他抬眼望着郑森,眼里满是绝望:“全年支出八千九百万,结余就剩七百万!这七百万,连应付一场中等战事都不够!”
“江南商税占了岁入七成,可苏州去年水灾,粮价涨了三成,百姓还在逃荒。”
“地方官却要按原数缴商税,已经有流民闹事儿了。”
“北方除了北平、郑州,其他地方还是民生凋敝,连像样的作坊都没樱”
“南北失衡再加剧,怕是要出乱子啊!”
郑森指尖划过“军工厂支出”一项,忽然停住:“造蒸汽船的木料,不是被晋商预定了吗?”
“让户部去查,晋商欠了三百万盐税,限三个月缴清。”
“不然就把他们预定的木料充公,抵盐税。”
他又翻到“漕运损耗”:“郑州漕运码头的损耗五十万两,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让锦衣卫去查,追回来的钱,补到江南赈灾里。”
“至于西域的军费,”他抬头,眼底闪过算计,“让陕甘总督去和吐鲁番部落谈。”
“用大夏的茶叶、布匹换他们的马和粮,能省不少银子。”
张家玉愣了愣,看着郑森条理清晰的安排,原本揪紧的心竟松了些。
他原以为陛下只盯着征伐,却没料到这些细枝末节,陛下早看在眼里。
郑森放下账册,指尖在案上敲着,节奏越来越快,案角的镇纸都跟着轻颤。
“张阁老得没错。”他忽然开口,语气平静却藏着决断。
“朕之前扶持江南,是为了筹钱打仗,如今南北失衡到了头,该扳过来了。”
“迁都北平,西征转运要绕半个北方;留在南京,北防的军情递过来得走十——两头都悬。”
他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秋桐落叶被风卷成一团。
忽然转身,眼底闪着厉色:“朕要去郑州,西巡!”
“一来催新都建设,去年冬冻霖基,再拖到明年,迁都就成空话。”
“二来查沿途吏治,明末贪腐恶习还在,这次就拿几个贪官的脑袋祭旗,杀杀这股歪风。”
“三来让北方士绅看看,朕从没偏着江南,跟着朕干,有他们的好处!”
张家玉眼睛一亮,往前迈了一步,手不自觉攥紧了腰间的牙牌,声音都亮了:“陛下西巡?太好了!”
“如今连发火铳已批量生产,五发连射,射程比鸟铳远两倍。”
“陛下带五万京营去,既能震慑地方贪官,又能借道练兵,一举两得!”
郑森点头,开始安排后续:“朕走后,后宫让太后翁氏打理,皇后董氏协助,不得干政。”
“内阁冯厚敦总揽全局,陈子龙管民政,陈鼎管军务,张圭章管商部和户部——这四人搭班子,南京的事错不了。”
“张阁老,你跟着朕西巡,处理沿途政务,有不决之事,随时报朕。”
张家玉躬身叩首,声音哽咽:“臣遵旨!有冯阁老在,南京必稳!陛下放心西巡!”
第二日刚亮,御书房就飘着墨香。
冯厚敦一夜未睡,眼底的红血丝格外明显。
他手里捧着三道圣旨,黄绫封套上的龙纹在晨光里发亮。
郑森逐一看过,在冯铨、宋应星、王永强的任命上盖了玉玺,递回给冯厚敦。
“冯铨的圣旨你亲自送,告诉他,北平稳了,给尚书衔。”
“宋应星十内交接河套事务,必须按时到郑州上任。”
“王永强给半年准备,宁夏总兵府快马传旨,别耽误了西征筹备。”
“臣遵旨。”冯厚敦接过圣旨,又递上一份名册,“陛下,留守人员名单已拟好,请过目。”
郑森扫了一眼:后宫翁氏、董氏主持;内阁冯厚敦总领,陈子龙掌民政,陈鼎掌军务,张圭章掌商部;六部除户部、刑部尚书留任,其余由侍郎暂代。
他点头叮嘱:“告诉他们,紧急事务由冯厚敦牵头。”
“内阁六部商议后报太后、皇后定夺,拿不定主意的,快马报朕,不许擅自做主。”
“臣遵旨。”
陈永华这时进来,一身劲装沾着晨露,腰间绣春刀出鞘半寸,寒光逼人。
“陛下,锦衣卫已在沿途各州府设暗哨。”
“五万京营已在城外校场集结完毕,连发火铳架成三排,随时可出发!”
“冯阁老,”郑森转向冯厚敦,语气严肃,“南京军工厂不能停。”
“连发火铳月产两千支,战船月下水两艘,必须按时完成。”
“等朕从郑州回来,或许就要对清廷动手了,军械掉链子,提头来见。”
“臣明白。”冯厚敦躬身,“已嘱军工厂日夜赶工,派了锦衣卫盯着,绝不会误事。”
“还有郑州漕运码头。”郑森想起一事,补充道。
“商部盯着点,别让江南士绅独大,给北方商人留三成份额。”
“漕船木料,让南京船厂以军需名义,从晋商那截一半过来。”
“耽误了码头建设,连坐追责!”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m.fhxs.com)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