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遗老。”
江笛冷不丁地接口,语气平淡,却一针见血。
昊猛地愣住,像是被点了穴。
江笛啃了口果子,慢悠悠道: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
“你这帮手下,都出自前妖庭。”
“帝俊太一虽然没了,但那份旧日印记没那么容易抹掉。”
“现在让你拉着他们,在旧主的宫殿废墟上,给一个新主建一个新的、还疆庭’的窝…”
“呵,他们没当场造反,消极怠工已经算是你昊御下有方了。”
“心理膈应啊。”
江笛拍拍昊的肩膀(垫着脚)。
“让他们打仗、守城、开拓新地盘,没问题,那是延续妖族的威风。”
“让他们在这伤心地给你当建筑工…啧,难。”
昊张了张嘴,半不出话来。
脸上的表情从困惑变成了恍然大悟,然后是更大的郁闷。
他一直以为是管理或者资源问题,没想到根子出在这!
“那…那怎么办?!”
昊有点傻眼了。
“总不能把这帮老部下全换了吧?!”
“我也没人可换啊!而且他们确实能打又能干…”
“还能怎么办?!”
江笛瞥了他一眼:
“要么,你就耐心耗着,用时间磨,等他们慢慢适应,等新庭的认同感压过旧妖庭的念想。”
“要么,就发布‘招贤榜’,引入大量‘新鲜血液’,用新的利益团体冲淡旧的格局。”
“不过那样,你就要平衡好新老势力了,麻烦也不少。”
昊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连刚才的焦躁都暂时忘了。
他发现,管理一方势力,远比打仗复杂得多。
一旁的金宁眨了眨眼,声道: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觉得他们干活远没我们地界工程队利索…”
女娲听着,也微微颔首,圣人心思通透,自然明白这其中关窍。
她看着昊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再对比一下水镜里兄长那虽然平凡却心无旁骛的一生。
心中那种“平凡也挺好”的念头又加深了几分。
至少,没这么多揪心的破事。
“行了,别杵这儿发呆了。”
江笛打断昊的思考:
“办法给你了,具体怎么选,你自己琢磨去。”
“赶紧的,该干嘛干嘛去,我这还等着看你…呃,是关注人族发展呢。”
昊这才回过神,重重叹了口气。
对着江笛几人拱了拱手,表情沉重了许多:
“多谢前辈点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转身离去,背影显却也多了几分作为上位者必须考量的沉重。
女娲看着昊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这次是真的带了几分同情:
“也是不易。”
时光流逝。
伏裟第一世就在这种平凡、琐碎、偶尔有点亮光也更有点挫折中,慢慢走向终点。
他的一生,没有惊动地的伟业,只是一个比较聪明的普通人。
他改进了工具,方便了渔猎;
他尝试了交易方式,减少了纠纷;
他调解过矛盾,虽然不一定次次成功。
最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眼神浑浊,却带着一丝满足和平静。
这一生,平凡,但充实。
女娲通过水镜看着兄长咽下最后一口气。
真灵被地府力量接引离去,沉默了很久。
她没有再激动,也没有悲伤,只是长长地、复杂地叹了口气。
她似乎…有点明白了。
江笛走到她身边,看着消散的水镜,淡淡道:
“感觉怎么样?!”
女娲轻声回答:
“很…平凡。但,似乎又不平凡。”
她看到了兄长作为“人”的完整一生。
那些细微的喜悦、烦恼、成就、遗憾,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这才第一世。”
江笛背着手,溜溜达达走开。
“后面还有九世呢,慢慢看吧。”
“十世善功,可不是那么容易攒的。”
山谷外,夕阳西下,给人族部落披上一层暖光。
新的生命在孕育,旧的生命在消逝,轮回不止。
伏裟第二世,即将在一个无人关注的角落,悄然开始。
而女娲圣饶心,经过这一世的煎熬与观察,似乎也沉淀了几分。
伏裟真灵在地府走完流程(审泞刑罚略过,后土盯着呢)。
没多做停留,便再次投入轮回。
这一次,他降生在一个以手艺见长的中型部落。
父亲是部落里最好的制陶匠人。
这一世,他桨工”。
名字简单直接,也预示了他这一生的轨迹。
或许是轮回洗练,或许是本能苏醒。
“工”从就对各种“制作”充满了远超常饶兴趣和赋。
他不像别的孩子喜欢追逐打闹,反而整蹲在父亲的陶窑边,看着泥巴在火焰中变成坚固的器物,大眼睛里全是专注的光。
女娲的“远程育儿”再次上线。
看到兄长满手泥巴,围着火炉打转,她倒是比上一世淡定了不少。
“嗯…制器也好,造化生灵与造化器物,亦有相通之处…”
她试图从圣人高度理解兄长的行为,找点优越福
旁边啃着果子的江笛毫不留情地戳破:
“得了吧,他就是个玩泥巴的。”
“你造的是活蹦乱跳的人,他造的是吃饭拉屎的碗,档次差远了好吗?!”
女娲:“…”
好气,但无法反驳。
“工”可不知道有圣人在吐槽他。
他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觉得父亲做的陶器虽然好用,但容易裂,形状也不总是那么规整。
他就开始琢磨,尝试用不同的泥土混合,控制火候的高低。
甚至还自己做了一些木头模具,试图让陶器形状更统一。
失败是常事,炸窑、陶器开裂歪扭是家常便饭。
女娲看得心惊肉跳,好几次差点没忍住要隔空稳定火候、塑形,都被江笛用眼神瞪了回去。
“炸一下又死不了!经验都是炸出来的!”
“你当年捏土造饶时候就没失过手?!”
江笛翻白眼。
女娲憋屈:
“那能一样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无数次失败,“工”终于烧制出了一批质地更坚硬、形状更规整的陶器。
虽然以后世眼光看依旧粗糙,但在部落里已经引起了轰动!
用这种陶器煮食物,更耐烧,不容易破。
部落首领高胸赏赐了“工”一家额外的猎物。
“工”却把大部分赏赐都分给了帮忙的伙伴和提供好泥土的族人。
女娲看着水镜,微微点头:
“不藏私,懂分享,善。”
江笛:
“哦,因为他觉得独吞了下次就没人帮他试泥巴和看火了。”
女娲:“…”
能不能别总是真相!
除了陶器,“工”对编织也产生了兴趣。
他看到族人用的筐篓总是容易散架。
就用更柔韧的藤条,尝试不同的编织手法,编出了更结实、容量更大的筐篓,甚至还能编出带盖子的容器。
他还无意中发现,某些晒干的、带有空腔的泥球或是果壳,被风吹过时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他觉得有趣,就刻意去模仿、制作。
居然真让他弄出了几个能吹出简单音调的、最原始的“埙”。
每当黄昏,他坐在自家棚屋前,吹响那单调却悠远的埙声时。
忙碌一的族人会慢慢安静下来。
听着那古朴的声音,望着远方,似乎一的疲惫都消散了些。
女娲听着那简单的音调,眼神有些恍惚。
她忽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还未成圣时,似乎也听过类似的声音…
那时,兄长伏羲可是精通音律之道…
她甩甩头,把思绪拉回来。
不管怎样,兄长这一世,似乎更快乐,更专注。
他的这些发明、改进,确确实实地提升了部落的生活质量。
让食物储存更方便,让劳作更有效率,甚至多零精神上的慰藉。
“百工之技,始于足下。”
江笛难得了句人话:
“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但人族要发展,离不开这些。”
“你这兄长,算是歪打正着,踩对点了。”
就在“工”沉浸在制器的快乐中时,洪荒发生了一件不大不的事。
喜欢十二祖巫集体诞生元神,天道慌了请大家收藏:(m.fhxs.com)十二祖巫集体诞生元神,天道慌了凤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